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英倩专利>正文

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13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包括连接垫,所述连接垫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囊袋,所述第一囊袋的上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二囊袋,所述第一囊袋、第二囊袋外围之间固定连接有布套,所述第二囊袋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加热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第一囊袋充气,能够调整支护高度,第二囊袋充气,能够限制足部位置,防止脚部移位,膨缩控制组件可控制膨缩控制组件、第二囊袋节律性膨缩,这样能够起到按摩的作用,加热垫可加热支撑位置的肌肉,可促进脚踝处血液循环,且按摩过程中,第一囊袋、第二囊袋的支撑位置改变,这使得患者的局部肌肉能够得到轮流放松,无需医护人员频繁调整支撑位置。位置。位置。

An anti pressure sore pad for heel of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paraly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

技术介绍

[0002]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导致组织坏死,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压疮可加重患者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导致继发感染,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增加患者病痛及经济负担,下肢瘫痪患者由于瘫痪长期卧床处于被动体位,下肢长期受压,易发生足跟部压疮,因此选择合适的护理用具,采取合理的减压措施,是预防下肢瘫痪患者压疮发生的有效方法;
[0003]传统医护人员为防止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出现压疮,会以柔软垫片代替足跟部支撑身体,然而,重力都作用在垫片上,这使得支撑部位的肌肉同样存在压疮风险,医护人员不得不频繁调整支撑位置并辅以按摩治疗,这给医护管理带来了不便,为此本新型提供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解决了传统医护人员为防止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出现压疮,会以柔软垫片代替足跟部支撑身体,然而,重力都作用在垫片上,这使得支撑部位的肌肉同样存在压疮风险,医护人员不得不频繁调整支撑位置并辅以按摩治疗,这给医护管理带来了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包括连接垫,所述连接垫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囊袋,所述第一囊袋的上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二囊袋,所述第一囊袋、第二囊袋外围之间固定连接有布套,所述第二囊袋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加热垫,且所述第一囊袋、第二囊袋分别与膨缩控制组件相连通。
[0006]优选的,相邻所述第二囊袋呈倒“八”字形设置在同一第一囊袋上侧,且相邻所述第二囊袋之间均连通有均压管。
[0007]优选的,所述加热垫内置有网状或蛇形排布的电热丝,所述加热垫的上侧覆盖有一层塑性海绵层,所述加热垫的底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为软体聚乙烯发泡材料制成。
[0008]优选的,所述膨缩控制组件包括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入端固定嵌设有滤网,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囊袋、第二囊袋,且所述进气管位于第一囊袋、第二囊袋内部分均固定安装有进气阀。
[0009]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一侧并排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延伸至外侧,其余部分穿插在第一囊袋、第二囊袋之间,且所述排气管位于第一囊袋、第二囊袋内部分均固定安装有排气阀。
[0010]优选的,所述进气阀、排气阀均为电磁阀,所述进气阀、排气阀、气泵均经导线连接
控制电路,且该控制电路通过温控器控制电热丝发热。
[00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第一囊袋充气,能够调整支护高度,第二囊袋充气,能够限制足部位置,防止脚部移位,膨缩控制组件可控制膨缩控制组件、第二囊袋节律性膨缩,这样能够起到按摩的作用,加热垫可加热支撑位置的肌肉,可促进脚踝处血液循环,且按摩过程中,第一囊袋、第二囊袋的支撑位置改变,这使得患者的局部肌肉能够得到轮流放松,无需医护人员频繁调整支撑位置,方便易管理。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的正面剖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的外观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的侧面剖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中加热垫的区部结构剖切图。
[0016]图中标号:1、连接垫;2、第一囊袋;3、第二囊袋;301、均压管;4、布套;5、加热垫;501、电热丝;502、塑性海绵层;503、隔热层;6、膨缩控制组件;601、气泵;602、滤网;603、进气管;604、进气阀;605、排气管;606、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由图1

4给出,本技术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包括连接垫1,所述连接垫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囊袋2,所述第一囊袋2的上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二囊袋3,所述第一囊袋2、第二囊袋3外围之间固定连接有布套4,所述第二囊袋3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加热垫5,且所述第一囊袋2、第二囊袋3分别与膨缩控制组件6相连通,各个第一囊袋2、第二囊袋3轮流鼓起,这样能够起到按摩的作用,可促进脚踝处血液循环,且按摩过程中,第一囊袋2、第二囊袋3的支撑位置改变,这使得患者的局部肌肉能够得到轮流放松,无需医护人员频繁调整支撑位置,方便易管理。
[0019]其中,相邻所述第二囊袋3呈倒“八”字形设置在同一第一囊袋2上侧,且相邻所述第二囊袋3之间均连通有均压管301,使得脚踝能够自动对中,不会出现偏移的情况。
[0020]其中,所述加热垫5内置有网状或蛇形排布的电热丝501,所述加热垫5的上侧覆盖有一层塑性海绵层502,所述加热垫5的底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503,所述隔热层503为软体聚乙烯发泡材料制成,塑性海绵层502模拟脚踝下侧皮肤形态,呈一端高,而另一端较低的结构设计,能够一定程度上分散压力。
[0021]其中,所述膨缩控制组件6包括气泵601,所述气泵601的输入端固定嵌设有滤网602,所述气泵6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603,所述进气管603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囊袋2、第二囊袋3,且所述进气管603位于第一囊袋2、第二囊袋3内部分均固定安装有进气阀
604,打开进气阀604,气泵601将高压气流泵入第一囊袋2、第二囊袋3,可升高第一囊袋2、第二囊袋3内的气压,使得囊袋膨胀。
[0022]其中,所述进气管603的一侧并排设置有排气管605,所述排气管605的一端延伸至外侧,其余部分穿插在第一囊袋2、第二囊袋3之间,且所述排气管605位于第一囊袋2、第二囊袋3内部分均固定安装有排气阀606,排气阀606打开,可降低第一囊袋2、第二囊袋3内的气压,使得囊袋可收缩。
[0023]其中,所述进气阀604、排气阀606均为电磁阀,所述进气阀604、排气阀606、气泵601均经导线连接控制电路,且该控制电路通过温控器控制电热丝501发热,电磁阀能够实现自动控制,配合控制系统可自动进行调压,节省了看护时间。
[0024]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先将患者的脚踝处放置在防压疮垫上,接电后,电热丝501通电发热,使得加热垫5的温度升高,可温暖裸露的支撑部位,提高舒适度,启动气泵601充气,进气阀604相应打开,可使得第一囊袋2鼓起,这样能够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包括连接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垫(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囊袋(2),所述第一囊袋(2)的上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二囊袋(3),所述第一囊袋(2)、第二囊袋(3)外围之间固定连接有布套(4),所述第二囊袋(3)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加热垫(5),且所述第一囊袋(2)、第二囊袋(3)分别与膨缩控制组件(6)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二囊袋(3)呈倒“八”字形设置在同一第一囊袋(2)上侧,且相邻所述第二囊袋(3)之间均连通有均压管(3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垫(5)内置有网状或蛇形排布的电热丝(501),所述加热垫(5)的上侧覆盖有一层塑性海绵层(502),所述加热垫(5)的底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503),所述隔热层(503)为软体聚乙烯发泡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足跟部防压疮垫,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英倩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朱英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