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334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杆一,所述杆一远离杆体的一端设有钩头部,所述杆体的另一侧安装有可上下滑动杆二,所述杆二远离杆体的一端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可随杆二的上下滑动靠近或远离钩头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手持杆体将钩头部移动至卡入鼻腔内部的异物的后侧,例如当病人的头部正对医生时,鼻腔内异物的上方即为异物的后侧,再通过推动杆二将抵接部抵接至异物,进而通过钩头部与抵接部相配合对异物进行夹持、固定,将异物限定在钩头部与抵接部之间,确保异物在取出时异物不会刮伤鼻腔壁上的粘膜,便于医生快速、安全的取出异物。安全的取出异物。安全的取出异物。

A nasal foreign body extr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

技术介绍

[0002]鼻腔异物好发于儿童,儿童玩耍时自己或他人将异物塞入鼻孔内又难以自行取出,造成鼻腔异物。出现单侧鼻腔流脓,有臭味,以1

3岁的儿童多见,异物以豆类、瓜子、玻璃珠、纽扣、花生等圆形物质多见。此种圆形异物,稍有不慎,易掉入气管,引起窒息。
[0003]现有鼻腔异物取出装置大多是在装置上安装一个由金属丝围绕而成钩状部件,通过钩状部件伸入鼻腔内将卡入鼻腔内部的异物挖出,由于卡入鼻腔内部的异物大多是紧贴着鼻腔壁,因此在挖出异物的过程中异物容易刮伤鼻腔壁上的粘膜,进而导致鼻腔粘膜出血,甚至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杆一,所述杆一远离杆体的一端设有钩头部,所述钩头部的侧面呈弧形,所述杆体的另一侧安装有可上下滑动杆二,所述杆二远离杆体的一端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的侧面呈弧形,所述钩头部与抵接部的弧形开口相对设置,所述抵接部可随杆二的上下滑动靠近或远离钩头部。
[0007]作为优选,所述杆一包括第一连杆,所述杆体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连杆可拆卸安装在第一安装块。
[0008]作为优选,所述杆二包括第二连杆,所述杆体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连杆滑动安装在第二安装块内。
[0009]作为优选,所述杆体位于第二安装块一侧开设有上下方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第二连杆一端贯穿第二安装块并可拆卸连接在滑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与滑块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第二连杆外周,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滑块,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安装块。
[0010]作为优选,所述钩头部包括第一金属丝和第一保护套,所述第一保护套套设在第一金属丝外表面,通过所述第一金属丝围绕形成钩头部。
[0011]作为优选,所述抵接部包括第二金属丝和第二保护套,所述第二保护套套设在第二金属丝外表面,通过所述第二金属丝围绕形成抵接部。
[0012]作为优选,所述杆体的上端向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可安装探头,所述杆体上端扣接有透明的安装盖,所述安装盖可将安装槽封闭。
[0013]作为优选,所述杆体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一端贯穿杆体的下端面,所述通孔另一端连通至安装槽。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手持杆体将钩头部移动至卡入鼻腔内
部的异物的后侧,例如当病人的头部正对医生时,鼻腔内异物的上方即为异物的后侧,再通过推动杆二将抵接部抵接至异物,进而通过钩头部与抵接部相配合对异物进行夹持、固定,将异物限定在钩头部与抵接部之间,确保异物在取出时异物不会刮伤鼻腔壁上的粘膜,便于医生快速、安全的取出异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

A向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B视角方向的钩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中C视角方向的抵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杆体1、第一安装块11、第二安装块12、安装槽13、安装盖14、通孔15、滑槽16、杆一2、第一连杆21、钩头部22、第一金属丝221、第一保护套222、杆二3、第二连杆31、抵接部32、第二金属丝321、第二保护套322、滑块33、弹簧3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如图1~图4所示,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杆一2,具体为,所述杆一2包括第一连杆21,所述杆体1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11,所述第一连杆21可拆卸安装在第一安装块11。
[0023]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杆一2,可以在取出异物后,只需对杆一2进行更换,便可进行下次取异物操作,既满足了医用的卫生要求,又节约了使用成本。
[0024]如图1所示的方向为例,所述杆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可上下滑动杆二3,具体为,所述杆二3包括第二连杆31,所述杆体1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块12,所述第二连杆31滑动安装在第二安装块12内。
[0025]进一步,所述杆一2远离杆体1的一端设有钩头部22,所述钩头部22的侧面呈弧形,所述杆二3远离杆体1的一端设有抵接部32,所述抵接部32的侧面呈弧形,所述钩头部22与抵接部32的弧形开口相对设置,所述抵接部32可随杆二3的上下滑动靠近或远离钩头部22。
[0026]通过钩头部22与抵接部32的弧形开口相对设置能更好的夹持异物,避免异物在夹持的过程中滑出,进而将异物能更好的限定在钩头部22与抵接部32之内,便于医生取出。
[0027]进一步,所述杆体1位于第二安装块12一侧开设有上下方向的滑槽16,所述滑槽16内滑动安装有滑块33,所述第二连杆31一端贯穿第二安装块12并可拆卸连接在滑块33。
[0028]由于杆二3体积比较小,不便于医生直接通过推动杆二3控制抵接部32向上移动夹取异物,因此通过滑块33的设置,使得医生可以通过推动体积较大的滑块33控制杆二3上的抵接部32进行夹取异物操作,使得夹取异物更加可靠。
[0029]且所述杆二3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滑块33,当需要更换杆二3时,只需将杆二3
与滑块33相互拆离,便可将杆二3从第二安装块12内移出进行更换,既满足了医用的卫生要求,又可以节约使用成本。
[0030]在需要取出鼻腔内的异物时,医生可以手持杆体1将钩头部22移动至卡入鼻腔内部的异物的后侧,例如当病人的头部正对医生时,鼻腔内异物的上方即为异物的后侧,再通过推动杆二3将抵接部32抵接至异物,进而通过钩头部22与抵接部32相配合对异物进行夹持、固定,将异物限定在钩头部22与抵接部32之间,确保异物在取出时异物不会刮伤鼻腔壁上的粘膜,便于医生快速、安全的取出异物。
[0031]所述第二安装块12与滑块33之间设有弹簧34,所述弹簧34套设在第二连杆31外周,所述弹簧34一端连接在滑块33,所述弹簧34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安装块12。
[0032]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本技术可能需要从各种角度方向对异物进行取出操作,例如在对小孩子进行鼻腔异物取出时,由于小孩子个子比较小,需要小孩子仰着头,医生才能从上往下的将异物取出。因此在医生推动滑块33进行夹取异物前,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杆一(2),所述杆一(2)远离杆体(1)的一端设有钩头部(22),所述钩头部(22)的侧面呈弧形,所述杆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可上下滑动杆二(3),所述杆二(3)远离杆体(1)的一端设有抵接部(32),所述抵接部(32)的侧面呈弧形,所述钩头部(22)与抵接部(32)的弧形开口相对设置,所述抵接部(32)可随杆二(3)的上下滑动靠近或远离钩头部(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一(2)包括第一连杆(21),所述杆体(1)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11),所述第一连杆(21)可拆卸安装在第一安装块(11)。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二(3)包括第二连杆(31),所述杆体(1)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块(12),所述第二连杆(31)滑动安装在第二安装块(12)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位于第二安装块(12)一侧开设有上下方向的滑槽(16),所述滑槽(16)内滑动安装有滑块(33),所述第二连杆(31)一端贯穿第二安装块(12)并可拆卸连接在滑块(3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