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64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拱桥和下拱桥,上拱桥和下拱桥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部,上拱桥与下拱桥通过连接部连接成梭形的桥体;路基上设置有与下拱桥相适配的弧形的凹槽,下拱桥放置在凹槽内,下拱桥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上拱桥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上拱桥和下拱桥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应用于中小跨径的河道、沟谷或繁华市区的十字路口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及应用,能够解决现有的钢结构应急桥使用寿命短;混凝土桥施工周期长、工序繁琐,结构复杂的问题。结构复杂的问题。结构复杂的问题。

A small and medium-sized span self balancing assembled reinforced concrete emergency bridge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应急桥
,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应急桥属于一种应急设备,属于抢险救灾时使用的一种应对当下紧急情况所采用的一种临时架设的桥梁,可临时代替被毁的桥梁,供抢险人员通过执行救灾任务用,为一种重要的救灾设备。现有的应急桥多为钢结构桥,通过构件之间的连接在现场组装或直接运输到现场作为临时的桥梁使用。钢结构桥的使用寿命比较短,只能作为临时的应急桥使用,不能永久使用。
[0003]并且现有的钢结构的应急桥只有简单的一个平面的桥身,通行量较差,无法应用在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的地区。
[0004]混凝土桥梁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使用寿命较长,但是混凝土桥梁的重量较重,不易运输。并且混凝土桥梁需要在现场浇筑桥台和桥桩作为支撑,施工周期比较长,并且施工工序比较繁琐,无法适用于应急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及应用,解决现有的钢结构应急桥使用寿命短;混凝土桥施工周期长、工序繁琐,结构复杂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拱桥和下拱桥,上拱桥和下拱桥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部,上拱桥与下拱桥通过连接部连接成梭形的桥体;路基上设置有与下拱桥相适配的弧形的凹槽,下拱桥放置在凹槽内,下拱桥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上拱桥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上拱桥和下拱桥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上拱桥包括若干个弧形的预制件,预制件之间通过榫卯结构拼装形成上拱桥,相邻的预制件之间设置有填缝或韧性节点;所述下拱桥包括若干个弧形的预制件,预制件之间通过榫卯结构拼装形成下拱桥,相邻的预制件之间设置有填缝或韧性节点。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之间的距离为6

9米。
[0009]优选的,所述填缝的内部填充有强度型号不低于预制件的细石混凝土。
[0010]优选的,所述下拱桥的上表面上铺设有垫板一和垫板二,垫板二位于垫板一的外侧,垫板一及垫板二与下拱桥两侧的道路连接,垫板一上设置有上行车道二和下行车道二,上行车道二和下行车道二之间设置有隔离带二,垫板二上设置有人行道二。
[0011]优选的,所述垫板二的外侧铺设有垫板三,垫板一、垫板二及垫板三与下拱桥两侧的道路平齐。
[0012]优选的,所述上拱桥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隔离带一,隔离带一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行车道一和下行车道一,上行车道一和下行车道一的外侧均设置有人行道一。
[0013]优选的,所述下拱桥的宽度大于上拱桥的宽度,下拱桥凸出上拱桥的两侧设置有与上拱桥两侧道路连接的右转车道。
[0014]优选的,所述上拱桥的两侧设置有护栏,上拱桥两侧的道路上设置有将上拱桥上的积水排出的排水沟。
[0015]上述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应用于中小跨径的河道、沟谷或繁华市区的十字路口处。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及应用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7]1、本专利技术包括弧形的上拱桥和下拱桥,上拱桥和下拱桥拼装成梭形的应急桥,上拱桥与下拱桥之间通过支撑柱连接,下拱桥放置在路基的弧形槽内,路基对下拱桥的支撑效果好,上拱桥能够有效的将荷载传递到路基,提高应急桥的稳定性。
[0018]2、下拱桥直接放置在路基的弧形槽内,有利于降低应急桥的高度,并且不需要设置桥台和桥桩,施工方便,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
[0019]3、上拱桥和下拱桥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拼接形成,并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有利于实现桥面构件的标准化和产业化,实现应急桥的快速安装,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
[0020]4、上拱桥和下拱桥为钢筋混凝土,使用寿命长,不仅能够作为应急桥使用,而且还可以作为永久性桥使用。
[0021]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及应用实施例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及应用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及应用实施例二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及应用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及应用实施例的下拱桥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上拱桥;2、下拱桥;3、支撑柱;4、连接部;5、垫板一;6、垫板二;7、填缝;8、护栏;9、排水沟;10、路基;11、隔离带一;12、上行车道一;13、下行车道一;14、人行道一;15、右转车道;16、隔离带二;17、上行车道二;18、下行车道二;19、人行道二;20、垫板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30]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
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31]实施例一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及应用实施例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及应用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拱桥1和下拱桥2,上拱桥1和下拱桥2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部4,上拱桥1与下拱桥2通过连接部4连接成梭形的桥体。上拱桥1和下拱桥2的连接部4可以通过现有的榫卯结构进行连接,便于上拱桥1与下拱桥2之间的连接。
[0033]下拱桥2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上拱桥1的支撑柱3,支撑柱3的两端分别与上拱桥1和下拱桥2连接。支撑柱3用于对上拱桥1进行支撑,从而将上拱桥1的荷载有效的传递到路基10。相对设置的上拱桥1和下拱桥2,并结合支撑柱3,形成一种自平衡的受力体系,有利于提高应急桥结构的稳定性。支撑柱3之间的距离为6

9米,使得支撑柱之间可以满足2个车道的设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拱桥和下拱桥,上拱桥和下拱桥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部,上拱桥与下拱桥通过连接部连接成梭形的桥体;路基上设置有与下拱桥相适配的弧形的凹槽,下拱桥放置在凹槽内,下拱桥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上拱桥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上拱桥和下拱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拱桥包括若干个弧形的预制件,预制件之间通过榫卯结构拼装形成上拱桥,相邻的预制件之间设置有填缝或韧性节点;所述下拱桥包括若干个弧形的预制件,预制件之间通过榫卯结构拼装形成下拱桥,相邻的预制件之间设置有填缝或韧性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之间的距离为6

9米。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缝的内部填充有强度型号不低于预制件的细石混凝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小型跨径自平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急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拱桥的上表面上铺设有垫板一和垫板二,垫板二位于垫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建清刘勤陈士通郭至博邹健韩浩张子卓周立明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