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铺自粘防水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54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30
本申请涉及防水卷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湿铺自粘防水卷材,其包括防水卷材本体,防水卷材本体包括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一层硅隔离膜及一层硅隔离纸;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分别位于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两侧,自粘改性沥青层与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固接;硅隔离膜和硅隔离纸分别位于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相互背离的两侧,硅隔离膜和硅隔离纸分别与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固接;所述防水卷材本体内嵌设有加固网格,加固网格同时贯穿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及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加固网格的经线往复弯折呈蛇形,加固网格呈三维立体波浪形,本申请能够提高湿铺自粘防水卷材的抗拉强度,降低湿铺自粘防水卷材被撕裂的风险。被撕裂的风险。被撕裂的风险。

A wet laid self-adhesive waterproof coiled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铺自粘防水卷材


[0001]本申请涉及防水卷材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湿铺自粘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0002]防水卷材是现代建筑中应用非常普遍的建筑材料之一,其中,湿铺自粘防水卷材是以聚酯纤维无纺布或高分子材料为胎基,两面涂自粘改性沥青,下表面覆涂硅隔离膜或涂硅隔离纸,上表面覆涂硅隔离膜、聚乙烯膜、细砂作为隔离材料制成的一种适用于湿铺法施工的自粘防水卷材。
[0003]施工时,先将水泥浆料涂覆在基面上,然后撕去防水卷材上的隔离层,露出防水卷材的自粘改性沥青,最后将防水卷材设置有自粘改性沥青的一面覆盖在水泥浆料基面上,待水泥浆料凝结后,防水卷材与基面粘接,从而达到防水的效果。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相关的湿铺自粘防水卷材普遍存在抗拉强度低地缺陷,导致湿铺自粘防水卷材易被撕裂,影响建筑物正常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湿铺自粘防水卷材的抗拉强度,降低湿铺自粘防水卷材被撕裂的风险,本申请提供一种湿铺自粘防水卷材。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湿铺自粘防水卷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湿铺自粘防水卷材,包括防水卷材本体,所述防水卷材本体包括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一层硅隔离膜及一层硅隔离纸;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分别位于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两侧,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均与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固接;硅隔离膜和硅隔离纸分别位于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相互背离的两侧,硅隔离膜和硅隔离纸分别与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固接;所述防水卷材本体内嵌设有加固网格,加固网格同时贯穿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及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加固网格的经线往复弯折呈蛇形,加固网格呈三维立体波浪形。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揭掉硅隔离膜,将防水卷材本体平整地铺在水泥砂浆表面,排出防水卷材本体与水泥砂浆之间的空气,使防水卷材本体与水泥砂浆紧密粘接。呈三维立体波浪形的加固网格将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及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强力连接为一体,能够提高湿铺自粘防水卷材的抗拉强度,降低湿铺自粘防水卷材被撕裂的风险。
[0009]可选的,所述加固网格的纬线往复弯折呈波浪形。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固网格的纬线设置为往复弯折呈波浪形,能够延长加固网格的纬线长度,增加加固网格的纬线与防水卷材本体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湿铺自粘防水卷材的抗拉强度,降低湿铺自粘防水卷材被撕裂的风险。
[0011]可选的,所述加固网格的经线和纬线均开设有通孔。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轻加固网格的自重,进而减轻防水卷材本体的自重,便于运输和施工;能够减少制造加固网格的制造成本;能够加强加固网格的结构强度,
防水卷材本体能够嵌入通孔内,加强加固网格与防水卷材本体的连接力度。
[0013]可选的,所述加固网格为采用铍青铜原材料制造的加固网格。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铍青铜原材料制造加固网格,能够使加固网格具有很高的硬度并兼具优良的弹性,不仅能够提高湿铺自粘防水卷材的抗拉强度,降低湿铺自粘防水卷材被撕裂的风险,还能够允许卷绕防水卷材本体。
[0015]可选的,与所述硅隔离膜相连接的自粘改性沥青层开设有空隙结构,空隙结构朝向硅隔离膜。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卷材本体铺贴后,水泥砂浆嵌入自粘改性沥青层的空隙结构内,自粘改性沥青层与水泥砂浆形成的嵌合式结构进一步提高防水卷材本体的粘结强度。
[0017]可选的,所述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的两侧均固设有卡接凸起,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在朝向卡接凸起处均开设有卡接槽,卡接凸起插入卡接槽内且与自粘改性沥青层卡接配合。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通过卡接凸起与自粘改性沥青层进行卡接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与自粘改性沥青层的连接强度,能够提高湿铺自粘防水卷材的抗拉强度,降低湿铺自粘防水卷材被撕裂的风险。
[0019]可选的,在远离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的方向,所述卡接凸起的周向尺寸逐渐增大。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凸起卡入自粘改性沥青层后,便不能脱离自粘改性沥青层,即卡接凸起为卡死状态,实现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与自粘改性沥青层的稳定有效连接。
[0021]可选的,所述卡接凸起的端面开设有插孔,自粘改性沥青层在卡接槽的槽底固设有插接部,插接部插入插孔内且与卡接凸起插接配合。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部插入卡接凸起的插孔内,增加插接部与卡接凸起的连接面积,进一步提高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与自粘改性沥青层的连接力度和连接效果。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呈三维立体波浪形的加固网格将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及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强力连接为一体,能够提高湿铺自粘防水卷材的抗拉强度,降低湿铺自粘防水卷材被撕裂的风险;
[0025]2.加固网格的经线和纬线均开设有通孔,能够减轻加固网格的自重,进而减轻防水卷材本体的自重,便于运输和施工;能够减少制造加固网格的制造成本;能够加强加固网格的结构强度,防水卷材本体能够嵌入通孔内,加强加固网格与防水卷材本体的连接力度;
[0026]3.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通过卡接凸起与自粘改性沥青层进行卡接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与自粘改性沥青层的连接强度,能够提高湿铺自粘防水卷材的抗拉强度,降低湿铺自粘防水卷材被撕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湿铺自粘防水卷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隐藏了硅隔离膜、硅隔离纸及加固网格之后,防水卷材本体的爆炸图;
[002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0]图4是加固网格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防水卷材本体;2、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21、卡接凸起;211、插孔;3、自粘改性沥青层;31、空隙结构;32、卡接槽;321、插接部;4、硅隔离膜;5、硅隔离纸;6、加固网格;6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后”、“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铺自粘防水卷材,包括防水卷材本体(1),所述防水卷材本体(1)包括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2)、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3)、一层硅隔离膜(4)及一层硅隔离纸(5);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3)分别位于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2)两侧,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3)均与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2)固接;硅隔离膜(4)和硅隔离纸(5)分别位于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3)相互背离的两侧,硅隔离膜(4)和硅隔离纸(5)分别与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3)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本体(1)内嵌设有加固网格(6),加固网格(6)同时贯穿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层(2)及两层自粘改性沥青层(3),加固网格(6)的经线往复弯折呈蛇形,加固网格(6)呈三维立体波浪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铺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网格(6)的纬线往复弯折呈波浪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铺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网格(6)的经线和纬线均开设有通孔(6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铺自粘防水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红李辉李彪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蓝新防水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