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二次系统节能控制箱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502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二次系统节能控制箱,涉及中央空调二次系统领域,包括箱体外壳,所述箱体外壳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内部设置有一对快速管路,所述转动套筒内部设置有一对分级管路,所述箱体外壳内部安装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转动套筒转动,从而改变二次管路及一次管路之间的连接关系,当某个二次系统覆盖空间内的空调刚启动时,需要快速升温或降温,通过电机带动转动套筒转动,使快速管路与二次管路及一次管路契合,此时一次管路与二次管路直接相连,一次管路内的介质直接进入二次管路形成整体大通路,快速改变二次管路内部介质温度,从而避免二次系统区域空调刚开机时改变温度速度较慢的弊端。较慢的弊端。较慢的弊端。

An energy-saving control box for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econdar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央空调二次系统节能控制箱


[0001]本技术涉及中央空调二次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央空调二次系统节能控制箱。

技术介绍

[0002]二次是相对于一次而言,指的是在系统中设置了两套或多套不同级别水泵的中央空调水系统,空调水系统中设置一次泵二次泵的作用是用于调节水流量,进而调节输出的冷负荷,使整个系统能大致具有按实际需要输出冷热量的功能,一次泵设置在制冷机主机侧,一般是定流量工作来确保负荷调节能力较差的主机平稳运行,二次泵及多次泵则是变频泵,负责控制末端或者各空调采暖分区的水流量,按实调节供出,使用一次泵还是多次泵要根据所选制冷机的类型,空调系统的规模,空调系统的具体设置来安排。如果制冷机本身具备较强负荷调节能力,再加上工程规模不大制冷供暖区域较小的话,就可采用一次泵系统,但此时一次泵需要变频调节,反之,如果制冷机负荷调节能力不强或者工程规模庞大,制冷供暖分区多的话,则一定需要设置二次泵或多次泵来调节。
[0003]目前的写字楼、商业综合体等大型公共区域都采用具有二次系统的中央空调,使用时各个二次空间可以单独调节温度,当温度未达到设定时,二次泵带动介质在水管内流动,并不断与一次管路进行热交换,进而提升二次系统的温度,从而改变二次系统覆盖空间的温度,当温度达到设定时,二次系统会在温度传感器的作用下停止工作,避免温度改变超标。
[0004]但是目前的中央空调耗能仍然较高,现有的节能控制箱多通过提高热交换来减少热交换中所产生的温度浪费,或是通过更好的保温性能减少温度浪费,本质上仍然需要将一次系统内介质的温度传递至交换设备,再由交换设备将温度传递至二次系统,其中间热交换的温度浪费较大,尤其是在中央空调每次刚启动时,此时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差距较大,温度浪费较为严重,且热交换效率不够高,刚启动时温度变化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二次系统节能控制箱,以解决中央空调浪费能源、刚启动时温度变化慢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央空调二次系统节能控制箱,包括箱体外壳,所述箱体外壳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内部设置有一对快速管路,所述转动套筒内部设置有一对分级管路,所述箱体外壳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所述转动套筒之间连接有转轴。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箱体外壳固定电机并限制转动套筒的转动空间,通过转动套筒带动快速管路及分级管路转动位置,通过快速管路将二次管路与一次管路连通,通过分级管路使二次管路与一次管路形成各自独立的循环管路,通过电机带动转动套筒转动。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外壳内部设置有一对与所述转动套筒配合的二次管路,所述箱体外壳内部设置有一对与所述转动套筒配合的一次管路。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二次管路与外部中央空调的二次系统管路连通,进而改变该二次系统覆盖区域内的温度,通过一次管路与外部中央空调的一次系统管路连通,进而将一次系统内部介质引入设备。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快速管路两端分别与所述二次管路及所述一次管路相配合,一对所述分级管路中的一根与一对所述二次管路相配合,另一根与一对所述一次管路相配合。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快速管路使一对二次管路中的一个与一对一次管路中的一个连通,从而使该二次系统与一次系统临时结合成一个系统,通过分级管路使一对二次管路相互连通,并使一对一次管路相互连通,从而使二次管路与一次管路形成各自独立的循环管路。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套筒外侧设置有一对限位块,所述箱体外壳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滑槽。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限位块限制转动套筒的转动角度,从而确保快速管路及分级管路的对位准确,通过滑槽与限位块配合,进而限制限位块的转动角度。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外壳内部开设有与所述转动套筒、所述电机、所述二次管路及所述一次管路配合的固定槽。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固定槽使箱体外壳可以安装并固定转动套筒、电机、二次管路及一次管路。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转动套筒转动,从而改变二次管路及一次管路之间的连接关系,当某个二次系统覆盖空间内的空调刚启动时,需要快速升温或降温,通过电机带动转动套筒转动,使快速管路与二次管路及一次管路契合,此时一次管路与二次管路直接相连,一次管路内的介质直接进入二次管路形成整体大通路,快速改变二次管路内部介质温度,从而避免二次系统区域空调刚开机时改变温度速度较慢的弊端;
[0018]2、本技术在二次系统覆盖区域温度接近目标温度时,通过电机带动转动套筒转动,使分级管路与二次管路及一次管路契合,此时二次管路介质与一次管路内部介质被分割,形成相互独立循环的二次系统和一次系统,通过热交换进行缓慢的温度改变,从而使中央空调可以根据温差选择合适的变温方式,避免传统空调温差大时仍采用传统热交换,进而导致温度大量逸散的浪费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快速管路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根快速管路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分级管路剖视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根分级管路剖视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25]图中:1、箱体外壳;2、转动套筒;3、限位块;4、滑槽;5、快速管路;6、分级管路;7、二次管路;8、电机;9、一次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8]一种中央空调二次系统节能控制箱,如图1和图6所示,包括箱体外壳1,通过设置的箱体外壳1固定电机8并限制转动套筒2的转动空间,箱体外壳1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套筒2,通过转动套筒2带动快速管路5及分级管路6转动位置,转动套筒2内部设置有一对快速管路5,快速管路5与二次管路7及一次管路9契合,此时一次管路9与二次管路7直接相连,一次管路9内的介质直接进入二次管路7形成整体大通路,快速改变二次管路7内部介质温度,转动套筒2内部设置有一对分级管路6,分级管路6与二次管路7及一次管路9契合,此时二次管路7介质与一次管路9内部介质被分割,形成相互独立循环的二次系统和一次系统,箱体外壳1内部安装有电机8,需要快速升温或降温,通过电机8带动转动套筒2转动,电机8输出端与转动套筒2之间连接有转轴。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空调二次系统节能控制箱,包括箱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壳(1)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套筒(2),所述转动套筒(2)内部设置有一对快速管路(5),所述转动套筒(2)内部设置有一对分级管路(6),所述箱体外壳(1)内部安装有电机(8),所述电机(8)输出端与所述转动套筒(2)之间连接有转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二次系统节能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壳(1)内部设置有一对与所述转动套筒(2)配合的二次管路(7),所述箱体外壳(1)内部设置有一对与所述转动套筒(2)配合的一次管路(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二次系统节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陈文宪黄梦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吾冠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