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结晶输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40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结晶输送泵,所述泵盖与电机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多级密封腔体、多级密封叶轮,所述密封腔体上设置有密封腔盖板,所述密封腔体与密封腔盖板,或者与下一级密封腔体,或者与电机支撑架端面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泵盖上设置有球形中间体,所述球形中间体的上开口与电机支撑架连接;所述密封腔体上径向设置有密封腔内冲洗孔,所述电机支撑架上设置有密封叶轮叶片冲洗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可靠,防结晶效果好,采用具有冲洗孔的密封腔体结构,可以防止高浓度介质在密封装置内形成结晶,有效解决泵体发热及卡死问题,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行。行。行。

Anti crystallization transfer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结晶输送泵


[0001]本技术涉及泵
,尤其涉及防结晶输送泵。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输送泵采用多层变频调速密封装置,该技术可有效解决矿浆输送泵在变频调速时的密封问题。但是,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该密封技术在输送高浓度易结晶介质时,经常出现泵体发热及卡死现象,主要原因是介质在密封装置内形成结晶,堵塞在密封叶轮与密封腔体配合处,造成结晶物与密封叶轮摩擦产生热量,引起密封叶轮及密封腔体因发热而产生变形,造成密封叶轮与密封腔体内壁发生卡碰甚至卡死,影响水泵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防结晶输送泵。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结晶输送泵,包括泵体、泵轴,所述泵体上连接有泵盖,所述泵轴的一端设置有工作叶轮,另一端设置有泵轴联轴器,电机输出轴通过电机联轴器与泵轴联轴器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电机支撑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与电机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多级密封腔体、多级密封叶轮,所述密封腔体上设置有密封腔盖板,所述密封腔体与密封腔盖板,或者与下一级密封腔体,或者与电机支撑架端面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泵盖上设置有球形中间体,所述球形中间体的上开口与电机支撑架连接;所述密封腔体上径向设置有密封腔内冲洗孔,第一冲洗管穿过球形中间体的侧壁与密封腔内冲洗孔螺纹连接;所述电机支撑架上设置有密封叶轮叶片冲洗孔,第二冲洗管穿过电机支撑架设置在密封叶轮叶片冲洗孔内;所述电机支撑架中部一侧设置有溢流管,所述电机支撑架底部一侧设置有减压室,所述减压室与最后一级密封腔相连通,所述减压室通过卸压斜管与外界连通。
[0005]优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N级密封腔体,从下往上依次设置为一级密封腔体至N级密封腔体,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M级密封叶轮,从下往上依次设置为一级密封叶轮至M级密封叶轮,M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所述一级密封腔体与密封腔盖板之间形成一级密封腔,N

1级密封腔体与N级密封腔体之间形成N级密封腔,N级密封腔体与电机支撑架之间形成N+1级密封腔,所述密封腔的数量与密封叶轮的数量相等,每级密封叶轮设置于对应级别的密封腔中。
[0006]优选的:所述一级密封叶轮的直径设置为工作叶轮直径的1.1

1.25倍。
[0007]优选的:所述密封叶轮的直径随着级数的增大而增大,相邻两级密封叶轮的直径比设置为1.1

1.25。
[0008]优选的:所述泵体的进口段设置有进液取压口,所述泵体的出口段设置有出液取压口,所述泵体上设置有放空口。
[0009]优选的:所述球形中间体设置为底部镂空的碗形结构,所述球形中间体的上开口
与电机支撑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球形中间体的下开口通过螺钉与泵盖连接。
[0010]与传统结构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可靠,防结晶效果好。采用具有冲洗孔的密封腔体结构,利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淡水或低浓度的介质对易结晶部位进行冲洗,防止高浓度介质在密封装置内形成结晶,有效解决泵体发热及卡死问题,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行。
[0012]2、在二级密封叶轮的顶部再接入一股冲洗水,对二级密封叶轮外圆处进行冲洗,进一步强化了输送泵的防结晶效果。
[0013]3、通过设置多级密封叶轮,在水泵变频工作时也能达到密封效果,同时在最后一级密封叶轮一侧设置减压室,通过容积变化引起压力变化,使得液体不继续往上跑,密封效果好。
[0014]4、二级密封叶轮背面叶片设置为环形交错布置的短叶片,不仅具有吸水破碎结晶体的功能,同时具有增压功能,液体由密封叶轮中部的低压区流向外圈的高压区,提高了减压室的卸压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在图中:1.工作叶轮,2.卸压斜管,3.密封装置,31.密封腔盖板,32.一级密封叶轮,33.二级密封叶轮,34.密封腔体,341.密封腔内冲洗孔,35.二级密封腔,36.球形中间体,37.第一冲洗管,38.一级密封腔,4.泵轴,5.第二冲洗管,6.电机支撑架,61.密封叶轮叶片冲洗孔,7.泵盖,8.泵体,81.出液取压口,82.进液取压口,83.放空口,9.电机联轴器,10.电机,11.水泵联轴器,12.减压室,13.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参照附图,防结晶输送泵,包括泵体8、泵轴4,所述泵体8上连接有泵盖7,所述泵轴4的一端设置有工作叶轮1,另一端设置有水泵联轴器11,电机10输出轴通过电机联轴器9与水泵联轴器11连接,所述电机10设置在电机支撑架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7与电机支撑架6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3,所述密封装置3包括一级密封腔体34、一级密封叶轮32、二级密封叶轮33,所述一级密封腔体34底部设置有密封腔盖板31,所述一级密封腔体34内腔与密封腔盖板31端面形成一级密封腔38,所述一级密封腔体34外端面与电机支撑架6内端面之间形成二级密封腔35,所述泵盖7上设置有球形中间体36,所述球形中间体36的上开口与电机支撑架6连接;所述一级密封腔体34上径向设置有密封腔内冲洗孔341,第一冲洗管37穿过球形中间体36的侧壁与密封腔内冲洗孔341螺纹连接;所述电机支撑架6上设置有二级密封叶轮叶片冲洗孔61,第二冲洗管5穿过电机支撑架6设置在二级密封叶轮叶片冲洗孔61内;所述电机支撑架6中部一侧设置有溢流管13,所述电机支撑架6底部一侧设置有减压室12,所述减压室12通过卸压斜管2与外界连通。
[0021]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级密封叶轮32设置于一级密封腔38中,二级密封叶轮33设置
于二级密封腔35中。
[0022]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密封叶轮32的直径设置为工作叶轮1直径的1.1

1.25倍。
[0023]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二级密封叶轮33的直径与一级密封叶轮32的直径比设置为1.1

1.25。
[0024]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泵体8的进口段设置有进液取压口82,所述泵体8的出口段设置有出液取压口81,所述泵体8上设置有放空口83。
[0025]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球形中间体36设置为底部镂空的碗形结构,所述球形中间体36的上开口与电机支撑架6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球形中间体36的下开口通过螺钉与泵盖7连接。
[0026]具体实施时,易结晶介质由泵体8进口流入工作叶轮1、经工作叶轮1旋转后产生压力及流量,从泵体8出口流出,部分高压液体通过工作叶轮1与泵盖7的配合间隙处进入泵盖7及球形中间体36内腔,再经过一级密封腔盖板31与一级密封叶轮32的轴向间隙处进入一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结晶输送泵,包括泵体(8)、泵轴(4),所述泵体(8)上连接有泵盖(7),所述泵轴(4)的一端设置有工作叶轮(1),另一端设置有水泵联轴器(11),电机(10)输出轴通过电机联轴器(9)与水泵联轴器(11)连接,所述电机(10)设置在电机支撑架(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7)与电机支撑架(6)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3),所述密封装置(3)包括多级密封腔体(34)、多级密封叶轮,所述密封腔体(34)上设置有密封腔盖板(31),所述密封腔体(34)与密封腔盖板(31),或者与下一级密封腔体,或者与电机支撑架(6)端面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泵盖(7)上设置有球形中间体(36),所述球形中间体(36)的上开口与电机支撑架(6)连接;所述密封腔体(34)上径向设置有密封腔内冲洗孔(341),第一冲洗管(37)穿过球形中间体(36)的侧壁与密封腔内冲洗孔(341)螺纹连接;所述电机支撑架(6)上设置有密封叶轮叶片冲洗孔(61),第二冲洗管(5)穿过电机支撑架(6)设置在密封叶轮叶片冲洗孔(61)内;所述电机支撑架(6)中部一侧设置有溢流管(13),所述电机支撑架(6)底部一侧设置有减压室(12),所述减压室(12)通过卸压斜管(2)与外界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结晶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3)包括N级密封腔体(34),从下往上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春良张灿林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市亚星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