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立温度梯度的超重力再生装置及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二氧化碳捕集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建立温度梯度的超重力再生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超重力再生技术的原理是,对于需要对相间传递过程进行强化的多相过程和需要相内或拟均相内微观混合强化的混合与反应过程,利用离心力将物料高速甩出旋转床。在此过程中,巨大的剪切应力克服了表面张力,液体被填料分散、破碎形成极大的、不断更新的表面积。这样,在转子内部形成了极好的传质与反应条件。物料之间可以并流、逆流或错流。
[0003]而传统的二氧化碳捕集装置中采用气液并流模式,加热炉出口直接与超重力再生机的进口相连,进行再生并分离,未建立温度梯度。这会导致气体出口蒸汽量过大,冷凝器负荷较大。并且由再生装置流出的贫胺液浓度较大,对设备的腐蚀性增强。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立温度梯度的超重力再生装置及系统,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立温度梯度的超重力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气体出口(2),所述壳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贫胺液出口(12),所述壳体轴线方向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空心旋转轴(13),所述空心旋转轴(13)的顶部与所述气体出口(2)连通,所述空心旋转轴(13)的底部与实心旋转轴(11)固定连接,所述实心旋转轴(11)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壳体的外侧与电机连接,所述壳体外表面靠近所述气体出口(2)一端的两侧分别插入有富胺液输液管(1)、冷凝水输水管(3),所述富胺液输液管(1)与所述冷凝水输水管(3)两者的端部深入至所述空心旋转轴(13)内,所述富胺液输液管(1)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第二液体分布器(9),所述冷凝水输水管(3)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第一液体分布器(5),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上侧填料层(6)和下侧填料层(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温度梯度的超重力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葫芦形,中间内凹,所述空心旋转轴(13)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立温度梯度的超重力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旋转轴(13)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第一动密封(4)连接,所述实心旋转轴(11)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动密封(10),所述富胺液输液管(1)通过第二动密封(7)与所述空心旋转轴(1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立温度梯度的超重力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填料层(6)位于所述空心旋转轴(13)上端,所述下侧填料层(8)位于所述空心旋转轴(13)的下端,所述上侧填料层(6)与所述下侧填料层(8)以及所述空心旋转轴(13)三者连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立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学磊,谢湘平,李志,刘炳言,胡振华,王建春,阎成伟,房召祥,王青青,林洪健,冯展光,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威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