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重式翻板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58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拖重式翻板闸,包括位于闸室内可绕横轴旋转的闸门,以及位于闸门迎水侧底部与闸门铰接的拖重板。闸室侧墙上固定有轴套,横轴置于轴套内转动。闸室侧墙设有支撑轮和限位缓冲块,闸门顶部设缺口,闸门底部设有配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翻板闸在枯水时竖立挡水,余水从缺口溢出,拖重板置于水下支撑轮上。洪水时水位升高,闸门自动翻倒,过程中带动拖重板一起旋转,最终缓慢接触限位缓冲块,达全开泄洪。当洪水水位降低,闸门靠拖重板和配重的反向重力矩作用自动回转,在静水压力帮助下直至完全复位。下直至完全复位。下直至完全复位。

Trailer flap g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拖重式翻板闸


[0001]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领域,涉及一种水闸,特别涉及一种翻板闸。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无需机电设备可自动开启泄洪的的翻板闸技术主要有四种:一是较早的水力自控翻板闸,包括滚桶连杆式和多支点式自控翻板闸;二是如专利(申请号2015204051178)所示的一种简易翻板闸;三是叠放式翻板闸,包括专利(申请号201920915285X)所示的叠放式翻倒闸,和专利(申请号2019209272781) 所示的叠放型反向与同向联动式翻倒闸;四是如专利(申请号202121768568X) 所示的双转轴自复位翻板闸。
[0003]水力自控翻板闸具备自动调整闸门开度的功能,但存在翻倒可靠性差、容易损坏、闸门拍打等问题;
[0004]简易翻板闸简单实用,翻倒可靠,但不能自动复位,且闸门越大,翻倒时冲击力越大,因此闸门高度有限。
[0005]叠放式翻板闸,翻倒可靠,但不能自动复位,管理不便。
[0006]双转轴自复位翻板闸,翻倒可靠,可以自动复位,有闸门缓冲机制,但仍有冲击力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在已有翻板闸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进一步降低闸门翻倒时的冲击力,增加自动复位可靠性。
[0008]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拖重式翻板闸,包括位于闸室内可绕横轴旋转的闸门,横轴在闸门背水侧,相应在侧墙上固定有轴套。闸门迎水侧设有拖重板,与闸门靠近底部位置通过销轴铰接。
[0010]所述侧墙设有限位缓冲块和支撑轮,限位缓冲块使闸门翻倒后与水平面呈5~10
°
倾角。所述闸门底部边缘设有支撑块,拖重板与支撑块接触时与闸门呈5~10
°
交角。
[0011]所述闸门底部设有配重,闸门顶部设有缺口。
[0012]所述闸门的侧边和底边分别设有侧止水和底止水,侧止水截面采用“U”形,底止水截面采用“一”形。
[0013]所述的闸门制材料为钢板或合金,所述的横轴和轴套制材料为钢材和塑料,所述侧止水和底止水采用橡胶或其它柔性材料。
[0014]本技术提供的翻板闸在枯水时竖立挡水,拖重板置于水下支撑轮上,由支撑轮承托。洪水时闸上水位超过设定时,闸门受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向下游翻倒,翻倒过程中带动拖重板一起旋转,在拖重板的反向重力矩和水的阻力作用 (即拖滞作用)下,闸门的翻倒速度减缓,终置于限位缓冲块上,闸门与水平面呈5~10
°
倾角,达到全开泄洪状态。当洪水水位降低,闸门所受冲击力低于拖重板和配重的反向力矩时,闸门开始回转,在静水压力的帮助下直至完全复位。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显著地缓冲闸门翻倒时的冲击力,并显著增强闸门回转复位力矩。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闸门竖立时正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闸门竖立时俯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闸门竖立时侧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闸门翻倒过程侧视图;
[0020]图5是本技术闸门完全翻倒侧视图;
[0021]图中:1

闸室,11

侧墙,12

轴套,13

支撑轮,14

限位缓冲块,2

闸门, 21

缺口,22

横轴,23

配重,24

支撑块,31

拖重板,32

销轴,41

侧止水,42
‑ꢀ
底止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如图1

5所示拖重式翻板闸,闸室1净宽为2.3m,闸门2高度为3.0m,缺口21高度为0.5m,宽度为1.1m,即上游挡水正常高度为2.5m,横轴22轴心到闸室底高度为0.84m,到闸门重心线的距离是0.17m。闸门2总重量为2400kg,其中配重23为770kg,拖重板31为650kg,闸门2竖立时所受综合力矩(未计摩擦)为

920kgm,说明闸门2正常挡水时很稳定。当上游水深达2.9m时,闸门2所受静水压力和重力综合力矩为154kgm,所以闸门2在洪水期翻倒较可靠。闸门2翻倒全开时,在不考虑水的冲击力时,闸门2回转力矩为124kgm,加上复位时有一定的静水压力帮助,说明闸门复位可靠性较高。
[0024]较佳地,侧墙11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并在侧墙11预埋轴套12、支撑轮13和限位缓冲块14所需的焊接钢板和止水边条。
[0025]较佳地,闸门2制材料采用钢板,横轴22采用圆钢,配重23采用大比重砼或铁,现场浇筑或工厂预制。拖重板31和销轴32采用钢材,均在工厂制作。
[0026]所述轴套12、支撑轮13和限位缓冲块14由工厂制作好后,在现场焊接到侧墙11预埋件上,支撑轮13的轴承采用不锈钢、陶瓷或塑料等耐腐蚀防水轴承。
[0027]所述闸门侧止水41和底止水42,材料采用橡胶。
[0028]所述闸门2现场吊装就位,将横轴安装在轴套内。
[0029]本实施例中的工作过程:
[0030]枯水期,来水流量小时,闸门2竖立挡水,水位在缺口21上下波动,余水从缺口溢出,拖重板置于水下支撑轮上;洪水期,来水流量增大,水位超过设定时,洪水产生的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使闸门2失去平衡,绕横轴22向下游翻倒,在闸门2翻转45
°
角时,闸底支撑块接触拖重板,带动拖重板一起旋转,在拖重板的反向重力矩和水的阻力作用下,闸门的翻倒速度减缓,终置于限位缓冲块上,闸门与水平面呈5~10
°
倾角,达到全开泄洪状态。
[0031]当来水流量变小,水位降低,洪水冲击闸门2的力度小于拖重板和配重的反向重力矩时,闸门开始回转,在静水压力的帮助下直至完全复位。复位时拖重板还可起到将水中垃圾挡在闸门前面的作用,减少闸底压住垃圾的机率。
[0032]上述实施例是本技术一种具体规格的较佳的实现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支撑轮在闸底固定的方式,以及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拖重式翻板闸,包括位于闸室(1)内可绕横轴(22)旋转的闸门(2),以及位于闸门底部与闸门铰接的拖重板(31),其特征是:横轴位于闸门下游一侧,相应在侧墙(11)上固定有轴套(12),横轴可在轴套内转动,拖重板位于闸门上游一侧,通过销轴(32)与闸门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重式翻板闸,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11)设有支撑轮(13)和限位缓冲块(14),限位缓冲块使闸门(2)翻倒后与水平面呈5~10
°
倾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重式翻板闸,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孝兵谢伟袁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简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