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池底板定位钻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底板定位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电池的制造过程中,一般都需要使用到大量的零部件,新能源电池底板则是需要使用的一种材料,但需要对新能源电池底板进行钻孔,方便后续使用,目前,大多数都是通过机器对新能源电池底板进行钻孔,但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机器都是对同一种规格的新能源电池底板进行钻孔,导致不同规格的新能源电池底板需要使用另一台机器进行钻孔,成本高,且两台机器占用的空间还大。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专利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能够对不同规格的新能源电池底板进行钻孔,成本低,且占用空间小的新能源电池底板定位钻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不同规格的新能源电池底板需要不同的机器进行钻孔,成本高,且占用空间还大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不同规格的新能源电池底板进行钻孔,成本低,且占用空间小的新能源电池底板定位钻孔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池底板定位钻孔装置,包括有底座(1)、钻孔机(2)、放置台(3)和蜗杆(31),底座(1)顶部中间转动式的连接有蜗杆(31),蜗杆(31)外顶部中间通过螺纹转动式的连接有用于新能源电池底板放置的放置台(3),放置台(3)前后两侧都左右对称开有孔,放置台(3)左右两侧也都前后对称开有孔,钻孔机(2)的数量为四个,钻孔机(2)用于对新能源电池底板进行钻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下压机构(4)和调节机构(5),底座(1)顶部安装有下压机构(4),下压机构(4)上安装有用于对钻孔机(2)位置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与四个钻孔机(2)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底板定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压机构(4)包括有双轴电机(41)、第一绕线轮(42)、拉绳(43)、导向柱(44)、连接板(45)、第一弹簧(46)和安装底板(47),底座(1)顶部中间固接有安装底板(47),安装底板(47)套在蜗杆(31)上,安装底板(47)顶部前后两侧都左右对称固接有导向柱(44),导向柱(44)上滑动式的套装有用于带动调节机构(5)向下移动的连接板(45),连接板(45)底部与安装底板(47)顶部之间连接有四根第一弹簧(46),第一弹簧(46)套在导向柱(44)上,四块连接板(45)内侧面与调节机构(5)连接,底座(1)顶部左侧中间安装有双轴电机(41),双轴电机(41)的输出轴端部固接有第一绕线轮(42),第一绕线轮(42)上绕有用于带动连接板(45)向下移动的拉绳(43),前后两侧拉绳(43)尾端分别与左方前后两侧连接板(45)底部左侧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底板定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5)包括有安装框(51)、导杆(52)、滑块(53)、丝杆(54)、转轮(56)和活动框(57),四块连接板(45)内侧面之间固接有安装框(51),安装框(51)顶部前后两侧都左右对称滑动式的连接有滑块(53),左侧两块滑块(53)之间与右侧两块滑块(53)之间固定穿接有导杆(52),左右两侧导杆(52)都滑动式的套装有用于带动钻孔机(2)移动的两个活动框(57),活动框(57)内侧周向与钻孔机(2)连接,左侧两个活动框(57)左侧上部之间与右侧两个活动框(57)右侧上部之间都通过螺纹转动式的穿接有丝杆(54),丝杆(54)前后两侧的螺纹相反,前侧两个活动框(57)前侧下部与后侧两个活动框(57)后侧下部也都通过螺纹转动式的穿接有丝杆(54),丝杆(54)左右两侧的螺纹相反,丝杆(54)端部贯穿安装框(51),丝杆(54)与安装框(51)滑动连接,下方丝杆(54)右端与上方丝杆(54)前侧都固接有转轮(5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底板定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带动蜗杆(31)正转的转动机构(6),转动机构(6)包括有锥齿轮(61)、转轴(62)、固定板(63)、柱齿轮(64)、固定架(65)、导柱(66)、齿条(67)、第二弹簧(68)、磁铁(69)、连接杆(610)、L型杆(611)、第三弹簧(612)、单向离合器(613)和活动块(614),安装底板(47)顶部右侧中间固接有固定板(63),固定板(63)上部转动式的穿接有转轴(62),转轴(62)左端安装有单向离合器(613),单向离合器(613)与蜗杆(31)上部都固接有锥齿轮(61),两个锥齿轮(61)相啮合,转轴(62)右侧沿周向固定套装有柱齿轮(64),底座(1)顶部右侧后部固接有固定架(65),固定架(65)内顶部中间与底座(1)顶部之间固接有导柱(66),导柱(66)上滑动式的套装有活动块(614),活动块(614)底部与底座(1)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68),第二弹簧(68)套在导柱(66)上,活动块(614)前端固接有用于带动柱齿轮(64)正反交替转动的齿条(67),齿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