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聚醚醚酮层间增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3D打印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聚醚醚酮层间增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3D打印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增材制造技术(AM),又称3D打印技术,是一种基于智能化快速成型技术理念的新型制造技术。与传统的切削、组装的加工模式相比,它具有定制设计、高复杂度、按需制造和低成本等优点。基于聚合物丝材的3D打印技术,通常被称为熔融沉积成型(FDM),由于其具有应用材料广泛(可使用工业级热塑性塑料作为成型材料)、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的优势,是最常用的AM技术。
[0003]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半结晶型热塑性特种工程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半导体制造等高
同时,PEEK还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可部分替代金属和陶瓷植入物。上述优异性能使得聚醚醚酮3D打印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逐渐由初期的实验探索逐步进入应用发展阶段。然而与模压、注塑成型等加工方式相比,F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聚醚醚酮层间增强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单体聚合得到:层间增强单体、共轭基团单体、对苯二酚和4,4'
‑
二氟二苯甲酮;所述层间增强单体包括1,5
‑
二羟基萘、双酚A、双酚AF、联苯二酚和间苯二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共轭基团单体单体包括双酚芴、酚酞和1,6
‑
二羟基芘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3D打印聚醚醚酮层间增强材料的熔融指数为12~80g/10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聚醚醚酮层间增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增强单体、共轭基团单体和对苯二酚的总摩尔量与4,4'
‑
二氟二苯甲酮的摩尔比为1:(1.005~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打印聚醚醚酮层间增强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层间增强单体、共轭基团单体和对苯二酚的总摩尔量为100%计,所述层间增强单体的摩尔分数为10%~50%,所述共轭基团单体的摩尔分数为1%~20%。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3D打印聚醚醚酮层间增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层间增强单体、共轭基团单体、对苯二酚、4,4'
‑
二氟二苯甲酮、带水剂、有机溶剂和催化剂混合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得到所述聚3D打印聚醚醚酮层间增强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碱金属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博,杨洋,商赢双,李雪峰,徐勤飞,何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