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系统、射频方法及美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4590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频系统,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至少两电极片;控制器,控制器与各电极片一一电性连接;以及电源,电源为电极片射频波提供电能;其中,电极片呈阵列布置并且相邻的电极片间近似于紧靠设置,以使得多个电极片射频波所形成的小辐射范围组成大辐射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射频方法及美容装置。通过多个电极片独立工作,在保证辐射范围的前提下,缓解了电场的边缘效应,使得辐射范围下组织上的温度更加均匀。组织上的温度更加均匀。组织上的温度更加均匀。

Radio frequency system, radio frequency method and beaut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频系统、射频方法及美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美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射频系统、射频方法及美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理疗美容领域中,射频对人体组织有较好的加热效果。射频医美装置通过射频波穿透皮肤并利用热效应使皮肤结构变化,从而达到改善皱纹、紧致肌肤等效果。具体地,射频电流作用于人体时,人体作为电流的导体,皮肤及皮下组织对电磁波有阻抗性,电磁波经过皮肤和皮下组织时,细胞内的水分子高速振动产生热量,由于细胞温度升高致使细胞遭到破坏,一方面引发胶原收缩、融合重塑,使真皮增厚、皮肤紧致有弹性;另一方面组织的热损伤会触发愈合应答反应,刺激胶原蛋白再生,从而增加容积使皮肤皱纹变浅、表面光滑。
[0003]但是,专利技术人在使用现有的射频医美装置时发现如下问题:由于“电场的边缘效应”使得射频治疗头的能量集中在电极边缘处(电场的边缘效应是指在电极板中部的电场比较均匀,电场线几乎是平行直线分布,而到了边缘处受电极形状的限制,电场线从极板间区域扩展到外部空间,电场线由平行线变为呈开口状分布,电场分布集中在极板边缘,这种现象总称为边缘效应)。尤其是会集中在边缘的角落处,这导致了在治疗时容易使皮肤组织受热不均匀,在电极边缘处的容易过高,而电极中心处对应的皮肤组织治疗程度不足,电极上单次可达到治疗效果的面积较小。
[0004]皮肤组织成为体表的一个保护性感觉器官,皮肤组织分布了较多的感觉神经,因而皮肤组织对温度敏感,射频波经过的皮肤组织温度达到40~60摄氏度后皮肤表面会产生较强痛感。而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在皮肤表面会产生较强痛感时,现有美容装置通过暂停,对皮肤表面进行降温,在降温后再继续进行治疗。而“电场的边缘效应”使得接触电极边缘处的皮肤组织将很快达到皮肤表面会产生较强痛感的温度,因而需要频繁的暂停现有美容装置进行降温,导致整个治疗过程漫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受热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射频系统。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射频系统,包括:
[0007]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至少两电极片;
[0008]控制器,控制器与各电极片一一电性连接;以及
[0009]电源,电源为电极片提供产生射频波的电能;
[0010]其中,电极片呈阵列布置并且相邻的电极片间临近设置,以使得多个电极片的射频波所形成的小辐射范围组成大辐射范围。
[0011]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多个电极片间紧靠设置相当于将大辐射范围被分割成多个独立的小辐射范围,将单个电极片的面积调整变小,电极片边缘处的高能部分和中心位置处的低能部分相距更近,这使得人体组织(以下简称为组织)接收高能部分和低能部
分的位置近,而由于距离短,热传导相对快,单个电极片对组织上的温度更为均匀。而由单个电极片对组织温度更均匀的小辐射范围组成的大辐射范围对组织整体温度也更均匀。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源包括与电极片数量相一致的电源子集,各电源子集与电极片一一对应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电极片的形状、额定功率相同。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极片的表面形状呈圆形。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极片的表面形状呈多边形并且电极片的任一内角的角度不小于90
°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极片的表面形状为矩形,在电极片的直角内角上设置倒角。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却组件,冷却组件用以降低电极片上的温度,冷却组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8]冷却组件至少包括喷嘴口及冷源,冷源将冷媒经由冷却通道传导至喷嘴口处,冷媒从喷嘴口朝向电极片喷洒,进而使得冷媒对电极片降温。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喷嘴口的数量对应电极片的数量,使得各喷嘴口与各电极片一一对应设置。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极组件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靠近设置在电极片周向,传感器用以感应电极片是否接触组织。
[0021]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射频方法,适用于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射频系统,电极组件包括传感器,射频方法包括:
[0022]根据传感器感应各电极片是否接触到组织,并向控制器发出检测信号,控制器根据检测信号控制未接触到组织的电极片替换工作状态;
[0023]控制器选择性地控制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电极片中的部分电极片替换工作状态。
[0024]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器独立控制各电极片,控制器便于独立控制部分处于射频工作状态下的电极片工作状态,使得射频系统上的多个电极片可分时工作,将电磁波发出的总能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以下,使组织产生的热量更为均匀,防止因温度过热而导致烫伤和减少不适感,同时,多个电极片分时工作可使与不同电极片接触的皮肤可独立进行加热或降温,方便整个射频系统可持续地进行工作,从而缩短治疗时间。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选择性地控制部分电极片替换工作状态包括:
[0026]控制器逐一控制电极片切换工作状态,使得电极片间交替工作。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控制部分电极片替换工作状态包括;
[0028]控制器控制部分处于射频工作状态下的电极片切换至停止状态。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控制部分电极片替换工作状态包括:
[0030]控制器控制处于部分处于高频工作状态下的电极片切换至低频工作状态。
[0031]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美容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射频系统;以及
[0032]手持壳体,射频系统收容在手持壳体内;
[0033]其中,手持壳体包括与皮肤组织相接触的接触面,电极片从接触面向外凸出,使得电极片先与皮肤组织接触。
[00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多个电极片置于手持壳体上作为治疗端的接触面上,使
得多个电极片降低电场边缘效应对治疗带来的劣势,并且,多个电极片形成的辐射范围面积更大,增大美容装置的治疗面积,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长,医师和治疗对象的体验感提高。
[00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极组件还包括基板,基板上点阵布置有定位导柱,电极片与定位导柱可拆卸连接设置,定位导柱的数量不少于电极片的数量;
[0036]控制器与定位导柱电性连接,电源为连接在定位导柱上的电极片提供电能。
[00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触面与各电极片间设有弹性单元,当电极片与皮肤组织接触时,弹性单元受力弹性变形;
[0038]电极组件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用以感应弹性单元的变形力;当传感器感应到弹性单元的变形力时,传感器发出信号以引导控制器控制相应的电极片替换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美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美容装置内射频系统的原理分布图;
[004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美容装置的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至少两电极片;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各所述电极片一一电性连接;以及电源,所述电源为所述电极片提供产生射频波的电能;其中,所述电极片呈阵列布置并且相邻的电极片间临近设置,以使得多个所述电极片的射频波所形成的小辐射范围组成大辐射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与所述电极片数量相一致的电源子集,各电源子集与所述电极片一一对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极片的形状、额定功率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的表面形状呈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的表面形状呈多边形并且所述电极片的任一内角的角度不小于90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的表面形状为矩形,在所述电极片的直角内角上设置倒角。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用以降低所述电极片上的温度,所述冷却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冷却组件至少包括喷嘴口及冷源,所述冷源将冷媒经由冷却通道传导至所述喷嘴口处,冷媒从所述喷嘴口朝向所述电极片喷洒,进而使得冷媒对所述电极片降温。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口的数量对应所述电极片的数量,使得各喷嘴口与各电极片一一对应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靠近设置在所述电极片周向,所述传感器用以感应所述电极片是否接触组织。10.一种射频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射频系统,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传感器,所述射频方法包括:根据所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昊李天民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威脉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