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88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洪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袋,包括第一形状保持架,所述第一形状保持架和第二形状保持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连接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第一形状保持架和第二形状保持架,两个形状保持架可以在防洪袋内部的吸水块吸水膨胀后为防洪袋的外表面提供支撑,使其保持为相对规则的形状,这样多个防洪袋在堆积起来以后之间的缝隙就会很小,防止水渗透的能力更强,在两个形状保持架的四角设置连接环,当将多个防洪袋堆积在一起后,为了防止堆放不稳而发生倒塌的情况,可以通过绳索穿入到连接环的内部将多个防洪袋进行连接,加强各个防洪袋之间的联系,使整个堆积结构更稳定,抗冲击能力更强。抗冲击能力更强。抗冲击能力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袋


[0001]本技术涉及防洪袋
,特别是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袋。

技术介绍

[0002]膨胀防洪袋是一种储存方便,使用简单快捷的防水新产品,由具有透水性能较好的麻布或棉布材料,按不同用途做成不同规格形状的外层袋,内袋特制的吸水材料而构成,膨胀防洪袋,使用前体积小,重量轻,存放,运输方便。与传统的沙袋相比,在抢险防洪时大大减小时间和人力,另防洪抢险更有效率,该产品属环保产品,无毒,无害,无味,无污染。可自然降解,不用时,应把防洪袋放置室内干燥处备用,汛期或台风雨季可随时使用,防洪吸水,使用时,打开到包袋,就近将袋子浸入水中或直接在防洪待淋水,约3

5分钟,袋子可以膨胀80—100倍(约15kg),然后移至所需处进行防洪堵截,洪水退后,未吸水的防洪袋可放回室内干燥之处密封保管,已吸过水的防洪袋待自然风干,作废弃物处理,无毒,无害,无污染,现有的防洪袋拥有很多种,但大多数都只是样式上的变化,其防洪袋本身并没有太多功能上的改进,在现有的防洪袋使用时,由于防洪袋的外部仅仅有一层包装布来保持形状,在吸水后容易发生垮塌走形的现象,使防洪袋形状不规则,这就导致多个堆积起来的防洪袋之间不能紧密的贴近,导致存在漏洞,且现有的防洪袋使用时,相邻的之间没有联系,不够牢固。
[0003]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袋,能完美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袋。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袋,包括第一形状保持架,所述第一形状保持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形状保持架,所述第一形状保持架和第二形状保持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连接环,所述第一形状保持架和第二形状保持架之间设置有一个防洪袋,所述防洪袋的内部设置有吸水块。
[0006]可选的,所述第一形状保持架为一个口字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一形状保持架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转动孔。
[0007]可选的,所述第二形状保持架为一个口字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二形状保持架的外侧长度和宽度与第一形状保持架内侧的长度和宽度相适配,所述第二形状保持架的外侧卡接于第一形状保持架内侧。
[0008]可选的,所述第二形状保持架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外表面直径与转动孔的内表面相适配,所述转动块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于转动孔的内表面。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形状保持架和第二形状保持架的四角分别开设有一个连接孔。
[0010]可选的,所述连接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直径与连接孔的内表面直径相适配,所述连接柱外表面转动连接于连接孔的内表面。
[0011]可选的,所述防洪袋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形状保持架和第二形状保持架
的两侧,所述防洪袋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拉链,所述防洪袋的材质为尼龙材质。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1、现有的防洪袋使用时,由于防洪袋的外部仅仅有一层包装布来保持形状,在吸水后容易发生垮塌走形的现象,使防洪袋形状不规则,这就导致多个堆积起来的防洪袋之间不能紧密的贴近,导致存在漏洞,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形状保持架和第二形状保持架,两个形状保持架可以在防洪袋内部的吸水块吸水膨胀后为防洪袋的外表面提供支撑,使其保持为相对规则的形状,这样多个防洪袋在堆积起来以后之间的缝隙就会很小,防止水渗透的能力更强。
[0014]2、现有的防洪袋使用时,相邻的之间没有联系,不够牢固,本技术通过在两个形状保持架的四角设置连接环,当将多个防洪袋堆积在一起后,为了防止堆放不稳而发生倒塌的情况,可以通过绳索穿入到连接环的内部将多个防洪袋进行连接,加强各个防洪袋之间的联系,使整个堆积结构更稳定,抗冲击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第一形状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第二形状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第一形状保持架,101

转动孔,2

第二形状保持架,201

转动块,202

连接孔,3

连接环,301

连接柱,4

防洪袋,5

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1]如图1

4所示,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袋,它包括第一形状保持架1,第一形状保持架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形状保持架2,第一形状保持架1和第二形状保持架2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连接环3,第一形状保持架1和第二形状保持架2之间设置有一个防洪袋4,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形状保持架1和第二形状保持架2,两个形状保持架可以在防洪袋4内部的吸水块吸水膨胀后为防洪袋4的外表面提供支撑,使其保持为相对规则的形状,这样多个防洪袋4在堆积起来以后之间的缝隙就会很小,防止水渗透的能力更强,防洪袋4的内部设置有吸水块。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形状保持架1为一个口字型框架结构,第一形状保持架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转动孔101。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形状保持架2为一个口字型框架结构,第二形状保持架2的外侧长度和宽度与第一形状保持架1内侧的长度和宽度相适配,第二形状保持架2的外侧卡接于第一形状保持架1内侧。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形状保持架2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转动块201,转动块201的外表面直径与转动孔101的内表面相适配,转动块20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于转动孔101的内表面。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形状保持架1和第二形状保持架2的四角分别开设有一个连接孔202。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连接环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柱301,连接柱301的外表面直径与连接孔202的内表面直径相适配,连接柱301外表面转动连接于连接孔202的内表面,本技术通过在两个形状保持架的四角设置连接环3,当将多个防洪袋4堆积在一起后,为了防止堆放不稳而发生倒塌的情况,可以通过绳索穿入到连接环3的内部将多个防洪袋4进行连接,加强各个防洪袋4之间的联系,使整个堆积结构更稳定,抗冲击能力更强。
[002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防洪袋4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形状保持架1和第二形状保持架2的两侧,防洪袋4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拉链5,防洪袋4的材质为尼龙材质,尼龙材质的防洪袋4的强度更高,可以防止被扯烂或者被利物割破。
[0028]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形状保持架(1),所述第一形状保持架(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形状保持架(2),所述第一形状保持架(1)和第二形状保持架(2)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连接环(3),所述第一形状保持架(1)和第二形状保持架(2)之间设置有一个防洪袋(4),所述防洪袋(4)的内部设置有吸水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状保持架(1)为一个口字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一形状保持架(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转动孔(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形状保持架(2)为一个口字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二形状保持架(2)的外侧长度和宽度与第一形状保持架(1)内侧的长度和宽度相适配,所述第二形状保持架(2)的外侧卡接于第一形状保持架(1)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形状保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占泽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众正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