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下靶向治疗多角度注射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294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窥镜下靶向治疗多角度注射穿刺针,包括一针部件,所述针部件内设置有若干个通道,所述针部件上开设有若干个连通所述通道和外部的开孔,所述开孔靠近所述针部件的针尖端,并且所述针部件的针尖端封闭;至少一接头部件,所述接头部件连接所述针部件的尾端,并且所述接头部件与所述通道相连通,可实现多角度进行靶向注射药物、穿刺回抽等临床治疗,有利于诊断和治疗药物扩散,从而达到精准治疗和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能够解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急慢性肺部疾病治疗效果有限的难题。限的难题。限的难题。

A multi angle injection puncture needle for targeted therapy under end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下靶向治疗多角度注射穿刺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下靶向治疗多角度注射穿刺针。

技术介绍

[0002]纤维支气管镜适用于做肺叶、段及亚段支气管病变的观察,活检采样,细菌学、细胞学检查、配合TV系统可进行摄影等。支气管镜附有活检取样结构,帮助发现早期病变和开展息肉摘除等体内外科手术,对于支气管、肺疾病研究,术后检查等是一种良好的精密仪器。
[0003]目前,临床工作中,纤支镜不仅应用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同时在治疗方面逐步推广,例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肺泡灌洗等;然后在进一步的给药系统中,如注射或喷洒等其它方法精准治疗肺损伤等疾病的相关研究缺乏。
[0004]一方面,临床使用的内窥镜注射针在输送药物的有效性、干细胞和特络细胞(Telocytes,,TCs)靶向注射过程细胞完整性等均存在缺陷。另一方面,目前的内窥镜注射针注射角度为单方向,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内窥镜下靶向治疗多角度注射穿刺针,可实现多角度精准注射,以提升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内窥镜下靶向治疗多角度注射穿刺针,包括:
[0007]一针部件,所述针部件内设置有若干个通道,所述针部件上开设有若干个连通所述通道和外部的开孔,所述开孔靠近所述针部件的针尖端,并且所述针部件的针尖端封闭;
[0008]至少一接头部件,所述接头部件连接所述针部件的尾端,并且所述接头部件与所述通道相连通。
[0009]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针部件从针尖端至尾端方向分为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各所述通道分别沿针部件的针尖端至尾端方向排列,并且各所述通道之间互相阻隔。
[0010]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针部件的前端部分包括:
[0011]至少三个侧板,所述侧板围绕于所述针部件的轴线并依次连接;
[0012]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侧板围绕的空间内,以将所述侧板围绕的空间分隔为与每个所述侧板对应的通道,并且每个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开孔。
[0013]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针部件的后端部分包括至少三个管段,至少三个所述管段并排,以使每个所述管段内部对应形成一所述通道。
[0014]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通道内壁为光滑处理的通道内壁,所述开孔边缘为光滑处理的开孔边缘。
[0015]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接头部件包括:
[0016]套管;
[0017]伸缩调节管,所述伸缩调节管连接于所述套管和所述针部件的尾端。
[0018]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接头部件还包括:
[0019]自封闭件,所述自封闭件连接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伸缩调节管的一侧。
[0020]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接头部件和所述通道的数量一致,并且每一所述接头部件分别与一所述通道连通。
[0021]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伸缩调节管包括:
[0022]折叠管部,所述折叠管部连接于所述套管和所述针部件的尾端之间;
[0023]柔性管部,所述柔性管道套设于所述折叠管部外。
[0024]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传感器和指示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通道内,且靠近所述针部件的针尖端,所述指示器设置在所述针部件的尾端,且所述指示器和所述传感器信号连接。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26]利用所述针部件的针尖端穿刺进入所需部位,通过若干个所述通道以及开孔进行多角度靶向注射药物、穿刺和回抽等临床治疗,不仅结构简易,操作简单,而且有效增加使用功能,为组织修复发挥重要作用。另外所述开孔开设在针部件靠近针尖端的侧壁上,并且针尖端封闭以及开孔数量为多个,实现多角度,为输送药物提供有效性,干细胞和TCs靶向注射过程提供细胞完整性,并利于诊断和治疗药物扩散,从而达到精准治疗和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避免注射单一造成的通道堵塞以及损伤等,能够解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急慢性肺部疾病治疗效果有限的难题。
[0027]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内窥镜下靶向治疗多角度注射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针部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针部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00针部件、101针尖端、102尾端、103开孔、110前端部分、111侧板、112隔板、113管段、120后端部分、1000通道、200接头部件、210套管、220伸缩调节管、230自封闭件、231切割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33]如图1所示,一种内窥镜下靶向治疗多角度注射穿刺针,包括:
[0034]一针部件100,所述针部件100内设置有若干个通道1000,所述针部件100上开设有若干个连通所述通道1000和外部的开孔103,所述开孔103靠近所述针部件100的针尖端101,并且所述针部件100的针尖端101封闭;
[0035]至少一接头部件200,所述接头部件200连接所述针部件100的尾端102,并且所述接头部件200与所述通道1000相连通。
[0036]利用所述针部件100的针尖端101穿刺进入所需部位(例如肺组织),通过若干个所述通道1000以及开孔103进行多角度靶向注射药物、穿刺和回抽等临床治疗,不仅结构简易,操作简单,而且有效增加使用功能,为组织修复发挥重要作用。另外所述开孔103开设在针部件100靠近针尖端101的侧壁上,并且针尖端101封闭以及开孔103数量为多个,实现多角度,为输送药物提供有效性,干细胞和TCs靶向注射过程提供细胞完整性,并利于诊断和治疗药物扩散,从而达到精准治疗和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避免注射单一造成的通道堵塞以及损伤等,能够解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急慢性肺部疾病治疗效果有限的难题。
[0037]如图1所示,所述针部件100从针尖端101至尾端102方向分为前端部分110和后端部分120,各所述通道1000分别沿针部件100的针尖端101至尾端102方向排列,并且各所述通道1000之间互相阻隔。
[0038]所述针部件100呈直线型,其针尖端101用于穿刺,尾端102呈开口,用于连接接头部件200。其中所述通道1000同样呈直线型,并从所述针部件100的尾端102延伸至所述针尖端101处,这样注射的药物能够从所述接头部件200进入至所述通道1000内,并沿着所述通道1000从所述尾端102至所述针尖端101流动,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下靶向治疗多角度注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针部件(100),所述针部件(100)内设置有若干个通道(1000),所述针部件(100)上开设有若干个连通所述通道(1000)和外部的开孔(103),所述开孔(103)靠近所述针部件(100)的针尖端(101),并且所述针部件(100)的针尖端(101)封闭;至少一接头部件(200),所述接头部件(200)连接所述针部件(100)的尾端(102),并且所述接头部件(200)与所述通道(1000)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下靶向治疗多角度注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部件(100)从针尖端(101)至尾端(102)方向分为前端部分(110)和后端部分(120),各所述通道(1000)分别沿针部件(100)的针尖端(101)至尾端(102)方向排列,并且各所述通道(1000)之间互相阻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下靶向治疗多角度注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部件(100)的前端部分(110)包括:至少三个侧板(111),所述侧板(111)围绕于所述针部件(100)的轴线并依次连接;隔板(112),所述隔板(112)设置在所述侧板(111)围绕的空间内,以将所述侧板(111)围绕的空间分隔为与每个所述侧板(111)对应的通道(1000),并且每个所述侧板(111)上开设有开孔(103)。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窥镜下靶向治疗多角度注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部件(100)的后端部分(120)包括至少三个管段(113),至少三个所述管段(113)并排,以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浩方洪伟罗梦元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