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680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壳,所述机壳一侧开设有滑槽且下端内壁开设有皮带槽,所述滑槽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控制杆,每个控制杆端部均安装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内设置有校正组件,所述机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架,每个所述侧架内壁均转动连接有绕线轮,其中一个所述滚轮侧壁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贯穿于机壳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使柔韧性很低的导体在校正时可确保自身横截面为圆形,从而确保导体的质量,使设备可以加工不同质地的导体,并且根据不同材质的导体调节设备的运作模式去校正加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A cable conductor diameter corre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able processing, specifically a cable conductor diameter correction device, including a base plat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housing, one side of the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chute, and the lower inner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belt groove, on the chute is equidistant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control rods, the end of each control rod is installed with a control component, and the control component is provided with a correction component, Both sides of the shell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side frames, and the inner wall of each side frame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winding wheels. One of the side walls of the roll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rotates through one side of the shell. The invention enables the conductor with low flexibility to ensure that its cross section is circular when correcting, so a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conductor, so that the equipment can process conductors of different textures, And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 conductor adjustment equipment of different materials to correct the processing, which improves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equipment.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is improved.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is improved< b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加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体组成,外部包裹有橡胶圈,在电缆的生产加工使,为了保障电缆信号传输的高效以及稳定,导体每个部位的直径相同十分重要,从而确保电流信号在导体内传输均匀,因此在电缆导体直径校正为现电缆生产中重要的一环。
[0003]现导体大多为金属材质自身具备柔韧性,通过设备带动导体的拉伸,使其经过校正环从而确保导体每个部位直径相同,但电缆导体所采用的材质多样,不同金属的导体自身的柔韧性也存在差异,在拉伸材质柔软的导体时,会使每个拉伸环之间的间距调大,通过导体的柔韧性使导体可在快速的移动进行校正,但在拉伸柔韧性较低的导体时,会存在拉断的隐患,或存在移速较快导致校正的效果不佳等问题,现有的校正设备在调节校正环结构时操作复杂,使设备在加工导体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了确保导体校正的精准以及减少人力的投入,本申请提出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现导体大多为金属材质自身具备柔韧性,通过设备带动导体的拉伸,使其经过校正环从而确保导体每个部位直径相同,但电缆导体所采用的材质多样,不同金属的导体自身的柔韧性也存在差异,在拉伸材质柔软的导体时,会使每个拉伸环之间的间距调大,通过导体的柔韧性使导体可在快速的移动进行校正,但在拉伸柔韧性较低的导体时,会存在拉断的隐患,或存在移速较快导致校正的效果不佳等问题,现有的校正设备在调节校正环结构时操作复杂,使设备在加工导体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壳,所述机壳一侧开设有滑槽且下端内壁开设有皮带槽,所述滑槽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控制杆,每个控制杆端部均安装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内设置有校正组件,所述机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架,每个所述侧架内壁均转动连接有绕线轮,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且所述电机设置在机壳任意一侧,所述机壳内壁两侧处转动连接有滚轮,两个所述滚轮之间连接有皮带,其中一个所述滚轮侧壁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贯穿于机壳一侧。
[0009]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支架、校正机壳、下板,所述支架滑动连接在机壳的内壁上,所述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有校正机壳,所述支架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下板。
[0010]作为优选,所述校正机壳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每个所述侧板端部贴紧在机壳的内壁,每个所述下板均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均设置有圆杆,每个所述圆杆与控制杆伸出机壳的端部固定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圆杆转动贯穿有齿轮,所述齿轮设置在两个下板之间,所述齿轮两侧与下板贴合,所述齿轮与皮带表面设置的齿牙相互配合,所述齿轮侧壁开设有卡槽。
[0012]作为优选,所述圆杆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杆,所述卡杆与卡槽配合卡紧,所述圆杆端部开设有若干个活动槽,每个所述活动槽以圆杆的圆心呈环形设置。
[0013]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活动槽内壁转动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两侧与活动槽之间设置有扭簧。
[0014]作为优选,所述校正机壳上端安装有活动门,所述校正机壳两侧开设有校正孔,所述校正机壳内部设置有校正组件。
[0015]作为优选,所述机壳靠近长杆的侧壁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靠近长杆的侧壁设置有斜槽,所述空槽远离长杆的侧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长杆相互配合。
[0016]作为优选,所述校正组件包括校正套筒,所述校正套筒固定连接在校正机壳内壁上,所述校正机壳的一侧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校正滚筒。
[0017]作为优选,所述校正套筒内开设有直径依次变小的孔,每个所述校正滚筒成对设置,每个所述校正滚筒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固定在校正机壳的内壁,位于第一固定杆上的所述校正滚筒左右对称且相对的两个所述校正滚筒之间距离逐渐变小,位于第二固定杆上的所述校正滚筒上下对称且相对的两个所述校正滚筒之间距离逐渐变小。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对导体上下的间距进行校正调小,并且通过每队校正滚筒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使导体自身的直径逐渐的缩小进而达到合格的数值,后通过左右对称的校正滚筒同样对导体进行校正,使导体自身的直径在校正变小的过程中有着缓慢变换的过程,避免了导体的断裂,同时使导体在校正后自身的形状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形变的状况,使导体校正的精准性得到提高。
[0020]2、通过移动控制杆带动长杆是否卡紧在限位槽内,从而控制设备是否跟随皮带移动,使每个支架位于设备上的位置可任意调节,在校正柔软性高的导体时,可以提高每个支架之间的间距,使导体可以在设备上快速移动,提高校正效率,在校正柔软性低的导体时,缩小每个支架之间的间距,缓慢了导体的移动,避免了导体断裂的同时,通过缓慢的移动,避免了导体校正后出现不规则的横截面,提高了导体校正的质量。
[0021]3、再加工柔韧性很低的导体时,校正困难,再一步的降低导体在设备上移动的速度,并且使两侧的支架分别设置在机壳的两侧,使中间的支架进行左右的往复运动,通过校正滚筒在机壳上多次的移动,使柔韧性很低的导体在校正时可确保自身横截面为圆形,从而确保导体的质量,使设备可以加工不同质地的导体,并且根据不同材质的导体调节设备的运作模式去校正加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皮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图3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图7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第二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孔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底板;2、机壳;201、皮带槽;202、斜槽;203、空槽;204、限位槽;3、侧架;4、绕线轮;5、电机;6、滑槽;7、控制杆;8、控制组件;801、支架;802、侧板;803、下板;804、齿轮;805、圆杆;806、校正机壳;807、活动门;808、校正孔;809、卡槽;810、卡杆;811、长杆;812、活动槽;813、扭簧;9、皮带;10、校正组件;1001、校正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壳(2),所述机壳(2)一侧开设有滑槽(6)且下端内壁开设有皮带槽(201),所述滑槽(6)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控制杆(7),每个控制杆(7)端部均安装有控制组件(8),所述控制组件(8)内设置有校正组件(10),所述机壳(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架(3),每个所述侧架(3)内壁均转动连接有绕线轮(4),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5),且所述电机(5)设置在机壳(2)任意一侧,所述机壳(2)内壁两侧处转动连接有滚轮(11),两个所述滚轮(11)之间连接有皮带(9),其中一个所述滚轮(11)侧壁与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转动贯穿于机壳(2)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8)包括支架(801)、校正机壳(806)、下板(803),所述支架(801)滑动连接在机壳(2)的内壁上,所述支架(801)上端固定连接有校正机壳(806),所述支架(801)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下板(8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机壳(806)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802),每个所述侧板(802)端部贴紧在机壳(2)的内壁,每个所述下板(803)均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均设置有圆杆(805),每个所述圆杆(805)与控制杆(7)伸出机壳(2)的端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805)转动贯穿有齿轮(804),所述齿轮(804)设置在两个下板(803)之间,所述齿轮(804)两侧与下板(803)贴合,所述齿轮(804)与皮带(9)表面设置的齿牙相互配合,所述齿轮(804)侧壁开设有卡槽(80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805)表面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浩段晓婷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芯达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