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200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7: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包括: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其中第二曲面(2)与第三曲面(3)平滑相接,在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的相接区域形成避让凹部(4),所述避让凹部(4)用于避开腹股沟区的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和血管;所述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以相同的预定角度平滑相接于所述第一曲面(1)的一侧,从而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构成贴合覆盖腹股沟区直疝、斜疝和股疝的3D曲面,该修复补片能够贴合人体解剖学特征,无需裁剪再使用,并且该补片边缘平滑,没有尖锐的特征,能够减少异物感和术后并发症。物感和术后并发症。物感和术后并发症。

3D inguinal hernia repair pa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

技术介绍

[0002]腹股沟区域的耻骨肌孔属于解剖学上的薄弱部位,且这个区域仅有腹横筋膜承受腹部内压,又存在精索或圆韧带及股血管经过,故此区域在人体中最易发生疝气。腹股沟疝是临床外科的常见病之一,约占腹外疝的85%~90%。据统计,各国人群的发病率相似,约为0.4%,男女比例约15:1。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或不完全可复性肿物,伴随局部胀痛不适,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及生活质量。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一旦疝内容物(往往为网膜或小肠)嵌顿会引起肠梗阻、肠穿孔、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0003]对于腹股沟区域疝气的治疗,目前提倡无张力微创手术修复,具有更低复发率和更快的术后恢复的优点。但现今市面上传统的疝气平片,都需要对其形状尺寸进行裁剪后使用,需要额外的固定并难以通过套管针进行手术。
[0004]因此,本领域急需开发一种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该修复补片能够贴合人体解剖学特征,无需裁剪再使用,并且该补片边缘平滑,没有尖锐的特征,能够减少异物感和术后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该修复补片能够贴合人体解剖学特征,无需裁剪再使用,并且该补片边缘平滑,没有尖锐的特征,能够减少异物感和术后并发症。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包括: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
[0007]其中第二曲面与第三曲面平滑相接,在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的相接区域形成避让凹部,所述避让凹部用于避开腹股沟区的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和血管;所述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以相同的预定角度平滑相接于所述第一曲面的一侧,从而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构成贴合覆盖腹股沟区直疝、斜疝和股疝的3D曲面。
[000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相对于第一曲面弯曲。
[000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的开口轮廓边界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001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曲面与第三曲面相切过渡。
[001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均与所述第一曲面相切过渡。
[001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与第一曲面的平滑相接为弧形相接过渡。
[0013]在另一优选例中,第二曲面包括第二曲面收敛端,所述第二曲面收敛端与所述第一曲面结合形成所述3D曲面的头限位部,所述头限位部外轮廓的形状适于贴合于人体髂前
上棘。
[001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三曲面包括第三曲面收敛端,所述第三曲面收敛端与所述第一曲面结合形成所述3D曲面的尾限位部,所述尾限位部外轮廓的形状适于贴合于人体耻骨疏。
[001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避让凹部与所述限位头部之间的距离近似为所述第一曲面长度的2/3。
[001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曲面是类椭球形的曲面,所述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是类纺锤形曲面。
[001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曲面通过第一剖面线沿第一引导线和第二引导线放样形成。
[001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剖面线包括第一剖面线圆弧,所述第一引导线和第二引导线为样条曲线。
[001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引导线包括第一引导线圆弧和第一引导线直线,所述第一引导线直线与所述第一引导线圆弧相切。
[002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引导线包括第二引导线圆弧和第二引导线直线,所述第二引导线直线与所述第二引导线圆弧相切。
[002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两者是通过共用第二剖面线沿相反方向的放样形成的。
[002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剖面线包括第二剖面线圆弧和第二剖面线直线,所述第二剖面线直线与所述第二剖面线圆弧相切。
[002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剖面线圆弧的曲率小于第二剖面圆弧的曲率。
[0024]在另一优选例中,第二剖面线将第一引导线分为位于所述第二剖面线两侧的第一引导线的第一边和第一引导线的第二边。
[002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曲面通过第二剖面线沿第一引导线的第一边和第三引导线放样形成。
[002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曲面通过第二剖面线沿第一引导线的第二边和第四引导线放样形成。
[002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三引导线和所述第四引导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剖面线的两侧。
[002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三引导线和所述第四引导线为具有一定曲率的样条曲线。
[002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三引导线包括第三引导线圆弧和第三引导线直线,其中第三引导线直线与所述第三引导线圆弧相切。
[003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四引导线包括曲率不同的两个圆弧。
[003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还包括记忆环,所述记忆环设置在所述修复补片的外围,用于保持所述修复补片的形状。
[003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是一个整体的曲面。
[0033]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技术特征,分布在各个技术方案中,如果要罗列出本申请所有可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即技术方案)的话,会使得说明书过于冗长。为了避
免这个问题,本申请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公开的各技术特征、以及附图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从而构成各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因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除非这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C,在另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D+E,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时采用,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则,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理解,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实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实例。
[0035]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是从图1的A方向投影得到的3D修复补片的最大截面的轮廓图;
[0037]图3是从图1的B方向投影得到的3D修复补片的截面轮廓图;
[0038]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显示避让凹部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的三维网格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圆圈线示意性的表示避让凹部(凹槽)4的位置;
[0039]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包括具体尺寸的3D修复补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意性地显示了第一剖面线100和第二剖面线200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其中第二曲面(2)与第三曲面(3)平滑相接,在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的相接区域形成避让凹部(4),所述避让凹部(4)用于避开腹股沟区的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和血管;所述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以相同的预定角度平滑相接于所述第一曲面(1)的一侧,从而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构成贴合覆盖腹股沟区直疝、斜疝和股疝的3D曲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1)、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的开口轮廓边界处于同一个平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曲面(2)与第三曲面(3)相切过渡,优选地,所述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均与所述第一曲面(1)相切过渡,优选地,所述第二曲面(2)和第三曲面(3)与第一曲面(1)的平滑相接为弧形相接过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第二曲面(2)包括第二曲面收敛端,所述第二曲面收敛端与所述第一曲面(1)结合形成所述3D曲面的头限位部(6),所述头限位部(6)外轮廓的形状适于贴合于人体髂前上棘。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曲面(3)包括第三曲面收敛端,所述第三曲面收敛端与所述第一曲面(1)结合形成所述3D曲面的尾限位部(7),所述尾限位部(7)外轮廓的形状适于贴合于人体耻骨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凹部(4)与所述限位头部(6)之间的距离近似为所述第一曲面(1)长度的2/3。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腹股沟区疝气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1)是类椭球形的曲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毅杰娄秋凤阮岑
申请(专利权)人:应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