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高填方边坡竖向受荷载桩侧向土压力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240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高填方边坡竖向受荷载桩侧向土压力的结构,包括护坡桩和竖向受荷桩;竖向受荷桩竖直固定在填土边坡上,其四周设有若干钻孔;钻孔竖直设置,从填土边坡表面向下延伸至边坡潜在滑裂面以下;钻孔内填入陶粒和黏土;陶粒位于钻孔的下层,黏土位于钻孔的上层,陶粒和黏土将钻孔填满。施工过程:先将竖向受荷桩和护坡桩安装完毕,然后在竖向受荷桩周围钻孔并抽芯,抽芯的深度至边坡潜在滑裂面以下约1m处,接着在钻孔中填入陶粒,最后在钻孔顶部用黏土封口,黏土的封孔深度约为坡面以下1m。本方案可以均匀传布侧向土压力至桩周,从而减缓和分散侧向土压力对竖向受荷桩桩体的破坏、提高竖向受荷桩的抗震和承载力。载力。载力。

A structure for reducing the lateral earth pressure of vertically loaded piles in high fill slop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高填方边坡竖向受荷载桩侧向土压力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桩体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减少高填方边坡竖向受荷载桩侧向土压力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高填方是指根据需要将指定区域用土、水泥或石子等材料用分层或者碾压等方式,建成比周围建筑高一些的设计。高填方边坡就是用高填方设计方式加高的边坡。在高填方边坡中竖向受荷桩会承受侧向土压力恒定或反复的作用。这些荷载直接作用在桩的侧面,桩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将引起土抗力对桩的反作用。如何减少高填方边坡竖向受荷载侧向土压力,在当前的一些工程实例中,还没有很有效的方法。现有的边坡中的竖向受荷桩施工几乎没有采取特殊的抗侧向土压力的施工工艺或结构。
[0003]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0004]本专利技术研究出了一种减少高填方边坡竖向受荷载桩侧向土压力的施工工艺。在竖向受荷桩周围钻孔抽芯,孔中填陶粒,可以分散作用在桩侧的土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高填方边坡竖向受荷载桩侧向土压力的结构。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减少高填方边坡竖向受荷载桩侧向土压力的结构,主要包括护坡桩和竖向受荷桩。所述护坡桩竖直固定在填土边坡的底部。所述竖向受荷桩竖直固定在填土边坡上,其四周设有若干钻孔。所述钻孔竖直设置,从填土边坡表面向下延伸至边坡潜在滑裂面以下。所述钻孔内填入陶粒和黏土。所述陶粒位于钻孔的下层,所述黏土位于钻孔的上层,陶粒和黏土将钻孔填满。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钻孔从填土边坡表面向下延伸至边坡潜在滑裂面以下1米处。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钻孔内填充黏土的厚度为1米,剩余空间均填充陶粒。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钻孔环绕竖向受荷桩沿圆周分布。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钻孔环绕竖向受荷桩沿圆周双层或多层分布。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钻孔环绕竖向受荷桩沿圆周双层或多层分布,且相邻层的钻孔之间相互错位。
[0013]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本方案的施工过程是先将竖向受荷桩和护坡桩安装完毕,然后在竖向受荷桩的周围用地质钻机人工钻孔并抽芯,钻孔及抽芯的深度至边坡潜在滑裂面以下约1m处,接着在钻孔中填入陶粒,最后在钻孔顶部用黏土封口,黏土的封孔深度约为坡面以下1m。本方案通过在竖向受荷桩周围钻孔并加入陶粒,可以均匀传布侧
向土压力至桩周,从而减缓和分散侧向土压力对竖向受荷桩桩体的破坏、提高竖向受荷桩的抗震和承载力。本方案还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容易实施的有点。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技术所提供的减少高填方边坡竖向受荷载桩侧向土压力的结构利用在竖向受荷桩周围钻孔抽芯,孔中填陶粒,从而分散作用在桩侧的土压力,以此提高桩体的承载力,延长桩体的使用寿命。
[0016](2)本技术所提供的减少高填方边坡竖向受荷载桩侧向土压力的结构还具有施工方法简单、成本低、自重轻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减少高填方边坡竖向受荷载桩侧向土压力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竖向受荷桩及四周钻孔的剖面示意图。
[0019]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
[0020]1‑
护坡桩,2

竖向受荷桩,3

陶粒,4

黏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减少高填方边坡竖向受荷载桩侧向土压力的结构,主要包括护坡桩1和竖向受荷桩2。所述护坡桩1竖直固定在填土边坡的底部。所述竖向受荷桩2竖直固定在填土边坡上,其四周设有若干钻孔。所述钻孔竖直设置,从填土边坡表面向下延伸至边坡潜在滑裂面以下。所述钻孔内填入陶粒3和黏土4。所述陶粒3位于钻孔的下层,所述黏土4位于钻孔的上层,陶粒3和黏土4将钻孔填满。
[002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钻孔从填土边坡表面向下延伸至边坡潜在滑裂面以下1米处。
[002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钻孔内填充黏土4的厚度为1米,剩余空间均填充陶粒3。
[002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钻孔环绕竖向受荷桩2沿圆周分布。
[002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钻孔环绕竖向受荷桩2沿圆周双层或多层分布。
[002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钻孔环绕竖向受荷桩2沿圆周双层或多层分布,且相邻层的钻孔之间相互错位。
[0029]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本方案的施工过程是先将竖向受荷桩2和护坡桩1安装完毕,然后在竖向受荷桩2的周围用地质钻机人工钻孔并抽芯,钻孔及抽芯的深度至边坡潜在滑裂面以下约1m处,接着在钻孔中填入陶粒3,最后在钻孔顶部用黏土4封口,黏土4的封孔深度约为坡面以下1m。本方案通过在竖向受荷桩2周围钻孔并加入陶粒3,可以均匀传布侧向土压力至桩周,从而减缓和分散侧向土压力对竖向受荷桩2桩体的破坏、提高竖向受荷桩2的抗震和承载力。本方案还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容易实施的有点。
[0030]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高填方边坡竖向受荷载桩侧向土压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坡桩和竖向受荷桩;所述护坡桩竖直固定在填土边坡的底部;所述竖向受荷桩竖直固定在填土边坡上,其四周设有若干钻孔;所述钻孔竖直设置,从填土边坡表面向下延伸至边坡潜在滑裂面以下;所述钻孔内填入陶粒和黏土;所述陶粒位于钻孔的下层,所述黏土位于钻孔的上层,陶粒和黏土将钻孔填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高填方边坡竖向受荷载桩侧向土压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从填土边坡表面向下延伸至边坡潜在滑裂面以下1米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伟童艳光刘文召黄志堂刘根深卢志杰梁仕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环投花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