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输入储能电感隔离谐振软开关型三相PFC变换器
[0001]本申请涉及交直流变换器
,具体涉及一种无输入储能电感隔离谐振软开关型三相PFC变换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单体设备用电负荷的容量越来越大,大多是采用三相供电,比如电动汽车充电站等,假如没有PFC矫正功能就会对电网的电能质量产生很大破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电网的瘫痪。随着国家对电能质量法规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较大功率的AC/DC电源都必须采用PFC(功率因素校正)电路,包括升压型(Boost)和降压型(Buck)两种,为获得较为稳定和安全的输出电压,一般都需要的在PFC变换器后级均需要增加一级隔离型直流变换器,所以长期以来,对于三相交流输入的交直流变换电路,一般为PFC+DC/DC两级电路。由于两级电路的多次变换,导致开关损耗及导通损耗较多,效率下降严重。因此,国外有相关学者提出过单级的三相交直流变换器,如K.Wang等所提出的ZVSZCS变换器,某种程度实现了三相单级隔离软开关变换,同时为了解决变压器偏磁饱和等问题尝试了两种驱动方案和电路,但是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输入储能电感隔离谐振软开关型三相PF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开关型整流桥臂组、吸收缓冲单元、桥式谐振变换单元、变压器和次级整流输出单元;所述输入开关型整流桥臂组包括第一开关整流桥臂、第二开关整流桥臂和第三开关整流桥臂,每个开关整流桥臂均包括交流输入端口、正输出端口和负输出端口,所述交流输入端口、正输出端口和负输出端口之间设置有等效可控选择开关;所述吸收缓冲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四开关管和吸收缓冲电容;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源极分别与第一开关整流桥臂、第二开关整流桥臂和第三开关整流桥臂的正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吸收缓冲电容分别与第一开关整流桥臂、第二开关整流桥臂和第三开关整流桥臂的负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桥式谐振变换单元包括桥式逆变电路和第一串联谐振单元,所述桥式逆变电路为全桥式逆变电路或半桥式逆变电路,所述第一串联谐振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谐振电容和第一谐振电感,所述桥式逆变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吸收缓冲单元连接,输出端与第一谐振电容和变压器初级侧连接,所述变压器初级侧还与所述第一谐振电感连接;所述变压器次级侧与所述次级整流输出单元连接;所述次级整流输出单元包括整流电路和滤波电容,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侧连接,输出端与滤波电容连接,所述整流电路为倍压整流电路、全波整流电路或全桥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由全二极管组成、带有反并联二极管的开关管或具备整流功能的开关管中的其中一种组成,或者由开关管和二极管混合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输入储能电感隔离谐振软开关型三相PF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可控选择开关为二极管与高频开关管的串联组合或者两个高频开关管反向串联后再与二极管连接,所述等效可控选择开关根据交流整流导通的需要对高频开关管施加高频PWM驱动信号可以控制开通与关断从而实现有方向选择性的导通连接,即形成对交流正半波的高频脉冲式整流导通,或者交流负半波高频脉冲式整流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输入储能电感隔离谐振软开关型三相PF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可控选择开关由一个开关管和四个二极管组成,或者由两个开关管和两个二极管组成;当所述等效可控选择开关由一个开关管和四个二极管组成时,所述开关管的源极与第十一二极管和第十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开关管的漏极与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