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树脂模块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853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树脂模块墙体结构,包括模块墙体单元(1),若干块模块墙体单元拼接构成树脂模块墙体,每块模块墙体单元通过若干组拉杆组件(4)固定安装在建筑构件(3)上;每块模块墙体单元由若干块树脂模块(2)依次横向和竖向拼接构成,树脂模块上形成有连接凸块(21)或连接凹槽(22),连接凸块与连接凹槽适配插接,使相邻两块模块墙体单元通过树脂模块拼接组装。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墙体单元分块组装构成树脂模块墙体,以满足工厂高精度预制、方便运输、现场便捷安装的要求,能组装形成各种形式和尺寸的树脂模块墙体等树脂装饰造型。和尺寸的树脂模块墙体等树脂装饰造型。和尺寸的树脂模块墙体等树脂装饰造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装式树脂模块墙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脂装饰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树脂模块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越来越多建筑的装饰装潢都采用树脂材料做造型装饰,显得美观、大气。在此背景下,超高、超长、超大的立体造型树脂模块组合墙体应运而生。这种树脂墙体具有质量轻、颜色光泽、外观效果好、环保等优点,但是树脂墙体无法像传统砌体墙一样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导致其整体稳定性无法保证,尤其是在高度、长度、宽度等尺寸较大的情况下,树脂墙体的整体稳定性较差。同时,树脂墙体由大量树脂模块构成,需要采用人工逐块组装,人工成本高,组装精度差,操作难度大,施工工期长,众多不利因素极大的限制了树脂模块组合墙体的需求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树脂模块墙体结构,采用模块墙体单元分块组装构成树脂模块墙体,以满足工厂高精度预制、方便运输、现场便捷安装的要求,能组装形成各种形式和尺寸的树脂模块墙体等树脂装饰造型。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组装式树脂模块墙体结构,包括模块墙体单元,若干块模块墙体单元拼接构成树脂模块墙体,每块模块墙体单元通过若干组拉杆组件固定安装在建筑构件上;每块模块墙体单元由若干块树脂模块依次横向和竖向拼接构成,位于模块墙体单元顶部的多块树脂模块中,每块树脂模块的顶部形成有连接凸块,位于模块墙体单元底部的多块树脂模块中,每块树脂模块的底部形成有连接凹槽,连接凸块与连接凹槽适配插接,使上下相邻的两块模块墙体单元通过顶部和底部的树脂模块拼接组装;位于模块墙体单元一侧部的多块树脂模块中,每块树脂模块的拼接侧形成有连接凸块,位于模块墙体单元另一侧部的多块树脂模块中,每块树脂模块的拼接侧形成有连接凹槽,连接凸块与连接凹槽适配插接,使左右相邻的两块模块墙体单元通过拼接侧的树脂模块拼接组装。
[0006]所述的若干组拉杆组件分布在每块模块墙体单元边角处的树脂模块上。
[0007]所述的拉杆组件包括拉杆、连接头和卡接槽;连接头设置在拉杆的一端,卡接槽设置在树脂模块的背部,连接头能适配插入至卡接槽内,使拉杆的一端与树脂模块插接;拉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建筑构件上。
[0008]所述的卡接槽的一端形成柔性结构的下沉式凹型开口,连接头的一端形成有凸缘,凸缘的直径大于下沉式凹型开口的内侧端口径,使凸缘与下沉式凹型开口的内侧端抵接。
[0009]所述的下沉式凹型开口呈内侧端小、外侧端大的变径结构,连接头的主体部分呈一端直径小、另一端直径大的变径结构,且下沉式凹型开口的深度与连接头的主体部分的长度一致,使连接头的另一端能适配嵌入在下沉式凹型开口内;连接头的小直径端与凸缘
连接。
[0010]所述的拉杆的直径小于树脂模块的厚度。
[0011]所述的拉杆与连接头为一体式结构,卡接槽与树脂模块为一体式结构。
[0012]每相邻两块所述的树脂模块的拼接面上涂覆有粘结剂,使相邻两块树脂模块通过粘结剂粘结固定。
[00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模块墙体单元组装拼接构成树脂模块墙体,通过树脂模块的连接凸块和连接凹槽的咬合实现相邻两块模块墙体单元的拼接,并通过粘接剂加固,有效提高模块墙体单元的现场高效、便捷、可靠组装,无需施工机具,减少安装人员工作量,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0015]2、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模块墙体单元组装拼接构成树脂模块墙体,树脂模块可在工厂预制加工成模块墙体单元,采用计算机排版保证了模块墙体单元的加工精度,从而保证了现场组装拼接的便捷性、高效性和可靠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形式的树脂装饰结构的加工和安装工程中,适用性强,绿色环保,节约施工成本。
[0016]3、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拉杆组件连接模块墙体单元与建筑构件,利用变径结构的下沉式凹型开口和连接头、利用下沉式凹型开口与凸缘的相互抵接保证了拉杆组件与模块墙体单元的连接可靠性,保证了整个树脂模块墙体的结构稳定性;同时,采用柔性材质的下沉式凹型开口,能通过下沉式凹型开口的形变保证凸缘插入卡接槽,插接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组装式树脂模块墙体结构的主视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组装式树脂模块墙体结构的俯视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组装式树脂模块墙体结构中相邻树脂模块的拼接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组装式树脂模块墙体结构中拉杆组件的主视图;
[0021]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模块墙体单元,2树脂模块,21连接凸块,22连接凹槽,3建筑构件,4拉杆组件,41拉杆,42连接头,421凸缘,43卡接槽,431下沉式凹型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4,一种组装式树脂模块墙体结构,包括模块墙体单元1,若干块模块墙体单元1可采用横向、竖向斜向等方式拼接构成树脂模块墙体,每块模块墙体单元1通过若干组拉杆组件4固定安装在建筑构件3上;每块模块墙体单元1由若干块树脂模块2依次横向和竖向拼接构成,位于模块墙体单元1顶部的多块树脂模块2中,每块树脂模块2的顶部形成有连接凸块21,位于模块墙体单元1底部的多块树脂模块2中,每块树脂模块2的底部形成有连接凹槽22,连接凸块21与连接凹槽22适配插接,使上下相邻的两块模块墙体单元1通过顶部和底部的树脂模块2拼接组装;位于模块墙体单元1一侧部的多块树脂模块2中,每块树脂模块2的拼接侧形成有连接凸块21,位于模块墙体单元1另一侧部的多块树脂模块2中,每块树脂模块2的拼接侧形成有连接凹槽22,连接凸块21与连接凹槽22适配插接,
使左右相邻的两块模块墙体单元1通过拼接侧的树脂模块2拼接组装。模块墙体单元1可采用计算机排版、工厂预制的方式加工成型,加工精度高,采用横向、竖向、斜向等方式拼装,能满足各种形式和尺寸的树脂墙体立体造型装饰效果,也能满足其他形式的装饰装潢要求。同时,采用连接凸块21与连接凹槽22对模块墙体单元1进行组装拼接,拆装速度快、简单高效,无需施工机具,减少安装人员的工作量,运输也更为便捷。树脂模块2可采用中空树脂模块,质量轻,树脂模块2的形状、尺寸、数量、分布等参数可根据实际设计要求确定。
[0025]所述的若干组拉杆组件4分布在每块模块墙体单元1边角处的树脂模块2上。优选的,模块墙体单元1可采用矩形结构,每块模块墙体单元1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拉杆组件4,保证模块墙体单元1的安装稳定和受力均匀。
[0026]请参见附图4和附图5,所述的拉杆组件4包括拉杆41、连接头42和卡接槽43;连接头42设置在拉杆41的一端,卡接槽43设置在树脂模块2的背部(即面向建筑构件3的一面),连接头42能适配插入至卡接槽43内,使拉杆41的一端与树脂模块2插接;拉杆4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建筑构件3上。拉杆41通过连接头42与卡接槽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树脂模块墙体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模块墙体单元(1),若干块模块墙体单元(1)拼接构成树脂模块墙体,每块模块墙体单元(1)通过若干组拉杆组件(4)固定安装在建筑构件(3)上;每块模块墙体单元(1)由若干块树脂模块(2)依次横向和竖向拼接构成,位于模块墙体单元(1)顶部的多块树脂模块(2)中,每块树脂模块(2)的顶部形成有连接凸块(21),位于模块墙体单元(1)底部的多块树脂模块(2)中,每块树脂模块(2)的底部形成有连接凹槽(22),连接凸块(21)与连接凹槽(22)适配插接,使上下相邻的两块模块墙体单元(1)通过顶部和底部的树脂模块(2)拼接组装;位于模块墙体单元(1)一侧部的多块树脂模块(2)中,每块树脂模块(2)的拼接侧形成有连接凸块(21),位于模块墙体单元(1)另一侧部的多块树脂模块(2)中,每块树脂模块(2)的拼接侧形成有连接凹槽(22),连接凸块(21)与连接凹槽(22)适配插接,使左右相邻的两块模块墙体单元(1)通过拼接侧的树脂模块(2)拼接组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树脂模块墙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若干组拉杆组件(4)分布在每块模块墙体单元(1)边角处的树脂模块(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装式树脂模块墙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拉杆组件(4)包括拉杆(41)、连接头(42)和卡接槽(43);连接头(42)设置在拉杆(41)的一端,卡接槽(43)设置在树脂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荣珅陈新喜余少乐别军皓陈大权毛登文王碗邹坤吴国强任建钊蒋雪城牛百川孙天瑜田彪谢传亿韦有霖王正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