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新型线缆的供配电网络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5493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线缆的供配电网络控制系统,包括供电设备(1)、储能式补偿设备(2)、智能传输电缆(3)、用户端接口(4)、供电端接口(5)、用电设备监视模块(6)以及延时控制装置(7);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供配电网络控制系统,不仅能够实现配电的前瞻化、重点化、抗干扰化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还可以将重点用电设备的信息通过即时、抗干扰的方式传送至供电设备,保证供电网络的平稳运行。网络的平稳运行。网络的平稳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新型线缆的供配电网络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供配电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新型线缆的供配电网络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意义的供配电系统一般由:高低压配电线路,变电站(包括配电站)和用电设备组成。高低压配电线路用于从降压变电站把电力送到配电变压器或将配电变电站的电力送到用电单位的线路。配电线路电压通常不低于4 kV,称高压配电线路。变电站用于对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一次设备指直接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电能的设备,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和系统的运行工况进行测量、监视、控制和保护的设备。用电设备按用途可分为动力用电设备、工艺用电设备、电热用电设备、实验用电设备和照明用电设备等。
[0003]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的配电网络越来越难以适应新时代配电的要求,随着大型船舶供电系统、大型局域供电系统等需求的日益旺盛,智能化、适应性强的配电系统的要求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新型线缆的供配电网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设备(1)、储能式补偿设备(2)、智能传输电缆(3)、用户端接口(4)、供电端接口(5)、用电设备监视模块(6)以及延时控制装置(7),所述供电设备(1)与各个目标用电设备通过所述智能传输电缆(3)进行电力和通信传输,所述用户端接口(4)安装在所述目标用电设备一侧并与所述智能传输电缆(3)的一端对接,所述供电端接口(5)安装在所述供电设备(1)一侧与所述智能传输电缆(3)的另一端对接,所述智能传输电缆(3)包括电力传输缆和光纤传输线,每个所述目标用电设备配置一个所述用电设备监视模块(6),所述用电设备监视模块(6)用于监测所述目标用电设备的弱电开关状态切换与强电设备状态切换之间的时间延迟,并且输送至所述延时控制装置(7),所述延时控制装置(7)基于所述时间延迟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对所述目标用电设备的强电设备状态切换施加延迟,以使得所述目标用电设备的弱电开关切换与强电设备状态切换之间的时间延迟等于第一预定阈值,并且所述延时控制装置(7)控制所述用户端接口(4),使其在弱电开关状态切换之后达到第二预定阈值的时间之时,基于所述弱电开关状态切换的切换方式以第一波长或以第二波长向所述光纤传输线发出与当前强电设备的功率变化成正比的入射光,其中,所述第二预定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所述供电端接口(5)接收所述光纤传输线传送的光信号,所述储能式补偿设备(2)基于所接收到的第一波长和第二波长的光信号的强度进行供电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配电网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用电设备的弱电开关状态切换引起所述强电设备的功率增加,则所述延时控制装置(7)控制所述用户端接口(4)以第一波长向所述光纤传输线发射信号光,若所述目标用电设备的弱电开关状态切换引起所述强电设备的功率降低,则所述延时控制装置(7)控制所述用户端接口(4)以第二波长向所述光纤传输线发射信号光,第一波长和第二波长信号光的强度均与所述目标用电设备的功率变化幅度成正比,所述储能式补偿设备(2)基于所接收到的第一波长和第二波长的光信号的强度之差进行供电补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祥辉杨洁侯奕滨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湘联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