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机校准设备及其校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35095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机校准设备,包括外壳和移动座;外壳的一端设置进气口;进气口内设置防漏气组件;纵向隔板一和纵向隔板二将外壳内腔分为腔体A、腔体B和腔体C;腔体A内设置呼吸模拟组件;腔体B内设置上侧腔体和下侧腔体;腔体C内设置U型管道;腔体C侧壁设置进气口;进气口通过U型管道与上侧腔体和下侧腔体连接;U型管道上设置单向阀一和单向阀二;呼吸模拟组件通过吸气管和呼气管与上侧腔体和下侧腔体连接;吸气管和呼气管上分别设置单向阀三和单向阀四;上侧腔体和下侧腔体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U型管道二与上侧腔体连接处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校准呼吸机的各参数。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校准呼吸机的各参数。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校准呼吸机的各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机校准设备及其校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呼吸机校准设备及其校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呼吸机是当前大型医院必备的抢救设备,广泛应用于各医院临床科室的急救和重症监护室中,主要功能是通过机械装置为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重病人提供呼吸支持,为治疗争取宝贵时间,是延长病人生命的重要工具。医用的各类重症呼吸机是医院抢救并维持病人生命的重要医疗仪器。目前的各类医用重症呼吸机在使用前都会对仪器的各项参数进行校准,在校准检测通过后仪器才会允许医生使用呼吸机的辅助通气功能,才能够接上专用的呼吸机管道实现对病人进行治疗或维持呼吸的通气功能。近年来,随着呼吸机数量的不断增加,在日常使用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所以确保呼吸机参数的准确、使用的安全和质量的可靠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呼吸机校准设备及其校准系统,用于校准呼吸机的各参数,使其能够与实际数值相符。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机校准设备,包括外壳和移动座;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机校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1)和移动座(102);所述的外壳(101)安装于所述的移动座(102)上;所述外壳(101)的一端设置进气口(103);所述的进气口(103)内设置有防漏气组件(104);所述的外壳(101)内设置有纵向隔板一(105)和纵向隔板二(106);所述纵向隔板一(105)和所述的纵向隔板二(106)将外壳内腔分为腔体A、腔体B和腔体C;所述腔体A内设置有呼吸模拟组件(107);所述的腔体B内设置横隔板将腔体B分隔为上侧腔体(111)和下侧腔体(112);所述的腔体C内设置有U型管道(108);所述的腔体C侧壁设置进气口(103);所述进气口通过连接管道(113)连接U型管道(108);所述U型管道在与连接管道(113)连接的两侧设置有单向阀一(114)和单向阀二(115);所述呼吸模拟组件(107)通过吸气管(109)与上侧腔体(111)的排气口连接,且通过呼气管(110)与下侧腔体(112)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吸气管(109)和所述的呼气管(110)上分别设置单向阀三(127)和单向阀四(128);所述的U型管道(108)的上端与上侧腔体(111)的进气口连接,下端与侧腔体(112)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的上侧腔体(111)和所述的下侧腔体(112)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6)、温湿度传感器(117)、氧气浓度传感器(118);所述的进气口(103)处设置有流量传感器(119);所述的U型管道(108)在单向阀二(115)和与下侧腔体(112)连接处的管体上设置漏气口(129);腔体C上设置排气窗口(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校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漏气组件(104)包括设置于进气口(103)内侧壁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密封气囊环(120);所述密封气囊环(120)通过充气组件充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机校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组件为设置于凹槽内侧的与密封气囊环(120)的进气口连接的进气通道(121);进气通道(121)内设置进气单向阀(125);呼吸机出气管的前端插接一送气套管(122);所述送气套管(122)的一侧设置排气侧口(123);所述排气侧口(123)利用呼吸机排出的气体给密封气囊环(120)充气;所述凹槽的一侧还设置有与密封气囊环(120)连通的排气通道(124);排气通道(124)连接排气口;排气口上设置排气阀门(12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校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模拟组件(107)包括容腔(1071)、弹性气囊体一(1072)、弹性气囊体二(1073)、模拟呼吸管道(1074)、弹性橡胶套(1075)、移动板(1076)和驱动组件;所述容腔(1071)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容腔(1071)一端通过密封板密封,容腔(1071)内部设置弹性气囊体一(1072)和弹性气囊体二(1073);所述模拟呼吸管道(1074)穿过所述的密封板,且与密封板密封连接;模拟呼吸管道(1074)的一端通过支管与弹性气囊体一(1072)和弹性气囊体二(1073)连接,另一端通过吸气管(109)与上侧腔体(111)的排气口连接,且通过呼气管(110)与下侧腔体(112)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容腔(1071)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弹性橡胶套(1075)的开口端;所述弹性橡胶套(1075)的闭口端固定在移动板(1076)上;所述的移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梅珏单易凡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