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易伦专利>正文

用于纺织加工的纺织品检测前除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384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于纺织加工的纺织品检测前除皱装置,涉及纺织品除皱领域,包括:支撑机架,所述支撑机架中间处后侧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支撑机架中间处顶部和左侧壁顶部安装有辅助辊,支撑机架左侧底部端面中安装有控制电机,控制电机顶部啮合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前后两端与控制杆左端啮合连接,控制杆一侧与轴套啮合连接有,支撑机架右端前后侧壁中转动连接有滚动轮;控制杆通过控制蜗杆带动设有传动蜗轮的轴套转动,从而通过轴套的转动控制加强柱的高度,以便能够根据纺织面料的厚度及时调整升降台的高度,以便能够更好的进行除皱工作,减少纺织面料的褶皱,解决了无法根据面料厚度提纵横间隙,装置适用性低,除皱效果不佳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Wrinkle removing device for textile processing before te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纺织加工的纺织品检测前除皱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除皱
,特别涉及用于纺织加工的纺织品检测前除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纺织面料是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一种产品,大部分的纺织面料都是直接通过机械加工制作出来的,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多道工序的加工,会使面料产生一些褶皱,因此面料在进行检测出厂前需要经过一道除皱工序,来进行除皱作业,确保检测合格。
[0003]然而,就目前现有的纺织品检测前的除皱装置而言,传统机械无法根据纺织面料的厚度调整机械的间隙,导致除皱的面料厚度受限,影响装置适用性,且通常采用上下两根圆辊对纺织面料进行加温熨烫并将纺织面料褶皱处撵平,对纺织面料的横向除皱效果较好,但是纺织面料上的纵向褶皱容易被挤压在一起,导致出现凸起,极易复工除褶,影响除褶效率的同时也影响到纺织面料能否通过检测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纺织加工的纺织品检测前除皱装置,其具有的控制电机通过驱动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和传动杆转动时,传动杆通过两端的传动锥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纺织加工的纺织品检测前除皱装置,包括:支撑机架(1),所述支撑机架(1)中间处后侧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2),支撑机架(1)中间处顶部和左侧壁顶部安装有辅助辊(3),支撑机架(1)左侧底部端面中安装有控制电机(4),控制电机(4)顶部啮合连接有传动杆(5),传动杆(5)前后两端与控制杆(6)左端啮合连接,控制杆(6)一侧与轴套(7)啮合连接有,支撑机架(1)右端前后侧壁中转动连接有滚动轮(12);升降台(8),所述升降台(8)对称滑动连接在支撑机架(1)顶部端面前后两侧,两个升降台(8)相反的侧壁上连接有连接气管(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纺织加工的纺织品检测前除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架(1)的顶部端面前后两侧呈矩形状排列开设有四个导向孔(104)和四个滑孔(101),支撑机架(1)右端前后两侧设置有支撑座(102),支撑座(102)的侧壁中转动连接有两个滚动轮(12),支撑机架(1)顶部端面左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的导向板(10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纺织加工的纺织品检测前除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的前端连接有驱动辊(201),驱动辊(201)前端通过皮带(14)与支撑座(102)中靠左侧的滚动轮(12)前端相连接,滚动轮(12)对称设置且前侧壁上均设置有传动齿轮(1201),两个滚动轮(12)的传动齿轮(1201)之间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1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纺织加工的纺织品检测前除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机(4)的顶部驱动轴上连接有驱动锥齿轮(401),驱动锥齿轮(401)啮合连接在传动杆(5)中间处的从动锥齿轮(502)底部,传动杆(5)通过前后两端的传动锥齿轮(501)与控制杆(6)左端的控制锥齿轮(601)啮合连接,控制杆(6)的杆体上设置有两个控制蜗杆(602),控制蜗杆(602)与轴套(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易伦
申请(专利权)人:吴易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