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4765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通过用户终端发送指令到系统平台,系统平台根据时分多时址控制方式,发送指令到通信总线;充电阵列模块通过通信总线读取到系统平台的指令,调节充电母线功率;机械手安装在可移动导轨上面,通过通信总线读取到系统平台的指令,移动到对应的车位;机械手上识别装置识别并确认待充车辆,通过射频发送装置发送指令给待充车辆上面的充电口,然后对车进行充电盖开启、充电、完成充电关闭充电盖、并根据指令到一下等待停车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解决了充电车辆较多时需要排队等待的问题,可以预约自动充电;达到用户省时、省力、少花钱的目的。力、少花钱的目的。力、少花钱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均为手动充电,在充电时需要等待且多为专用充电站充电,对于夜间波谷时段的优惠电价利用不足且充电车辆较多时需要排队等待;故设计了一种时分多址的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解决了无需人手操控,充电无需排队,可使用户充分利用夜间波谷时段优惠电价进行充电,且无需排队,达到用户省时、省力、少花钱的目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终端、系统平台、充电用外部电源、充电阵列模块、通信总线、可移动式轨道、机械手、识别系统、射频发送装置、停车库、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充电口、充电母线接口、充电母线;所述用户终端与系统平台物料连接;所述通信总线与系统平台、充电阵列模块、机械手物理连接;所述停车库前端地平面设有可移动式轨道,并且电动汽车设于停车库内;所述电动汽车设有电动汽车充电口;所述机械手与可移动式轨道下端滑动配合,并且设于可移动式轨道上端;所述识别系统、射频发送装置导线连接,并且设于机械手上端;所述充电母线与充电阵列模块、充电母线接口物理连接;所述充电用外部电源与充充电阵列模块物理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系统平台包括网络信号接收模块、服务器、通信总线收发模块;
[0006]所述无网络信号接收模块接到到用户终端的信号,通过服务器处理,处理完成后通过通信总线收发模块发送指令到通信总线上。
[0007]优选的,所述系统平台根据时分多时址的控制方式发送指令到通信总线,充电阵列模块通过通信总线读取到系统平台的指令然后实时充电母线。
[0008]优选的,所述时分多时址为同一时间控制多个机械手,可移动式充电装置移动到待充电电动汽车的停车位完成充电准备工作。
[0009]优选的,所述机械手设有多个,并且分别通过充电母线接口与充电母线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识别系统可为视觉识别系统、红外识别系统、激光识别系统。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的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该系统解决了充电车辆较多时需要排队等待的问题,解决用户可以更多的利用夜间波谷时段的优惠电价充电问题;该系统无需人工干预。该系统无需专用场地,可以安装在小区地下停车场或路边停车位或商业停车场等。该系统无需一个车位一个充电设备,通过时分多址技术可以是多车位组,显著的降低了充电设备的数量和成本并提高了充电设备的利用率;用户通过终端发送指令到系统平台;系统平台包括网络信号接收模块、服务器、通信总线收发模块;网络
信号接收模块接到到的信号,通过服务器系统处理,处理完成后通过通信总线收发模块发送指令到通信总线;系统平台根据时分多时址的设计理念和控制方式,发送指令到通信总线,充电阵列模块通过通信总线读取到系统平台的指令然后实时调节充电母线的总功率以达到高效能的目的,降低阵列充电模块的待机成本;机械手安装在可移动导轨上端,通过通信总线读取到系统平台的指令,机械手移动到各自相对应的车位;机械手通过充电母线接口联接到充电母线,机械手上面安装的识别装置,识别并确认待充车辆,然后射频发送装置发送指令给待充车辆上面的充电口,然后对车进行充电盖开启、充电、完成充电关闭充电盖、并根据指令到一下等待停车位。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1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15]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包括用户终1、系统平台2、充电用外部电源3、充电阵列模块4、通信总线5、可移动式轨道6、机械手7、识别系统8、射频发送装置9、停车库10、电动汽车11、电动汽车充电口12、充电母线接口13、充电母线14;
[0018]用户终端1与系统平台2物料连接;
[0019]系统平台2包括网络信号接收模块、服务器、通信总线收发模块;
[0020]网络信号接收模块接到到用户终端1的信号,通过服务器处理,处理完成后通过通信总线收发模块发送指令到通信总线5上;
[0021]通信总线5与系统平台2、充电阵列模块4、机械手7物理连接;
[0022]系统平台2根据时分多时址的设计理念和控制方式,发送指令到通信总线5,阵列充电模块4通过通信总线5读取到系统平台2的指令然后实时调节母线14的总功率以达到高效能的目的,降低阵列充电模块4的待机成本;
[0023]停车库10前端地平面设有可移动式轨道6,并且电动汽车11设于停车库10内;电动汽车11设有电动汽车充电口12,并且机械手7便于电动汽车11充电口12相配合;
[0024]机械手7与可移动式轨道6下端滑动配合,可自由滑动,便于滑动至对应停车库10;
[0025]系统平台2通过物理连接机械手7,可实现自由滑动,便于移动不同停车库10,对电动汽车11进行充电;
[0026]机械手7通过通信总线5读取到系统平台2的指令,然后移动到各自相对应的停车库10;
[0027]识别系统8、射频发送装置9导线连接,并且设于机械手7上端;
[0028]充电母线14与充电阵列模块4、充电母线接口13物理连接;
[0029]充电用外部电源3与充电阵列模块4物理连接;
[0030]机械手7分别通过充电母线接口13联接到充电母线14;机械手7上面安装的识别系统8识别并确认待充电动汽车11,然后射频发送装置9发送指令给待充电动汽车11上面的充电口12,然后对车进行充电盖开启、充电、完成充电,关闭充电盖、并根据指令到一下等待停车位。
[0031]优选的,系统平台2包括网络信号接收模块、服务器、通信总线收发模块;
[0032]无网络信号接收模块接到到用户终端1的信号,通过服务器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终端(1)、系统平台(2)、充电用外部电源(3)、充电阵列模块(4)、通信总线(5)、可移动式轨道(6)、机械手(7)、识别系统(8)、射频发送装置(9)、停车库(10)、电动汽车(11)、电动汽车充电口(12)、充电母线接口(13)、充电母线(14);所述用户终端(1)与系统平台(2)物料连接;所述通信总线(5)与系统平台(2)、充电阵列模块(4)、机械手(7)物理连接;所述停车库(10)前端地平面设有可移动式轨道(6),并且电动汽车(11)设于停车库(10)内;所述电动汽车(11)设有电动汽车充电口(12);所述机械手(7)与可移动式轨道(6)下端滑动配合,并且设于可移动式轨道(6)上端;所述识别系统(8)、射频发送装置(9)导线连接,并且设于机械手(7)上端;所述充电母线(14)与充电阵列模块(4)、充电母线接口(13)物理连接;所述充电用外部电源(3)与充充电阵列模块(4)物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学军刘稳定张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汇圣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