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电容的充电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89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电容的充电控制电路,包括稳压器;第一分压电路,其一端与稳压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第二分压电路,其一端与稳压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充电电容,充电电容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输出端相连接;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第二分压电路的第一分压输出端相连接;MOS管的源极与第二分压电路的第二分压输出端相连接,MOS管的栅极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MOS管的漏极与充电电容相连接。该电路通过运算放大器作为反馈控制的核心,控制MOS管的工作状态,并采用可变的充电电流确保电路工作在稳压器的额定能力之内,又可实现快速的充电。又可实现快速的充电。又可实现快速的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电容的充电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电容的充电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充电电容需要确保在充电的过程中限制充电电流,不可超出前端电源的供电能力。因此充电电路需要关注“限流”设计,此外还希望能够实现快速充电的功能。如图1所示,通过连接在稳压器IC1和充电电容C1之间的第一电阻R1进行限流,随着充电进程,充电电容C1上的电压逐渐抬升,稳压器IC1的输出Vout和充电电容C1的电压Vsc的压降逐渐减小,由于第一电阻R1限流的作用,最终导致充电电流越来越小,若要使充电电容C1的电压充电升至稳压器IC1的输出电压Vout,则需要较长的充电时间。
[0003]为此,对图1中所示的充电控制电路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电路如图2所示,将限流电阻R2调整至稳压器IC2的前端,即:在充电电容C1即将充电至稳压器IC2的Vout电压时,依旧有较大的充电电流,因此该电路比图1中的电路在充电速度上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该电路中稳压器IC2的Vin和Vout相差较大,因此稳压器IC2上的损耗就会非常大。由此还需要进一步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容的充电控制电路,包括稳压器(IC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分压电路(1),其一端与所述稳压器(IC3)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第二分压电路(2),其一端与所述稳压器(IC3)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充电电容(C1),充电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N1),包括同相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

),所述运算放大器(N1)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一分压电路(1)的分压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N1)的反向输入端(

)与第二分压电路(1)的第一分压输出端相连接;以及MOS管(M1),所述MOS管(M1)的源极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2)的第二分压输出端相连接,所述MOS管(M1)的栅极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MOS管(M1)的漏极与所述充电电容(C1)的一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容的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1)和第二分压电路(2)均至少由两个电阻相串联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容的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1)包括相串联的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稳压器(IC3)的输出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之间作为第一分压电路(1)的分压输出端,用来与所述运算放大器(N1)的同相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