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辐射危害的安全型智能穿戴服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32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服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降低辐射危害的安全型智能穿戴服饰,包括内裤主体,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垫、防护壳、筒体、防护盖、扇叶杆和电机,所述内裤主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外侧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贯穿防护壳的侧壁。该降低辐射危害的安全型智能穿戴服饰,通过防护铅块与防护壳的共同作用下,进而实现了对下体器官高效防辐射的目的,从而解决了传统医用防辐射穿戴服饰主要通过铅衣,而针对男性医生对于生殖器官的辐射防护是十分重要的,而传统铅衣对于下体的保护主要通过围裙形式,对于下体的保护不够充分,进而导致下体反辐射效果不佳。进而导致下体反辐射效果不佳。进而导致下体反辐射效果不佳。

A safe intelligent wearable clothing to reduce radiation hazar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辐射危害的安全型智能穿戴服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服饰
,具体为一种降低辐射危害的安全型智能穿戴服饰。

技术介绍

[0002]CT成像原理是用X线束对人体检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处理,可检测人体受损伤程度,在一些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术中使用CT机,由于CT机具有辐射,医生在做手术的过程中需要穿戴铅衣来对辐射进行防护。
[0003]现有的防辐射穿戴服饰主要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其一、传统医用防辐射穿戴服饰主要通过铅衣,而针对男性医生对于生殖器官的辐射防护是十分重要的,而传统铅衣对于下体的保护主要通过围裙形式,对于下体的保护不够充分,进而导致下体反辐射效果不佳;其二、若采用全封闭式防护下体,使得封闭空间狭小,不通气,医生在长时间手术过程中,会出现大量出汗的情形,由于下体处于封闭空间内,汗液大量堆积,医生身体会产生极度不适,从而造成医生手术状态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辐射危害的安全型智能穿戴服饰,包括内裤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裤主体(1)右侧固定安装有防护装置(2),所述防护装置(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防辐射装置(3),所述防辐射装置(3)上设置有卡接装置(4),所述卡接装置(4)的右侧设置有操控装置(5),所述防辐射装置(3)的内部设置有检测装置(6),所述检测装置(6)贯穿防护装置(2)且伸入到防护装置(2)的内部;所述防护装置(2)包括防护垫(21)、防护壳(22)、筒体(23)、防护盖(24)、扇叶杆(25)和电机(26),所述内裤主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垫(21),所述防护垫(2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22),所述防护壳(22)的外侧设置有筒体(23),所述筒体(23)贯穿防护壳(22)的侧壁,所述筒体(2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盖(24),所述筒体(23)的轴向内侧通过分布均匀的矩形块固定连接有电机(26),所述电机(26)远离防护壳(22)的一侧传动连接有扇叶杆(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辐射危害的安全型智能穿戴服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装置(3)包括布料壳(31)、防护铅块(32)、第一滑动块(33)、把手块(34)和推动装置(35),所述防护壳(2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布料壳(31),所述布料壳(31)的内部设置有防护铅块(32),所述防护铅块(3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块(33),所述第一滑动块(33)与布料壳(31)为滑动连接,所述防护铅块(3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把手块(34),所述防护铅块(32)的下侧且在布料壳(31)的内部设置有推动装置(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辐射危害的安全型智能穿戴服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35)的结构包括推动块(351)和第一弹簧(352),所述防护铅块(32)的下侧且在布料壳(31)的内部设置有推动块(351),所述推动块(351)与布料壳(31)内部底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5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辐射危害的安全型智能穿戴服饰,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装置(4)包括凹槽块(41)、固定框(42)、卡接块(43)、第二弹簧(44)和控制装置(45),所述防护铅块(3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凹槽块(41),所述凹槽块(4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框(42),所述固定框(42)通过方形块与布料壳(31)内部的右侧壁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4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卡接块(43),所述卡接块(43)与固定框(4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林陈学军宋泮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卓越师资教育研究院惠州学院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山东尚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海口经济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