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部件加工级进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21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离合器部件加工级进模具结构,包括下夹板、设于下夹板顶部移动设置的料带、依序设于下夹板内的用于成型产品外轮廓的第一下浮动板、用于成型产品内轮廓的第一下模入块、用于成型产品窗口的第二下模入块、用于卸料的第二下浮动板、设于第一下浮动板上方且与其合模对应用于半切断产品外轮廓的第一外形冲头、与第一下模入块相对应用于切断产品内轮廓的中孔冲头、与第二下模入块相对应用于切断产品窗口的窗口冲头、与第二下浮动板相对应用于切断产品外轮廓的第二外形冲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采用料带级进送料的模具结构,产品窗口位置冲切成型精准,避免边缘处产生较大变形而影响脱模。变形而影响脱模。变形而影响脱模。

Structure of progressive die for processing clutch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合器部件加工级进模具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离合器部件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离合器部件加工级进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离合器由摩擦片、弹簧片、压盘以及动力输出轴组成,它位于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用来将发动机飞轮上储存的力矩传递给变速箱。现有的离合器部件在进行成型时,通过料带按产品的整体外形完全冲切落料后,再次进入模具进行冲裁窗口,产线较长,需要多次更换模具进行加工,成本较高;其次,由于窗口位置与产品边缘靠近,冲压时连接处的平面产生较大的变形,影响模具脱料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离合器部件加工级进模具结构,从而实现采用料带级进送料的模具结构,产品窗口位置冲切成型精准,避免边缘处产生较大变形而影响脱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4]离合器部件加工级进模具结构,包括下夹板、设于下夹板顶部移动设置的料带、依序设于下夹板内的用于成型产品外轮廓的第一下浮动板、用于成型产品内轮廓的第一下模入块、用于成型产品窗口的第二下模入块、用于卸料的第二下浮动板、设于第一下浮动板上方且与其合模对应用于半切断产品外轮廓的第一外形冲头、与第一下模入块相对应用于切断产品内轮廓的中孔冲头、与第二下模入块相对应用于切断产品窗口的窗口冲头、与第二下浮动板相对应用于切断产品外轮廓的第二外形冲头。
[0005]具体的,所述下夹板内位于第二下模入块与第二下浮动板之间设有用于成型产品孔位的第三下模入块,第三下模入块的上方设有与其合模对应的用于切断产品孔位的孔位冲头。
[0006]具体的,所述下夹板的底部依序设有下垫板、下模座、及垫脚。
[0007]具体的,所述下夹板的上方设有与其合模对应的上脱板,上脱板的顶部依序设有止挡板、上夹板、上垫板和上模座。
[0008]具体的,所述第一外形冲头设于上脱板内且连接上垫板,所述中孔冲头贯穿上脱板、止挡板连接上夹板,所述窗口冲头贯穿上脱板、止挡板连接上夹板,所述孔位冲头贯穿上脱板、止挡板连接上夹板,所述第二外形冲头设于上脱板内且连接上夹板。
[0009]具体的,所述料带上依序间隔成型若干产品,产品为圆环形结构,产品的外边缘为其外轮廓,产品的内周边缘为其内轮廓,产品上设有若干同心间隔布置的窗口,一相邻窗口之间设有孔位。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离合器部件加工级进模具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11]通过设置第一外形冲头配合第一下浮动板,对产品外轮廓进行半冲断处理,使得
后续窗口成型稳定,窗口靠近外轮廓的边缘具有一定连接强度,避免发生较大的变形,提高成型精度;整体产品的外轮廓、内轮廓、窗口、孔位沿级进式模具进行有序成型,避免采用多模具配合的复杂方式,降低模具成本的同时保持成型结构的一致性,减少换模引起的误差。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施例中料带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数字表示:
[0015]1下夹板、11下垫板、12下模座、13垫脚、14第一导向柱、15第一弹簧、16第二导向柱、17第二弹簧、2产品、21外轮廓、22内轮廓、23窗口、24孔位、3第一下浮动板、31第一下模入块、32第二下模入块、33第二下浮动板、34第三下模入块、4第一外形冲头、41中孔冲头、42窗口冲头、43第二外形冲头、44孔位冲头、5上脱板、51止挡板、52上夹板、53上垫板、54上模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实施例:
[0018]参照图1

2所示,本实施例为离合器部件加工级进模具结构,包括下夹板1、设于下夹板1顶部移动设置的料带、依序设于下夹板1内的用于成型产品2外轮廓21的第一下浮动板3、设于第一下浮动板3后方的用于成型产品2内轮廓22的第一下模入块31、设于第一下模入块31后方的用于成型产品2窗口23的第二下模入块32、设于第二下模入块32后方的用于卸料的第二下浮动板33、设于第一下浮动板3上方且与其合模对应用于半切断产品2外轮廓21的第一外形冲头4、与第一下模入块31相对应用于切断产品2内轮廓22的中孔冲头41、与第二下模入块32相对应用于切断产品2窗口23的窗口冲头42、与第二下浮动板33相对应用于切断产品2外轮廓21的第二外形冲头43。
[0019]下夹板1内位于第二下模入块32与第二下浮动板33之间设有用于成型产品2孔位24的第三下模入块34,第三下模入块34的上方设有与其合模对应的用于切断产品2孔位24的孔位冲头44。
[0020]下夹板1的底部依序设有下垫板11、下模座12、及垫脚13。
[0021]第一下浮动板3的底部设有贯穿下垫板11和下模座12的第一导向柱14,第一导向柱14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15。
[0022]第二下浮动板33的底部设有贯穿下垫板11和下模座12的第二导向柱16,第二导向柱16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17。
[0023]下夹板1的上方设有与其合模对应的上脱板5,上脱板5的顶部依序设有止挡板51、上夹板52、上垫板53和上模座54。
[0024]第一外形冲头4设于上脱板5内且连接上垫板53。中孔冲头41贯穿上脱板5、止挡板51连接上夹板52。窗口冲头42贯穿上脱板5、止挡板51连接上夹板52。孔位冲头44贯穿上脱板5、止挡板51连接上夹板52。第二外形冲头43设于上脱板5内且连接上夹板52。
[0025]料带上依序间隔成型若干产品2,产品2为圆环形结构,产品2的外边缘为其外轮廓21,产品2的内周边缘为其内轮廓22,产品2上设有若干同心间隔布置的窗口23,其中,一相邻窗口23之间设有孔位24。
[0026]应用本实施例时,料带沿下夹板1顶部移动输送,上脱板5预压料带,第一外形冲头4配合第一下浮动板3,半冲断外轮廓21,使得产品2仍保持在料带内,同时第一下浮动板3撑起产品2;中孔冲头41配合第一下模入块31,冲断内轮廓22;窗口冲头42配合第二下模入块32,冲断窗口23;孔位冲头44配合第三下模入块34,冲断孔位24;第二外形冲头43配合第二下浮动板33,冲断外轮廓21,同时顶出产品2;后续进行吹料并卸料产品2。
[0027]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外形冲头4配合第一下浮动板3,对产品2外轮廓21进行半冲断处理,使得后续窗口23成型稳定,窗口23靠近外轮廓21的边缘具有一定连接强度,避免发生较大的变形,提高成型精度;整体产品2的外轮廓21、内轮廓22、窗口23、孔位24沿级进式模具进行有序成型,避免采用多模具配合的复杂方式,降低模具成本的同时保持成型结构的一致性,减少换模引起的误差。
[002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离合器部件加工级进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夹板、设于下夹板顶部移动设置的料带、依序设于下夹板内的用于成型产品外轮廓的第一下浮动板、用于成型产品内轮廓的第一下模入块、用于成型产品窗口的第二下模入块、用于卸料的第二下浮动板、设于第一下浮动板上方且与其合模对应用于半切断产品外轮廓的第一外形冲头、与第一下模入块相对应用于切断产品内轮廓的中孔冲头、与第二下模入块相对应用于切断产品窗口的窗口冲头、与第二下浮动板相对应用于切断产品外轮廓的第二外形冲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部件加工级进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内位于第二下模入块与第二下浮动板之间设有用于成型产品孔位的第三下模入块,第三下模入块的上方设有与其合模对应的用于切断产品孔位的孔位冲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部件加工级进模具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润凯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