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6337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7:57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储能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刻之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内的天气预测信息;基于天气预测信息和一个或多个目标用电设备的历史用电数据,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用电设备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预测用电量;目标用电设备为用电量受天气因素影响的用电设备;根据预测用电量,控制蓄电设备进行蓄电。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方法能够结合与天气相关的用电设备的在未来设定时段内的用电量预估情况,合理控制蓄电设备进行储电,从而改变了现有技术中满额蓄电的方式,通过灵活蓄电来降低蓄电设备在储电阶段电量的自然损耗,以进而可以有效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储能装置。申请还公开一种储能装置。申请还公开一种储能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
,例如涉及一种储能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一些偏远山区,由于电力供应不稳定、电压输送损耗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保证用户的全天正常用电需求;以及在一些用户、工厂密集的地区,一般施行“分时电价”的用电政策,在白天的峰值时段收费标准较高,晚上的低谷阶段收费标准较低,使得用户的用电成本也是在波动变化的,若白天用电过多则会造成较高的用电成本。正是面对这些不同情况的用电需求,民用分布式储能技术近年来逐渐在市场上推广开来,分布式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电能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出来的过程,它对于保障偏远地区居民的稳定用电、降低用户用电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000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4]由于日常生活中用户开启用电设备的时间和数量的不确定性,现有的用于家庭的储能蓄电方式一般都是满额充电方式,也即将蓄电用的蓄电池充满即止的单一蓄电形式,以防止出现用电缺额的问题;但是由于现在的蓄电池技术的限制,普遍存在电量缓慢损耗的情况,即“自放电现象”,因此现有家庭储能的满电存储方式往往不能兼顾电量自然损耗所造成的用电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方法及装置,能够结合用电设备情况合理调整蓄电电量。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方法包括:
[0008]获取当前时刻之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内的天气预测信息;基于天气预测信息和一个或多个目标用电设备的历史用电数据,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用电设备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预测用电量;目标用电设备为用电量受天气因素影响的用电设备;根据预测用电量,控制蓄电设备进行蓄电。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装置包括:
[0010]天气获取模块,其被配置为获取当前时刻之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内的天气预测信息;用电量预测模块,其被配置为基于天气预测信息和一个或多个目标用电设备的历史用电数据,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用电设备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预测用电量;目标用电设备为用电量与天气存在关联的用电设备;蓄电调整模块,其被配置为根据预测用电量,控制蓄电设备进行蓄电。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程序指令时,执行上述的储能方法。
[001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方法及装置,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13]本实施例提供的储能方法,能够结合与天气相关的用电设备的在未来设定时段内的用电量预估情况,合理控制蓄电设备进行储电,从而改变了现有技术中满额蓄电的方式,通过灵活蓄电来降低蓄电设备在储电阶段电量的自然损耗,以进而可以有效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
[0014]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15]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0016]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公开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公开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公开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装置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公开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0022]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23]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4]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0025]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天气预测信息是指预测的、与天气相关联的信息,信息包含一种或多种天气因素。这里,天气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温度、气压、环境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
[0026]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天气因素构建有一种或多种天气类别,每一天气类别可以是单独一种天气因素,也可以是几种天气因素的组合。
[0027]示例性的,构建的天气类别有“高热高湿天气”、“低温高湿天气”、“高温低湿天气”等;其中,“高温高湿天气”类别所包含的天气因素有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和云等,具体天气
因素的设定要求为环境温度高于设定值T1、环境湿度高于设定值RH1,以及少云或无云天气;“低温高湿天气”类别所包含的天气因素有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和雨雪等,具体天气因素的设定要求为环境温度低于设定值T2、环境湿度高于设定值RH2,以及雨雪天气;“高温低湿天气”类别所包含的天气因素有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和风等,具体天气因素的设定要求为环境温度高于设定值T2、环境湿度低于设定值RH3,以及大风天气。
[0028]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天气类别的名称以及每一天气类别所包含的天气因素仅是为表明本申请专利技术构思的示例性说明,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技术方案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天气类别的数量、名称、关联的天气因素、天气因素的设定值等参数,该基于本申请技术构思的方案再现、延展以及适当的方案调整,也应涵盖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用电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日常生活、商业活动中提供便利的设备产品,如家庭场景中的电视机、空调、冰箱、洗衣机、各种小家电等,又或者是商业场景中的中央空调、电脑、投影仪等。
[0030]上述部分类型的用电设备使用过程中,其用电量不仅受到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额定功率等设备参数的影响,也会受到其周围环境的负荷影响,其中天气因素的影响对用电设备的负荷影响较为明显,例如对于高温天气或中温天气下运行的空调产品,高温天气对空调运行的负荷影响明显高于中温天气对其的负荷影响,因此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当前时刻之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内的天气预测信息;基于所述天气预测信息和一个或多个目标用电设备的历史用电数据,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目标用电设备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预测用电量;所述目标用电设备为用电量受天气因素影响的用电设备;根据所述预测用电量,控制蓄电设备进行蓄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天气预测信息和一个或多个目标用电设备的历史用电数据,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用电设备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预测用电量,包括:基于所述天气预测信息,将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子时段,并确定各第一子时段分别对应的天气类别;基于所述历史用电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电设备在不同天气类别下对应的历史单位时间平均用电量;根据各天气类别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子时段的第一累加时长以及所述历史单位时间平均用电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预测用电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历史使用数据,确定目标用电设备在不同天气类别下对应的历史单位时间平均用电量,包括:获取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二预设时段内的天气历史信息;基于所述天气历史信息,将所述第二预设时段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二子时段,并确定各第二子时段分别对应的天气类别;获取各天气类别对应的所有第二子时段的第二累加时长以及累加用电量;根据所述第二累加时长和累加用电量,确定各天气类别对应的历史单位时间平均用电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气因素包括环境温度,且不同的环境温度区间分别关联不同的天气类别,所述基于所述天气历史信息,将所述第二预设时段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二子时段,并确定各第二子时段分别对应的天气类别,包括:根据所述温度区间的取值和所述第二预设时段内不同时刻的历史环境温度,划分所述第二子时段,并确定各第二子时段对应天气类别;所述基于所述天气预测信息,将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子时段,并确定各第一子时段分别对应的天气类别,包括:根据所述温度区间的取值和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不同时刻的预测环境温度,划分所述第一子时段,并确定各第一子时段对应的天气类别。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储能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远刚许升高山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