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承重互为支撑的全玻璃幕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幕墙
,尤其涉及自承重互为支撑的全玻璃幕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快速发展的建筑幕墙行业,琳琅满目形状各异的高楼大厦,对幕墙行业的设计要求是越来越高,而超大超宽通透的极限设计也成为建造师的一个挑战追求,常规玻璃幕墙都带横竖龙骨,通透点的采用玻璃肋,或者拉锁幕墙,基本上建筑幕墙越来越通透大气。
[0003]但是仍不能满足建造师的要求,如何实现一种既无玻璃肋也无拉锁等全玻幕墙系统,一直是各大幕墙设计过程中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提出了自承重互为支撑的全玻璃幕墙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自承重互为支撑的全玻璃幕墙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自承重互为支撑的全玻璃幕墙系统,包括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玻璃组件(18)、大玻璃连接组件和金属主体连接组件;其中
[0006]所述大玻璃组件,包括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承重互为支撑的全玻璃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玻璃组件(18)、大玻璃连接组件和金属主体连接组件;其中所述大玻璃组件(18),包括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上下呈V型分布且互为支撑;所述大玻璃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和组装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包括安装在大玻璃组件(18)的顶部的钢帽保护构件(14);安装在所述钢帽保护构件(14)顶壁中部的钢帽挂接构件(17);所述帽保护构件(14)一侧设有第一固定钢护板构件(19);安装在大玻璃组件(18)的底部的钢靴保护构件(15);所述钢靴保护构件(15)的底壁中部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承托弧形钢构件(16);所述钢靴保护构件(15)的同一侧、与所述第一固定钢护板构件(19)对应设有第二固定钢护板构件(20);所述金属主体连接组件,用于将大玻璃连接组件与幕墙主体钢结构进行固定,包括钢槽固定方钢管组(1),用于将第一钢槽(2)连接至墙主体钢结构;第一钢槽(2),位于大玻璃连接组件的钢帽挂接构件(17)的上方;固定π形钢构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钢槽(2)的一侧,所述固定π形钢构件(3)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螺栓(4);第二钢槽(10),位于大玻璃连接组件的第二承托弧形钢构件(16)的下方;固定钢立柱(9),设置在所述第二钢槽(10)的下方;所述固定π形钢构件(3)与所述第一钢槽(2)通过第一螺栓(4)栓接固定,以便于对大玻璃组件(18)进行吊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重互为支撑的全玻璃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π形钢构件(3)的一侧设有若干组π形件固定螺母(5),所述第一钢槽(2)远离固定π形钢构件(3)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一螺栓(4),所述第一螺栓(4)的数量与所述π形件固定螺母(5)的组数相同设置,所述第一钢槽(2)和所述固定π形钢构件(3)通过相互连接的第一螺栓(4)和π形件固定螺母(5)进行栓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重互为支撑的全玻璃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玻璃组件(18)内部含有两片玻璃片,两块玻璃片成V形式分布,且折线角度所处区间为74
°‑
133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重互为支撑的全玻璃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希奇,陈宏达,丁建军,杨英,李海滨,信红伟,翟国占,曾乐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