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728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当人坐卧时形状可以沿着人的外形或按照人的期望而多样变化的软垫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的枕来解决问题:一种枕其为人用的枕,至少具备至少一部分为伸缩性的袋体、及所述袋体中的填充材料,所述填充材料包含发泡珠粒,当以所述枕的最长方向相对于重力方向呈平行的方式将所述枕立于地面,且以所述地面与所述枕的接触面积不变动的方式将所述枕的顶部向上部延伸时,不存在所述填充材料的空间以所述枕的最大长度的1/10~2/3的长度形成于所述枕的上部,当人躺卧成使至少臀部抵靠于以最长方向呈平行的方式放置于所述地面的所述枕上时,所述臀部碰触到枕的底部。部。部。

pil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枕。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当人坐卧时,形状可以沿着人的外形或按照人的期望而多样变化的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包含枕在内的软垫体,已知有各种形状。
[0003]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

223002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软垫体,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伸缩性的袋体中,封入袋体的内容积的1.1~3.5倍体积的发泡树脂粒子作为填充材料而成”。
[0004]此外,在日本特开2005

230137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可使用于预防褥疮的软垫体。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223002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

2301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软垫体,对于袋体的内容积封入(过量填充)有过量的填充材料。被过量填充的填充材料在袋体中难以移动,因此软垫体变为较硬的触感。
[0010]近年来,有以俯卧或上仰方式使用例如智能手机这样的行动信息终端的情形。在这样的使用方式中,较硬触感的软垫体,例如在人坐卧时,其形状不易沿着人的外形而变化,而给人局部的压力,因此难说适合在长时间俯卧或上仰的状态下使用。
[0011]尤其是以俯卧方式使用行动信息终端时,由于背肌翘曲,因此对于腰部造成负担。为了减轻此负担,需要使其形状沿着人的外形变化,以使局部的压力不施加于胸部至大腿的前侧,但若以较硬触感的软垫体而言,则无法期待该种变化。
[0012]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触底的软垫体在其部位发生褥疮。未暗示以触底为前提的软垫体。
[0013]如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枕,所述枕为人用的枕,至少具备至少一部分为伸缩性的袋体、及所述袋体中的填充材料;
[0014]所述填充材料包含发泡珠粒;
[0015]当以所述枕的最长方向相对于重力方向呈平行的方式将所述枕立于地面,且以所述地面与所述枕的接触面积不变动的方式将所述枕的顶部向上部延伸时,不存在所述填充材料的空间以所述枕的最大长度的1/10~2/3的长度形成于所述枕的上部;
[0016]当人躺卧成使至少臀部抵靠于以最长方向呈平行的方式放置于所述地面的所述枕上时,所述臀部碰触到枕的底部。
[0017]进而,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枕,所述枕为人用的枕,至少具备至少一部分为伸缩
性的袋体、及所述袋体中的填充材料;
[0018]所述填充材料包含发泡珠粒;
[0019]当以所述枕的最长方向相对于重力方向呈平行的方式将所述枕立于地面,且以所述地面与所述枕的接触面积不变动的方式将所述枕的顶部向上部延伸时,不存在所述填充材料的空间以所述枕的最大长度的1/10~2/3的长度形成于所述枕的上部;
[0020]当人躺卧成使至少臀部抵靠于以最长方向呈平行的方式放置于所述地面的所述枕上时,所述臀部碰触到枕的底部;
[0021]当所述人在所述枕上翻身时,存在于所述臀部的下部的所述发泡珠粒发挥转动体的作用,从而可易于进行翻身。
[0022]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枕,其至少具备至少一部分为伸缩性的袋体、及所述袋体中的填充材料;
[0023]当以所述枕的最长方向相对于重力方向呈平行的方式将所述枕立于地面,且以所述地面与所述枕的接触面积不变动的方式将所述枕的顶部向上部延伸时,不存在所述填充材料的空间以所述枕的最大长度的1/10~2/3的长度形成于所述枕的上部;
[0024]当将直径20cm的圆盘紧靠在所述枕上,且沿着重力方向对于所述圆盘施加1~20kg的力时,所述圆盘碰触到所述枕的底部。
[0025]本专利技术的枕,通过适当范围的触底,可变形为多样的形状。
[0026]因此,例如,当以俯卧或上仰方式使用时,枕的形状沿着人的外形而变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枕可在长时间俯卧或上仰的状态下使用。进而,通过使填充材料移动,从而能够使枕变形为所期望的形状。
[0027]此外,当坐卧于枕上时,会大幅变形成如同包容身体,因此可获得大的疗愈效果(如腾云般的意象的感触)。
[0028]再者,当人在枕上翻身时,存在于臀部的下部的发泡珠粒发挥转动体的作用,从而可易于进行翻身。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说明将力施加于枕的状态的概略图。
[0030]图2是说明将力施加于枕的状态的概略图。
[0031]图3是说明将力施加于枕的状态的概略图。
[0032]图4是实施方式1的枕的概略图。
[0033]图5是实施方式1的枕的概略图。
[0034]图6是实施方式1的枕的概略图。
[0035]图7是实施方式1的枕的概略图。
[0036]图8是实施方式1的枕的概略图。
[0037]图9是实施方式1的枕的概略图。
[0038]图10是实施方式1的枕的概略图。
[0039]图11是实施方式2的枕的概略图。
[0040]图12是实施方式2的枕的概略图。
[0041]图13是实施方式2的枕的概略图。
[0042]图14是实施方式2的枕的概略图。
[0043]图15是实施方式2的枕的概略图。
[0044]图16是实施方式2的枕的概略图。
[0045]图17是实施方式2的枕的概略图。
[0046]图18是实施方式3的枕的概略图。
[0047]图19是实施方式3的枕的概略图。
[0048]图20是实施方式3的枕的概略图。
[0049]图21是实施方式4的枕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以下假设主要由人(大人、小孩、女性、男性等)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枕(软垫体)的情形进行说明,但除了人以外,还可由宠物(例如狗、猫等)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枕。
[0051]本专利技术的枕具有以下(i)~(iii)的性质。
[0052](i)当以枕的最长方向相对于重力方向呈平行的方式将枕立于地面,且以地面与枕的接触面积不变动的方式将枕的顶部向上部延伸时,不存在所述填充材料的空间以枕的最大长度的1/10~2/3的长度形成于枕的上部。
[0053](ii)当人躺卧成使至少臀部抵靠于以最长方向呈平行的方式放置于地面的枕上(以上仰方式使用)时,臀部碰触到枕的底部。
[0054](iii)当人在枕上翻身时,存在于臀部的下部的发泡珠粒发挥转动体的作用,从而可易于进行翻身。
[0055]因此,枕可变形为多样的形状。例如,当以俯卧或上仰方式使用时,枕的形状沿着人的外形而变化。其结果,本专利技术的枕可在长时间俯卧或上仰的状态下使用。进而,通过手或脚使填充材料移动,可使枕变形为所期望的形状。此外,当坐卧于枕上时,会大幅变形成如同包容身体,因此可获得大的疗愈效果。
[0056]进而,当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枕,所述枕为人用的枕,至少具备至少一部分为伸缩性的袋体、及所述袋体中的填充材料:所述填充材料包含发泡珠粒;当以所述枕的最长方向相对于重力方向呈平行的方式将所述枕立于地面,且以所述地面与所述枕的接触面积不变动的方式将所述枕的顶部向上部延伸时,不存在所述填充材料的空间以所述枕的最大长度的1/10~2/3的长度形成于所述枕的上部;当人躺卧成使至少臀部抵靠于以最长方向呈平行的方式放置于所述地面的所述枕上时,所述臀部碰触到枕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其中,所述枕为人用的枕,至少具备至少一部分为伸缩性的袋体、及所述袋体中的填充材料;所述填充材料包含发泡珠粒;当以所述枕的最长方向相对于重力方向呈平行的方式将所述枕立于地面,且以所述地面与所述枕的接触面积不变动的方式将所述枕的顶部向上部延伸时,不存在所述填充材料的空间以所述枕的最大长度的1/10~2/3的长度形成于所述枕的上部;当人躺卧成使至少臀部抵靠于以最长方向呈平行的方式放置于所述地面的所述枕上时,所述臀部碰触到枕的底部;当所述人在所述枕上翻身时,存在于所述臀部的下部的所述发泡珠粒发挥转动体的作用,从而可易于进行翻身。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枕,其中,放置在所述地面上的枕,通过所述发泡珠粒的移动而在所述臀部的左右隆起;在所述人进行翻身时,通过所述袋体的伸缩性与所述发泡珠粒的作为转动体的作用,而维持左右的隆起,而且进行翻身之前与进行翻身之后的所述臀部的平面位置大致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枕,其中,在人隔着布以上仰或俯卧方式坐卧在所述枕上之后,其他人拉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田喜信
申请(专利权)人:日商浪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