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源蒸发数据治理提升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351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源蒸发数据治理提升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蒸发量数据获取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构建双源数据集;根据所述双源数据集,构建所述双源数据集的完整率矩阵;在所述完整率矩阵的基础上,构建所述双源数据集的代表性相关矩阵;结合所述代表性相关矩阵构建蒸发换算系数矩阵,将所述双源数据集换算为单源数据集;基于所述单源数据集,判断数据是否缺失,若缺失,则构建修正系数矩阵进行数据插补,否则结束计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水面蒸发量折算系数,进而了一套完整且具有系列代表性及较高精度的长序列水面蒸发量数据,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以及实践应用价值。高的科学研究以及实践应用价值。高的科学研究以及实践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源蒸发数据治理提升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蒸发量数据获取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双源蒸发数据治理提升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水面蒸发量是反映蒸散发最直接的资料,目前获取水面蒸发量资料的基本途径是应用蒸发器观测,以获取近似于自然水体水面蒸发量资料。我国目前气象台站主要使用的是20cm口径小型蒸发器和E

601型蒸发器。其中小型蒸发器资料开始于1950年,且该资料连续性好,对我国的气候研究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由于它安装在距地面70cm的高度上,容积小,器壁裸露于空气中,不能代表该地的实际蒸发量,在2001年以后逐渐被替代。1980年以后,我国相继安装E

601型蒸发器,它的蒸发量更接近于湖泊、水库等中小水体的实际蒸发量,但安装年份不同,地区分布不平衡,资料序列长短相差较大,因此,大区域长序列水面蒸发量数据单纯使用E

201或E

601蒸发器会存在数据缺失严重问题,混合使用会出现数据口径不一致的问题。
[0003]因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如何得到完整且具有较高精度的长序列水面蒸发量数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源蒸发数据治理提升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源蒸发数据治理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如下:/>[0006]构建双源数据集;
[0007]根据所述双源数据集,构建所述双源数据集的完整率矩阵;
[0008]在所述完整率矩阵的基础上,构建所述双源数据集的代表性相关矩阵;
[0009]结合所述代表性相关矩阵构建蒸发换算系数矩阵,将所述双源数据集换算为单源数据集;
[0010]基于所述单源数据集,判断数据是否缺失,若缺失,则构建修正系数矩阵进行数据插补,否则结束计算。
[0011]可选的,构建所述双源数据集的方式为:根据站点蒸发皿测得的长序列蒸发数据,构建初始矩阵A1、B1;
[0012][0013]其中,a
t,i,j
为第t年第i天第j站点的E

601蒸发皿日测量值;b
t,i,j
为第t年第i天第
j站点的E

201蒸发皿日测量值。
[0014]可选的,所述完整率矩阵为:
[0015][0016]其中,c
t,j
为第t年第j站点大小蒸发皿同时测到的天数占该年的比例,为第t年第j站点大小蒸发皿同时测到的天数占该年的比例,k
t,i,j
为第t年第i天第j站点的E

201及E

601蒸发皿是否存在实测的判别值;y为一年的天数,闰年为366天,其余为365天。
[0017]可选的,所述代表性相关矩阵为:
[0018][0019]其中,d
1,j
=d
j
,d
j
为第j站点E

201及E

601蒸发皿蒸发量数据集的交集长度;t1为第j站点起始年份;t2为第j站点结束年份;W=1,表示该蒸发数据系列具有代表性;d
2,j
=t1,d
3,j
=t2。
[0020]可选的,利用换算系数构建所述蒸发换算系数矩阵,所述换算系数的公式为:
[0021][0022]其中,r
i,j
为第j站点第i天的蒸发换算系数多年日均值,a
t,i,j
为A1矩阵的E

601蒸发皿日测量值,b
t,i,j
为B1矩阵的E

201蒸发皿日测量值,d
1,j
、d
2,j
、d
3,j
为所述代表性相关矩阵的站点参数。
[0023]可选的,所述蒸发换算系数矩阵为:
[0024][0025]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双源蒸发数据治理提升系统,包括数据集构建模块、完整率矩阵构建模块、代表性相关矩阵构建模块、换算模块、数据插补模块;其中,
[0026]所述数据集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双源数据集;
[0027]所述完整率矩阵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双源数据集,构建所述双源数据集的完整率矩阵;
[0028]所述代表性相关矩阵,用于在所述完整率矩阵的基础上,构建所述双源数据集的代表性相关矩阵;
[0029]所述换算模块,用于结合所述代表性相关矩阵构建蒸发换算系数矩阵,将所述双源数据集换算为单源数据集;
[0030]所述数据插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单源数据集,判断数据是否缺失,若缺失,则构建修正系数矩阵进行数据插补,否则结束计算。
[0031]最后,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一种双源蒸发数据治理提升方法的步骤。
[0032]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双源蒸发数据治理提升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E

201或E

601蒸发器的长序列数据测量标准不统一,数据的非一致性显著,片段数据缺失及异常,本专利技术开发双源蒸发数据治理提升方法,将二者互为补充且提高蒸发数据质量,可以获得一套完整且具有较高精度的长序列水面蒸发量数据,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以及实践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双源蒸发数据治理提升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0038]步骤一、构建双源数据集;
[0039]根据站点E

201及E

601蒸发皿测得的长序列蒸发数据,构建初始矩阵A1、B1。
[0040][0041]其中,a
t,i,j
为第t年第i天第j站点的E

601蒸发皿日测量值;b
t,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源蒸发数据治理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如下:构建双源数据集;根据所述双源数据集,构建所述双源数据集的完整率矩阵;在所述完整率矩阵的基础上,构建所述双源数据集的代表性相关矩阵;结合所述代表性相关矩阵构建蒸发换算系数矩阵,将所述双源数据集换算为单源数据集;基于所述单源数据集,判断数据是否缺失,若缺失,则构建修正系数矩阵进行数据插补,否则结束计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源蒸发数据治理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所述双源数据集的方式为:根据站点蒸发皿测得的长序列蒸发数据,构建初始矩阵A1、B1;其中,a
t,i,j
为第t年第i天第j站点的第一蒸发皿日测量值;b
t,i,j
为第t年第i天第j站点的第二蒸发皿日测量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源蒸发数据治理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完整率矩阵为:其中,c
t,j
为第t年第j站点大小蒸发皿同时测到的天数占该年的比例,k
t,i,j
为第t年第i天第j站点的第二及第一蒸发皿是否存在实测的判别值;y为一年的天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源蒸发数据治理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代表性相关矩阵为:其中,d
1,j
=d
j
,d
j
为第j站点第二及第一蒸发皿蒸发量数据集的交集长度;t1为第j站点起始年份;t2为第j站点结束年份;W=1,表示蒸发数据系列具有代表性;d
2,j
=t1,d
3,j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武桑学锋张玮李子恒杨恒张思琦徐志郑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