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蜂巢状吸能让压锚杆/锚索及其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4806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类蜂巢状吸能让压锚杆/锚索及其实现方法,它包括锚杆/锚索本体和紧固/锁紧装置,所述的锚杆/锚索本体,由两端的实心螺纹圆柱杆体段/钢绞线段和中间的受力变形协调段组成;所述的中间受力变形协调段为类蜂巢状圆柱杆体,所述的类蜂巢状圆柱指的是从柱体表面和柱体断面看,都是互通的菱形网格体。当围岩产生离层或错动时,围岩对锚杆/锚索产生较大的拉应力或剪切力,菱形孔发生横向或径向塑性变形来储存一部分应变能,从而起到吸收能量的作用实现让压。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实现锚杆变形与围岩变形动态协调一致,而且能保持整体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而不至于在某些局部位置产生应力集中导致锚杆/锚索断裂。应力集中导致锚杆/锚索断裂。应力集中导致锚杆/锚索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类蜂巢状吸能让压锚杆/锚索及其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矿山安全领域,涉及属于巷道或隧道支护设备,尤其是吸能让压的锚杆或锚索,属于端锚支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煤矿规模以及大型化、高效化、自动化、智能化采矿设备的应用,东部大部分矿区(鸡西、开滦、枣庄、济宁、徐州、淮南等地)浅部煤炭资源接近枯竭,开采深度逐步向深部延伸。进入深部开采后,深部巷道受高地应力、强采动应力的影响,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频发。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冲击地压事故出现在回采巷道,回采巷道冲击地压防控已成为围岩控制的关键。冲击地压巷道防冲支护作为冲击地压防护的最后一道屏障,目前,多以锚杆(索)作为基本支护,与喷射混凝土、金属支架、支柱、注浆、充填、砌碹及卸压等联合使用,锚杆支护在整个支护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承载作用,是整个支护体系的基础。近年来,冲击地压巷道常采用高强螺纹钢锚杆作为基本支护,但由于其延伸率低、吸能能力有限以及与围岩协调变形能力差等问题,在动静载共同作用下杆体常出现拉伸、剪切破坏,进而造成锚固系统整体渐进失效。锚杆拉、剪破坏的本质为锚杆与围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蜂巢状吸能让压锚杆/锚索,它包括锚杆/锚索本体和紧固/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杆/锚索本体,由两端的实心螺纹圆柱杆体段/钢绞线段和中间的受力变形协调段组成;所述的中间受力变形协调段为类蜂巢状圆柱杆体,所述的类蜂巢状圆柱指的是从柱体表面和柱体断面看,都是互通的菱形网格体;所述的两端指的是锚杆锚固段和外露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蜂巢状吸能让压锚杆/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的受力变形协调段与两端的实心螺纹圆柱杆体段/钢绞线段通过焊接成一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蜂巢状吸能让压锚杆/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方式包括铝热焊和高强铝合金焊接,要求焊接强度满足支护要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蜂巢状吸能让压锚杆/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受力变形协调段与两端的实心螺纹圆柱杆体段通过铸造成一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类蜂巢状吸能让压锚杆/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造为蜡膜铸造法。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蜂巢状吸能让压锚杆/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类蜂巢状圆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任志伟宁建国杨尚黄万朋史新帅孙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