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6736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上云雾室、下云雾室、温度系统、造雾系统、太阳辐射系统、压力系统、控制系统和数据监测系统;上、下云雾室之间通过第二辐射通道竖向连通;上、下云雾室的壁面均为双层夹套结构,双层夹套结构与温度系统相连通;太阳辐射系统设置于上云雾室的顶部,通过第一辐射通道连接上云雾室;造雾系统分别连通上、下云雾室;数据监测系统设置于下云雾室内;第一辐射通道、第二辐射通道、上云雾室和下云雾室与压力系统连通。分别控制各个云雾室的温湿度及压力,使得多个云雾室分别形成多种不同的云雾环境,控制范围广模拟种类多,可再现不同海拔的多种形态云雾环境。可再现不同海拔的多种形态云雾环境。可再现不同海拔的多种形态云雾环境。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multi-layer cloud environment on solar radi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云雾物理研究
,具体涉及一种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辐射能在穿过大气层时要受到大气层中各种成分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而减弱,在地球表面大约有50%的地区为云所覆盖,因此云对于太阳辐射的减弱最为巨大。云对辐射的作用是地球上各种天气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它决定着地面辐射的收支,地表增温或冷却,地表能量平衡等。但是,不同的云类,由于其物理结构不同,对太阳辐射能的减弱是不相同的。低云(尤其是浓积云和积雨云),含有的水滴又浓又厚,它对太阳辐射能的减弱非常巨大;高云一般由冰晶组成,透明性强,对太阳辐射能的减弱就小一些。
[0003]近年来,云雾环境对太阳波辐射的“异常吸收”,又成为了云——辐射研究中的一个争论热点,而现有技术中没有关于模拟云雾吸收太阳波辐射方面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相连接的云雾室,分别控制各个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云雾室(1)、下云雾室(2)、温度系统(3)、造雾系统(4)、太阳辐射系统、压力系统(9)、控制系统和数据监测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温度系统(3)、造雾系统(4)、太阳辐射系统和压力系统(9)和数据监测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温度系统(3)、造雾系统(4)、太阳辐射系统和压力系统(9),并获取数据监测系统的数据;所述上云雾室(1)和下云雾室(2)之间通过第二辐射通道(15)竖向连通;所述上云雾室(1)和下云雾室(2)的壁面均为双层夹套结构,所述双层夹套结构与温度系统(3)相连通;所述太阳辐射系统设置于上云雾室(1)的顶部,通过第一辐射通道(8)连接上云雾室(1);所述造雾系统(4)分别连通所述上云雾室(1)和下云雾室(2);所述数据监测系统设置于上云雾室(1)和下云雾室(2)内;所述第一辐射通道(8)、第二辐射通道(15)、上云雾室(1)和下云雾室(2)分别与压力系统(9)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夹套结构内填充有载冷剂,所述温度系统(3)包括冷源和热源,所述双层夹套结构通过管路经过三通阀分别连接所述冷源和热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辐射系统包括准直光源(5),所述第一辐射通道(8)设置于所述准直光源(5)与上云雾室(1)之间,所述第一辐射通道(8)内设置有第一高透玻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究多层云雾环境对太阳辐射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光源(5)、第一辐射通道(8)、第二辐射通道(15)、上云雾室(1)的中心轴线和下云雾室(2)的中心轴线竖向处于同一轴度。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丽人孙海洋王胜国安豪马明常昊天张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一五四零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