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霉纺织抗菌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138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霉纺织抗菌面料,包括耐磨层、防霉层、透气层、抗菌层、纯棉基层和内衬层,所述耐磨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霉层、所述防霉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纯棉基层,所述纯棉基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衬层,所述耐磨层由聚酯纤维和无纺纤维交替编织而成,所述防霉层包括纳米纤维和涤纶。该防霉纺织抗菌面料,通过外层设置耐磨层,耐磨层采用聚酯纤维和无纺纤维组成,利用聚酯纤维自身良好的耐磨性能,能够保证面料外层的耐磨性,防霉层和抗菌层之间设置透气层,使面料防霉层和抗菌层之间能够进入空气,采用纳米材料和纤维,起到良好的抗菌防霉效果。果。果。

A mould proof textile antibacterial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霉纺织抗菌面料


[0001]本技术属于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霉纺织抗菌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在服装大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美等几个方面的特点。
[0003]纺织面料采用纺织机纺织而成,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纺织面料逐渐出现抗菌的效果,但是这种面料在遇水之后,如果长时间较为潮湿,容易出现发霉的情况,导致面料损坏。
[0004]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防霉纺织抗菌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旨在解决上述存在抗菌面料在遇水之后,如果长时间较为潮湿,容易出现发霉的情况,导致面料损坏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霉纺织抗菌面料,包括耐磨层、防霉层、透气层、抗菌层、纯棉基层和内衬层,所述耐磨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霉层、所述防霉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纯棉基层,所述纯棉基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衬层。
[0007]所述耐磨层由聚酯纤维和无纺纤维交替编织而成。
[0008]所述防霉层包括纳米纤维和涤纶,所述纳米纤维和涤纶均通过纳米甲壳素浸泡。
[0009]所述抗菌层包括竹纤维、活性炭和银离子,所述银离子和活性炭均竹纤维混合。
[0010]所述防霉层和抗菌层的厚度值相同。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霉纺织抗菌面料,通过外层设置耐磨层,耐磨层采用聚酯纤维和无纺纤维组成,利用聚酯纤维自身良好的耐磨性能,能够保证面料外层的耐磨性,防霉层和抗菌层之间设置透气层,使面料防霉层和抗菌层之间能够进入空气,采用纳米材料和纤维,起到良好的抗菌防霉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抗菌面料的分解图;
[0013]图2为本技术防霉层的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抗菌层的剖视图。
[0015]图中:1、耐磨层;2、防霉层;201、纳米纤维;202、涤纶;3、透气层;4、抗菌层;401、竹纤维;402、活性炭;403、银离子;5、纯棉基层;6、内衬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8]请参阅图1

3,一种防霉纺织抗菌面料,包括耐磨层1、防霉层2、透气层3、抗菌层4、纯棉基层5和内衬层6,耐磨层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霉层2、防霉层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透气层3,透气层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抗菌层4,抗菌层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纯棉基层5,纯棉基层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衬层6。
[0019]本技术中,耐磨层1由聚酯纤维和无纺纤维交替编织而成,保证面料的耐磨性能,防霉层2包括纳米纤维201和涤纶202,纳米纤维201和涤纶202均通过纳米甲壳素浸泡,纳米甲壳素具有良好的防霉效果,提高面料的防霉性能,抗菌层4包括竹纤维401、活性炭402和银离子403,银离子403和活性炭402均竹纤维401混合,抗菌层4采用竹纤维401、活性炭402和银离子403三大抗菌材料复合而成,具有良好的抗菌功效,防霉层2和抗菌层4的厚度值相同,保证面料的均匀性。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面料加工时,将聚酯纤维和无纺纤维编织成耐磨层1,在耐磨层1的下方设置通过纳米甲壳素浸泡而成的防霉层2,使纳米纤维201和涤纶202具有良好的防霉效果,防霉层2和抗菌层4之间设置透气层3,使面料防霉层2和抗菌层4之间能够进入空气,采用纳米材料和纤维,起到良好的抗菌防霉效果。
[002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霉纺织抗菌面料,包括耐磨层(1)、防霉层(2)、透气层(3)、抗菌层(4)、纯棉基层(5)和内衬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霉层(2)、所述防霉层(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透气层(3),所述透气层(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抗菌层(4),所述抗菌层(4)的底面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诗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唐创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