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负压罐式无机膜过滤净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市政二次供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负压罐式无机膜过滤净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对生活用水水质要求越来越高,现有二次供水设备直接在城市自来水管网取水,由于城市管网的新旧不一,管网中不免会存积一些污物物质和细菌滋生。如果直接将管网中的水加压输送到用户处,水质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一些用户在自家采取对自来水龙头增加小型的过滤装置保障用水水质,但治标不治本且产生了额外的费用支出。部分用户设置了双路供水的方式使生活用水和饮用水独立分开以满足用水需求。独立制水独立分供,制水药耗电耗高,且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不能直接将水输送到用户处,多次增加多次投入进行再次加压输送造成水质污染和运行成本的增加。此外,目前二次供水的过滤模块常用有机膜,使用寿命一般为二到五年不等,到期后需要更换过滤有机膜,成本费用高,导致水质更难保障,造成资源浪费及环境不友好,维修更换占用的时间也长,期间无法进行制水供水,影响用水需求,造成了用水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负压罐式无机膜过滤净水设备,包括通过管路互相连接的臭氧加注模块、臭氧储存反应模块及臭氧回收复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加注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臭氧发生器(1013)、纳米气泡装置(1012)以及臭氧监测加注装置(1011);所述臭氧储存反应模块包括一个内部设有若干并联无机膜组(5)的无负压臭氧储存反应罐(4),所述无机膜组(5)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501)以及出水管(502);所述臭氧回收复用模块包括至少一座臭氧纳气回收装置(6),所述臭氧纳气回收装置(6)上设有臭氧检测装置(602);所述臭氧监测加注装置(1011)通过臭氧加注管路(101)与总进水口(1)的入口端相连,经过臭氧加注的水依次通过所述进水管(501)、无机膜组(5)、出水管(502)、汇总管(601)后进入所述臭氧纳气回收装置(6),所述臭氧纳气回收装置(6)的另一端与泵组(7)相连,所述泵组(7)的另一端与总出水口(702)相连;所述臭氧纳气回收装置(6)顶部设有臭氧回用管路(8),所述臭氧回用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徐建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