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前后跨T梁突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前后跨T梁突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互通区匝道桥,设计往往曲线半径较小,转弯角度较大,且存在前后跨T梁数量突变的情况,往往在会车道出现前后两跨T梁数量相差一片,加上前后两跨盖梁大小不一,整体表现为一个梯形,而在T梁架设时,受力点落在为架桥机前后4个横移轮上,若一处在提梁时出现悬空,必然会出现倾覆,且为将边梁顺利架设到支座上,直接横移提升小车,钢丝绳会被主梁阻挡,无法到达指定位置,传统做法采用手拉葫芦,对T梁进行平移,通过牵引力将T梁强拉至指定位置,该办法会将钢丝绳拉成一个折线,费时费力,且风险较高,容易出现钢丝绳断裂,T梁掉落的风险,这让常规架桥机架设T梁变的极具挑战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高效的T梁突变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防止前后跨T梁突变装置,包括支台、角梁和定位架,所述支台底部与角梁活动连接,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前后跨T梁突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台(1)、角梁(2)和定位架(3),所述支台(1)底部与角梁(2)活动连接,所述角梁(2)的一端与定位架(3)固定连接;所述支台(1)包括主支板(101)和搭板(102),所述主支板(101)的一侧与搭板(10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前后跨T梁突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台(1)还包括定位螺栓(103)和转动接板(104),所述搭板(10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103),所述主支板(101)的底部与转动接板(10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前后跨T梁突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梁(2)包括主支梁(201)、转动排板(202)和液压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增华,刘淋,周鹤圣,唐朝,冉发明,覃锰,焦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