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693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子雾化器及医疗康养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及系统。包括:基材,用于在加热条件下形成气溶胶;吸嘴件,用于过滤并冷却基材形成的气溶胶。感受器,用于接收热量、微波或电磁场而发热,并与基材或传热件相热接触;传热件,用于传递感受器接收或产生的热量,传热件分布设置于基材内部,并与基材或感受器相热接触。电感器,用于产生热量、微波或电磁场。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为中空状或多孔状,设置于基材和吸嘴件之间,用于支撑和隔热基材,并导流气溶胶。本气溶胶发生器产生的气溶胶发生速度快、基材利用率高、副产物少,可应用于皮肤病治疗、医疗美容、呼吸道疾病防治、康养理疗等多种场景。康养理疗等多种场景。康养理疗等多种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电子雾化器及医疗康养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根据现有技术,目前加热不燃烧方式产生气溶胶的装置所使用的加热器主要包括电阻式加热器和电感式加热器两种。
[0003]电阻式加热器,比如CN106455714B(对比文件1)中公开了包括具有内部加热器片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加热器片被循环加热使用,会附着和沉积一些化合物,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清洁,否则不但会带来难闻的副产物,而且会影响其正常工作,甚至导致其受损或破裂。此外,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中不适当和不小心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也可能损坏或破坏加热器片。
[0004]电感式加热器,比如CN106255429A(对比文件2)中公开了具有内部感受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在该系统中,伸长的感受器大致纵向地设置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内部,该感受器为一次性使用,其随着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消耗而废弃。但是,该气溶胶生成制品仅在非常接近细长的感受器的部分基材被充分加热而实现气溶胶的形成,而远端的基材很难被雾化利用,造成基材的大量浪费。为了加热细长感受器远端区域的基材,邻近感受器的基材不得不被过度加热,会导致基材的燃烧或产生大量的副产物。此外,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预热时间可能很长,例如长达30秒。
[0005]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气溶胶发生速度快、基材利用率高和副产物少的气溶胶发生器。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及系统,可迅速产生气溶胶、基材利用率高、副产物少,可用于皮肤病治疗、医疗美容、呼吸道疾病防治、康养理疗等医疗器械。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包括:
[0009]基材,用于在加热条件下形成气溶胶。
[0010]吸嘴件,用于过滤并冷却所述基材形成的气溶胶。
[0011]感受器,用于接收热量、微波或电磁场而发热,并与所述基材或传热件相热接触。
[0012]传热件,用于传递所述感受器接收或产生的热量,所述传热件分布设置于所述基材内部,并与所述基材或感受器相热接触。
[0013]进一步,所述感受器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侧并沿所述基材的方向包覆基材的一部分,或者设置于所述基材内部,或者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侧并沿所述基材的方向延伸至基材内部。
[0014]进一步,所述感受器设置为块体结构、中空结构或多孔状结构。
[0015]进一步,所述感受器内部或靠近所述基材的一侧设有气溶胶发生涂层。
[0016]进一步,当所述感受器设置为块体结构时,所述气溶胶发生涂层设置于所述基材与所述感受器之间。
[0017]进一步,当所述感受器设置为中空结构或多孔状结构时,所述气溶胶发生涂层设置于感受器内部。
[0018]进一步,所述传热件由导体或非导体的高导热性材料构成。
[0019]进一步,所述传热件设置为球体形状结构、块体形状结构、柱体形状结构、颗粒形状结构、中空形状结构、多孔形状结构、纤维形状结构、条形形状结构或片形形状结构。
[0020]进一步,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中空流道结构或多孔状流道结构,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基材和吸嘴件之间,用于支撑和隔热所述基材,并导流气溶胶。
[0021]一种气溶胶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气溶胶发生器;以及包括
[0022]电感器,用于产生热量、微波或电磁场;
[0023]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感器的工作。
[0024]进一步,还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感受器或基材的温度的预定值,以提供预定的加热曲线。
[0025]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及系统,该气溶胶发生器主要由基材、感受器和传热件组成。本专利技术的气溶胶发生器仿真正常烟草的燃烧加热原理,通过设置基材、感受器和传热件,其中感受器整体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侧或内部,气溶胶发生器可迅速产生气溶胶,基材的平均温度迅速升高到250~275℃。所述感受器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侧,当感受器接收电感器的热量、微波或电磁场而发热后,先对靠近感受器一侧的基材进行预热,预热好的基材达到设定温度后得到充分雾化,且在充分雾化该段基材时,可对下一段的基材进行预热,为后面的雾化做准备。由此基材的一侧预热充分雾化后,慢慢传热雾化至基材中部,直至基材的另一侧,使整个基材充分雾化。不但大幅度提高了基材的利用率,使整个基材的利用率由原来的42~58%提高到87%~99%,基材的利用率提高了50%~135.7%,同时有效物质的释放量也大大增加,气溶胶可抽吸的次数增加了50~160%,而且大幅度缩短了雾化时间,在原来的基础上缩短了52.2%~88.6%。
[002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传热件分布设置于基材内部,并与所述基材或感受器相热接触,使传热件接收到感受器的热量后,可均匀地传导到基材的每一处,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气溶胶发生器基本不产生副产物,在工作2分钟后,未产生难闻的异味或苦味,基材的平均温度迅速升高并稳定维持在250~275℃,而且温度分布均匀,有利于基材的充分雾化或气溶胶化,防止副产物的产生。有效克服了对比文件1和2由于基材温度过高,导致过热、产生臭味或苦味的副产物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9]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气溶胶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气溶胶发生器设置气溶胶发生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气溶胶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气溶胶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气溶胶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气溶胶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气溶胶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的气溶胶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八的气溶胶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九的气溶胶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的气溶胶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溶胶发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及对比文件的气溶胶发生系统中基材平均温度的变化曲线。
[0042]图中:1、感受器,10、气溶胶发生器,2、基材,21、气溶胶发生涂层,3、支撑件,4、吸嘴件,5、封装件,6、传热件,61、传热件Ⅰ,62、传热件Ⅱ,70、气溶胶发生系统,71、杆件,72、电源,73、控制器,74、电感器,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包括:基材,用于在加热条件下形成气溶胶;吸嘴件,用于过滤并冷却所述基材形成的气溶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受器,用于接收热量、微波或电磁场而发热,并与所述基材或传热件相热接触;传热件,用于传递所述感受器接收或产生的热量,所述传热件分布设置于所述基材内部,并与所述基材或感受器相热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受器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侧并沿所述基材的方向包覆基材的一部分,或者设置于所述基材内部,或者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侧并沿所述基材的方向延伸至基材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受器设置为块体结构、中空结构或多孔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受器内部或靠近所述基材的一侧设有气溶胶发生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感受器设置为块体结构时,所述气溶胶发生涂层设置于所述基材与所述感受器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溶胶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感受器设置为中空结构或多孔状结构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峰吴泽滨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玉壶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