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工程用新型冲砂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16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7:38
一种油田工程用新型冲砂车,装载底盘,所述装载底盘上布设有分动箱,所述分动箱连接有三缸柱塞泵;液路系统,所述液路系统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三缸柱塞泵,另一端通过大泵自循环吸入管线连接于箱体总成;气路系统和电气系统,位于整车的中部,且位于所述三缸柱塞泵的一侧;箱体总成,所述箱体总成包含有冲砂处理箱、缓冲箱、积砂箱;所述积砂箱上方设置有旋流除砂系统,所述缓冲箱上方设置有渣浆泵;所述箱体总成还连接有排空管汇。通过三缸柱塞泵实现循环冲砂作业,节省用水,并可将收集到的固态颗粒排放到指定地点,避免直接外排造成的环境污染;采用除砂、除泥的两级过滤结构,在确保除砂能力的同时,提高除泥率。提高除泥率。提高除泥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m,装机活塞为φ115mm活塞,φ100mm活塞作为备件。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冲砂处理箱内采用瓦楞板分为多个区域,所述瓦楞板垂直设置,垂直瓦楞板的作用是减缓内部水流的速度,增加水中固体颗粒的下沉时间,提高沉降效果。每个区域之间的液流通道高度不等,高度不等的液流通道对沉降下来的泥沙有隔离作用,避免泥沙流入后区。每个所述区域均设置有排空管道,所述排空管道的前端与所述三缸柱塞泵的高压输出管汇连接,所述排空管道的后端与积砂箱底部连接,可以进行高压冲洗,将箱底沉积的淤泥冲起,通过排空管道排出箱外。
[0014]进一步地,所述旋流除砂系统包括一级旋流除砂系统和二级旋流除泥系统;
[0015]所述一级旋流除砂系统包括流量不同的第一旋流除砂器和第二旋流除砂器,用于去除井口返出液中的泥沙,为一级除砂;
[0016]所述二级旋流除泥系统包括一液下渣浆泵和两并联的第三旋流除砂器,所述液下渣浆泵用于从缓冲箱抽汲细小泥沙液体,所述液下渣浆泵的排出口接除泥器入口,所述除泥器的底流口连接于积砂箱,所述除泥器的上部溢流出的水经管汇进入沉降箱。
[0017]进一步地,在所述旋流除砂系统的输入管汇处设置有电磁流量计,随时观察流量的变化。
[0018]进一步地,所述液路系统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手动换向阀、油箱。
[0019]进一步地,所述气路系统包括气路控制台、气动蝶阀;其中储气罐通过三通气开关连接于分动箱气缸,通过球阀和油雾器连接于气路控制台,所述气路控制台分别控制三缸柱塞泵吸入管汇、缓冲箱排砂管汇气动蝶阀、积砂箱排砂管汇气动蝶阀、排管管汇气动蝶阀;为了方便操作,还在各管汇安装有手动转阀。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①
通过三缸柱塞泵实现循环冲砂作业,节省用水,并可将收集到的固态颗粒排放到指定地点,避免直接外排造成的环境污染,改变油田了传统冲砂工艺的高污染、高水耗现状,达到环保作业的目的;并且减少了作业车辆,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对冲砂液进行在线水、砂的分离,解决了水循环使用、砂集中排放等问题,既能降低污染风险,又节约水资源。
[0022]②
采用两级除砂系统,能够达到较高的除砂效率。
[0023]③
采用除砂、除泥的两级过滤结构,在确保除砂能力的同时,提高除泥率。
[0024]④
冲砂处理箱内部用垂直的瓦楞分成三个区域,垂直瓦楞板的作用是减缓内部水流的速度,增加水中固体颗粒的下沉时间,提高沉降效果。各区之间的液流通道高度不等,高度不等的液流通道对沉降下来的泥沙有隔离作用。
[0025]⑤
改变了传统洗井冲砂作业需要由洗井泵车、清水罐车、污水罐车等配合完成的现状,实现了冲砂作业和冲砂液处理的一体化集成处理。
附图说明
[002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7]图1是油田工程用新型冲砂车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0028]图2是油田工程用新型冲砂车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9]图3是箱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电气系统原理示意图。
[0031]图5是气路系统原理示意图。
[0032]图中:1、底盘;2、三缸柱塞泵;201、高压输出管汇;202、三缸柱塞泵吸入管汇;
[0033]3、分动箱;4、箱体总成;401、冲砂处理箱;402、缓冲箱;403、积砂箱;404、瓦楞板;
[0034]5、排空管道;6、液下渣浆泵;601、液下渣浆泵排出管汇;
[0035]7、第一旋流除砂器;8、第二旋流除砂器;9、第三旋流除砂器;10、输入管汇;
[0036]11、电气系统;1101、控制箱;1102、可燃气体报警器;1103、照明灯;1104、流量计;1105、压力计;1106、逆变器;
[0037]12、液路系统;
[0038]13、气路系统;1301、储气罐;1302、三通气开关;1303、分动箱气缸;1304、球阀; 1305、油雾器;1306、气路控制台;1307、缓冲箱排砂管汇气动蝶阀;1308、积砂箱排砂管汇气动蝶阀;1309、排空管汇气动蝶阀;1310、手动转阀;
[0039]14、引风系统;15、缓冲箱排砂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具体实施例:
[0042]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油田工程用新型冲砂车,包括装载底盘1、箱体总成4、液路系统气路系统和电气系统。液路系统的一端连接于三缸柱塞泵2,另一端通过大泵自循环吸入管线连接于箱体总成。气路系统和所述电气系统的控制箱为一个,位于整车的中部,且位于三缸柱塞泵2的一侧。
[0043]本实施例中,装载底盘1采用重汽ZZ1257N464ME1二类底盘,驱动型式为6
×
4,发动机采用MC11.36

50国

排放发动机,功率265kW;车上作业与行走动力系统底盘发动机及变速箱,车上动力采用断轴取力方式,装载底盘的变速箱输出动力经传动轴输入分动箱3 输入轴,分动箱有上动力输出口和下动力输出口,下动力输出口通过传动轴驱动底盘后桥,用于底盘行走;上动力输出口经传动轴驱动三缸柱塞泵2,用于车上作业,车上作业与底盘行走的转换为气动控制,保证底盘行走时车上作业动力断开。
[0044]其中,分动箱3为五轴垂直式分动箱,分动箱下面第一轴分为输入轴和输出半轴两段,输出半轴上有内接合齿,输入轴上的传动齿轮内装轴承,齿轮内孔有接合内齿,输入轴的花键上装有滑移齿轮,车上作业时滑移齿轮接合传动齿轮,底盘行走时滑移齿轮接合输出半轴,输出半轴通过传动轴驱动后桥。车上作业与底盘行走转换通过安装在车驾驶室内的小控制台进行转换。分动箱的下面第二根轴端装有分动箱自润滑泵,润滑方式采用强制润滑形式。分动箱的第五轴为作业输出轴,用以驱动三缸柱塞泵。分动箱3在进行作业与行走转换操作时,底盘变速箱应处于空挡位置或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否则将会损坏分动箱内的滑移齿轮。
[0045]本实施例中,三缸柱塞泵2布置于装载底盘1的前部。三缸柱塞泵2型号为HTB250A,
三缸柱塞泵2配有两种直径的活塞与缸套,一种为φ100mm,另一种为φ115mm,装机活塞为φ115mm活塞,φ100mm活塞作为备件,可以根据工作状况,在使用时更换合适的缸套与活塞。三缸柱塞泵2安装在汽车底盘上,或安装在撬装底盘上,以满足不同用户及不同工况的要求。
[0046]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工程用新型冲砂车,其特征在于:装载底盘,所述装载底盘上布设有分动箱,所述分动箱连接有三缸柱塞泵;液路系统,所述液路系统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三缸柱塞泵,另一端通过大泵自循环吸入管线连接于箱体总成;气路系统和电气系统,位于整车的中部,且位于所述三缸柱塞泵的一侧;箱体总成,所述箱体总成包含有冲砂处理箱、缓冲箱、积砂箱;所述冲砂处理箱、缓冲箱、积砂箱为一体设置的箱体,中间采用隔板分割为冲砂处理箱、缓冲箱和积砂箱;所述冲砂处理箱位于整车的中部,所述缓冲箱和积砂箱位于整车的尾部;所述积砂箱上方设置有旋流除砂系统,所述缓冲箱上方设置有渣浆泵;所述箱体总成还连接有排空管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工程用新型冲砂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气系统;所述电气系统包括控制箱、可燃气体报警器、照明灯、流量计、压力计;其中控制箱为可燃气体控制箱,电连接于可燃气体报警器;并通过逆变器并联有流量计、泵出口压力表、三缸柱塞泵照明灯和井口照明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工程用新型冲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底盘采用重汽ZZ1257N464ME1二类底盘;所述装载底盘的变速箱输出动力经传动轴输入分动箱输入轴,分动箱有上动力输出口和下动力输出口,下动力输出口通过传动轴驱动底盘后桥,用于底盘行走;上动力输出口经传动轴驱动三缸柱塞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工程用新型冲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缸柱塞泵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瑞刁永强刘新东尹广铎张君毅刘峻源高辉田艳松张振赵勇张莹李树平杨英张博远张博华刁睿婷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宇方技术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