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献伟专利>正文

一种羊羔喂养自动补料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89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羊羔喂养自动补料槽,包括支架,在支架的底部设置有食槽,在支架的上部设置有补料仓,所述补料仓的底部设置有朝向食槽中心的补料口,其下部设置有向补料口倾斜的导板,所述补料口处对应设置有两夹送辊,夹送辊上设置有夹送齿,所述夹送齿错位设置,两夹送辊的转轴端部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其中一个夹送辊的转轴与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设置了双食槽结构和双补料结构,使羔羊能够从两侧进行进食,且当任意食槽需要补料时,均能够对应的定量和定时补料,且补料均匀,无须人为再次参与,为羔羊喂养提供便利的工具,给人们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养殖效率。了养殖效率。了养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羊羔喂养自动补料槽


[0001]本技术属于畜牧养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羊羔喂养自动补料槽。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化养羊场为了更好地利用母羊的繁育性能,对哺乳期10

15天的羔羊开始诱食补料,以达到早期断奶的目的。然而,羔羊的补充料有别于母羊饲料,采食也不宜与母羊同槽,羔羊补料槽一般都有限位栅栏,栅栏的间隙使得羔羊头部能够进入槽中而母羊不能进入,从而限制了母羊抢食现象,保障了羔羊的正常补料。以前,普通的栅栏结构使得羔羊头部能够通过的同时,羔羊身体也能进入料槽,出现羔羊卧在补料槽中吃喝拉撒睡现象,料槽易被羔羊的粪尿污染。另外,当母子同栏时,母羊或羔羊喜欢攀爬,拱翻没有固定的补料槽,导致饲料浪费。
[0003]现有的食槽结构由于结构上的缺陷,在使用时,只能人工添加,且食槽较长,需要人工添加后在进行摊铺,使用不便,无法定时定量的进行补料,人工参与度高,为人们带来了不便,基于此,研究一种羊羔喂养自动补料槽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羊羔喂养自动补料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中存在的食槽补料困难,容易被污染和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羊羔喂养自动补料槽,包括支架,在支架的底部设置有食槽,在支架的上部设置有补料仓,所述补料仓的底部设置有朝向食槽中心的补料口,其下部设置有向补料口倾斜的导板,所述补料口处对应设置有两夹送辊,夹送辊上设置有夹送齿,所述夹送齿错位设置,两夹送辊的转轴端部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其中一个夹送辊的转轴与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补料口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分料口,从而在补料仓的底部形成多个补料点位。
[0007]进一步的,所述食槽和补料仓对应设置有两组,两组食槽并列设置,两个补料仓并列设置,在补料仓的两侧设置有电机,两电机分别单独与对应的夹送辊传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侧梁、支腿、上横梁、中横梁和下横梁,所述侧梁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横梁、中横梁和下横梁,其中所述补料仓设置在上横梁上,食槽设置在下横梁上,中横梁与下横梁之间形成喂养空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侧梁的底部中心处沿横向设置有托板,所述食槽设置有两个,其两侧设置有耳板,两耳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托板和下横梁上。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针对现有的食槽喂养结构容易被污染、结构稳定性差和补料困难的问题,本技术对支架结构进行设计,在支架的底部设置了向外侧倾斜扩展的支腿,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框架式的支架为羔羊提供了喂养空间,小的羔羊能够进入,大的羔羊无法进入,合理喂养。
[0011]在补料方便,本技术在支架的上部设置了补料仓,补料仓内能够内能够暂存饲料,当需要进行补料时,能够通过定时启动电机或者人工启动电机,电机驱动对应的夹送辊转动,将聚集在夹送辊上部的物料向下运输至食槽内,且整体加料较为均匀,无须人工在进行均料,使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便利。
[0012]在食槽固定方便,本技术设置了双食槽结构,两个食槽的两侧分别固定在支架的下横梁和托板上,并通过螺栓固定,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在托板和中横梁之间布置了加强杆,加强杆能增强整体强度,且可在加强杆上布置灯源。
[0013]由此,本技术结构新颖,设置了双食槽结构和双补料结构,使羔羊能够从两侧进行进食,且当任意食槽需要补料时,均能够对应的定量和定时补料,且补料均匀,无须人为再次参与,为羔羊喂养提供便利的工具,给人们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养殖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加强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夹送辊的动力驱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的标号为:1为支架,11为侧梁,12为支腿,13为上横梁,14为中横梁,15为下横梁,16为托板,17为灯源;2为食槽,3为补料仓,4为导板,5为夹送辊,51为夹送齿,52为转轴,53为动力轮,54为驱动齿轮,6为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羊羔喂养自动补料槽,主要用于对羔羊进行喂养,针对现有结构中羔羊争食严重,体型较大的羊羔排挤较小的羔羊,且补料困难,给羔羊喂养带来了不便,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羊羔喂养自动补料槽。
[0022]如图1

2中展示,一种羊羔喂养自动补料槽,包括支架1,在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食槽2,在支架1的上部设置有补料仓3,所述补料仓3的底部设置有朝向食槽中心的补料口,其下部设置有向补料口倾斜的导板4,通过导板4能使物料聚集在补料口处,当需要进行补料时,能快速进行补料。
[0023]补料口处对应设置有两夹送辊5,夹送辊5上设置有夹送齿51,夹送齿51错位设置,两夹送辊51的转轴端部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54,其中一个驱动齿轮54的转轴与电机6的转轴传动连接。
[0024]在具体实施时,在夹送辊5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52,其中同一侧的转轴52上设置有驱动齿轮54,两个驱动齿轮54能够建立传动关系,另一侧的转轴52上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1上,且一个转轴52凸出并设置有动力轮53,该动力轮53与电机6传动连接
[0025]进一步实施时,补料口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分料口,从而在补料仓的底部形成多个补料点位,由于羊羔在进食时每个羊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为了避免羊争食沿着,在补料时形成多个基本独立的料堆,能够引导羔羊分散进食,本实施例结构方便羔羊采
食,避免母羊争食,减少饲料浪费,保证羊羔能够食用新的饲料,干净卫生,提高羔羊成活率,经久耐用。
[0026]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对设置了两组食槽和补料仓。
[0027]如图3和图5中展示,食槽2和补料仓3对应设置有两组,两组食槽2并列设置,两个补料仓3并列设置,并可在两者之间建立固定连接关系,如螺栓固定,在补料仓的两侧设置有电机6,两电机6分别单独与对应的夹送辊5传动连接。
[0028]即在支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电机6,电机分别控制一组补料仓进行补料,具体的结构中补料仓的下部为锥形结构,以便于进行导流,且两补料仓之间形成电机的安装空间,将电机布置在其中,以减少设备占地空间。
[0029]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对支架的结构进一步说明。
[0030]如图2和4中展示,支架1包括侧梁11、支腿12、上横梁13、中横梁14和下横梁15,侧梁11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横梁13、中横梁14和下横梁15,其中补料仓3设置在上横梁13上,食槽2设置在下横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羔喂养自动补料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在支架的底部设置有食槽,在支架的上部设置有补料仓,所述补料仓的底部设置有朝向食槽中心的补料口,其下部设置有向补料口倾斜的导板,所述补料口处对应设置有两夹送辊,夹送辊上设置有夹送齿,所述夹送齿错位设置,两夹送辊的转轴端部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其中一个夹送辊的转轴与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羔喂养自动补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口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分料口,从而在补料仓的底部形成多个补料点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羔喂养自动补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槽和补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献伟李欣王威胡业勇黄飞翔张家庆陈永胜张环宇
申请(专利权)人:王献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