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70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包括:笔芯组件、设置在所述笔芯组件一端的笔头、第一引水芯以及可进行弹性变形的第二引水芯,所述笔头的内部形成有流墨通道,所述笔头位于该流墨通道的末端处设置有相互抵靠的第一球珠和第二球珠,所述第一引水芯活动设置在所述流墨通道内且其一端抵置在所述第二球珠上;所述第二引水芯固定插设在所述笔芯组件内,且其一端弹性抵靠在所述第一引水芯的另一端上用以对所述第一引水芯施加朝向所述第二球珠的弹力。该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通过第二引水芯对第一球珠施加弹力实现密封,达到良好的防漏墨效果,同时采用双球珠结构设计,减小第一球珠的摩擦力,使得书写更加顺滑。使得书写更加顺滑。使得书写更加顺滑。

Press the straight liquid double ball ref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书写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

技术介绍

[0002]直液式走珠书写笔相较于传统书写笔具有下墨均匀、书写流畅、书写长度长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其原理是通过自身设置的储墨腔直接提供墨液,通过在笔内安装一个引水芯,墨液吸附在该引水芯上并通过该引水芯与笔头接触而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笔头上。
[0003]由于直液式书写笔所使用的墨水易于挥发干涸,因此现有的直液式书写笔都是采用在笔上安装笔帽结构设计,在不使用笔时将笔头插入笔帽进行密封。虽然此方式能够解决墨水易挥发干涸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用户很容易忘记将笔帽盖上,造成书写笔出现漏墨和笔头干涸状况,并且该书写笔无法兼容于揿动式笔;同时现有直液式笔还存在着球珠与引水芯摩擦力较大导致书写不顺滑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通过引水芯对球珠施加弹力实现密封,达到良好的防漏墨效果,同时采用双球珠结构设计,减小球珠的摩擦力,使得书写更加顺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笔芯组件、设置在所述笔芯组件一端的笔头(1)、第一引水芯(2)以及可进行弹性变形的第二引水芯(3),所述笔头(1)的内部形成有流墨通道(101),所述笔头(1)位于该流墨通道(101)的末端处设置有相互抵靠的第一球珠(4)和第二球珠(5),所述第一引水芯(2)活动设置在所述流墨通道(101)内且其一端抵置在所述第二球珠(5)上;所述第二引水芯(3)固定插设在所述笔芯组件内,且其一端弹性抵靠在所述第一引水芯(2)的另一端上用以对所述第一引水芯(2)施加朝向所述第二球珠(5)的弹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头(1)的端部设置有笔头碗口(102),所述第一球珠(4)可上下浮动的容纳在该笔头碗口(102)内且至少部分凸露在外侧,所述第二引水芯(3)作用在所述第一引水芯(2)上的弹力通过所述第二球珠(5)驱动所述第一球珠(4)密封抵靠在所述笔头碗口(102)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墨通道(101)内设置有球座部(103),所述第二球珠(5)承载在所述球座部(103)上,所述球座部(103)与所述笔头碗口(102)之间沿内壁设置有若干下墨槽(1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水芯(3)为采用软性材质制成的具有回弹力的多孔纤维结构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揿动直液式双球珠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组件包括笔芯管(6)、储水器(7)和接头(8),所述笔芯管(6)的内部具有用于存储墨水的储墨腔(601),所述储水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丰文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