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伤口窦道探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296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伤口窦道探测仪,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连接头、套管、内套管、控制模块、控制开关以及红外线探头,所述连接头的内部通过嵌入的方式连接有控制模块,且所述控制模块的一侧突出于所述连接头的表面,所述连接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探测杆的端部一侧,所述探测杆的端部另一侧通过螺纹连接红外线探头的一侧,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可实时检测患者窦道的宽度以及长度,以便医生更好的判断患者的病情,以便患者的康复。以便患者的康复。以便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伤口窦道探测仪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为智能伤口窦道探测仪。

技术介绍

[0002]窦道是指由深部组织内壁伴有感染的肉芽组织,外周被坚硬的纤维组织包裹,通向外表的只有一个外口,道形细而狭长或直或弯的病理性盲管,中医称“漏”。形成窦道的原因是由于先天性或特异性感染,手术后伤口感染,结核,脓肿穿破或切开后引流不畅,组织内形成异物,继发感染,使毒邪未尽,气血凝滞,经络阻隔所致。窦道的临床表现是窦道狭长,呈直形、弯形或分支状。有时通向深部脓腔,常有脓性分泌物从窦道口流出。窦道管壁与硬厚的纤维瘢痕组织,管腔内充满灰白水肿肉芽组织,外口呈硬性环状,被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堵塞,周围皮肤可发生糜烂。
[0003]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窦道伤口处理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0004]1.在进行窦道类伤口处理时,一般需要进行窦道深度的测量,以便医护人员更好的判断患者的病情,但是,市面上没有这类设备;
[0005]2.同时,因为没有探测窦道的设备,需要医生凭借自身的医疗经验进行患处的判断,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智能伤口窦道探测仪,解决了在进行窦道类伤口处理时,一般需要进行窦道深度的测量,以便医护人员更好的判断患者的病情,但是,市面上没有这类设备;同时,因为没有探测窦道的设备,需要医生凭借自身的医疗经验进行患处的判断,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智能伤口窦道探测仪,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连接头、套管、内套管、控制模块、控制开关以及红外线探头,所述连接头的内部通过嵌入的方式连接有控制模块,且所述控制模块的一侧突出于所述连接头的表面,所述连接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探测杆的端部一侧,所述探测杆的端部另一侧通过螺纹连接红外线探头的一侧。
[0010]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探头的一侧通过锡焊的方式连接数据传输线的一侧,所述数据传输线的另一侧插入至连接头的内部,且与所述控制模块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内部通过嵌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且所述控制开关的一侧突出于所述顶盖的表面。
[0012]优选的,所述探测杆的外壁一侧套接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为 PVC材质,且所述内套管的表面设有刻度尺。
[0013]优选的,所述内套管的外壁一侧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为玻璃材质。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智能伤口窦道探测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智能伤口窦道探测仪,通过内套管与红外线探头的相互结合,可实时检测患者窦道的宽度以及长度,以便医生更好的判断患者的病情,以便患者的康复,解决了市面上没有检测窦道深度的测量,以便医护人员更好的判断患者的病情的设备,以及需要医生凭借自身的医疗经验进行患处的判断,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大大的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
[0017](2)、该智能伤口窦道探测仪,通过红外线探头通过螺纹与探测杆连接,在插入窦道时,可固定红外线探头,避免产生晃动的现象,以保证检测出的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内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红外线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装置主体、2

连接头、3

套管、4

内套管、401

刻度尺、 5

控制模块、6

顶盖、7

控制开关、8

探测杆、9

数据传输线、10
‑ꢀ
红外线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智能伤口窦道探测仪,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连接头2、套管 3、内套管4、控制模块5、控制开关7以及红外线探头10,所述连接头2的内部通过嵌入的方式连接有控制模块5,且所述控制模块5 的一侧突出于所述连接头2的表面,所述连接头2的底部固定连接探测杆8的端部一侧,所述探测杆8的端部另一侧通过螺纹连接红外线探头10的一侧。
[0025]在本实施例中,红外线探头10通过螺纹与探测杆8连接,在插入窦道时,可固定红外线探头10,避免产生晃动的现象,以便探查窦道的深度以及宽度。
[0026]所述红外线探头10的一侧通过锡焊的方式连接数据传输线9的一侧,所述数据传输线9的另一侧插入至连接头2的内部,且与所述控制模块5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模块5的顶部安装有顶盖6,所述顶盖6的内部通过嵌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7,且所述控制开关 7的一侧突出于所述顶盖6的表面,所述探测杆8的外壁一侧套接有内套管4,所述内套管4为PVC材质,且所述内套管4的表面设有刻度尺401,所述内套管的外壁一侧套接有套管3,所述套管3为玻璃材质。
[0027]在本实施例中,红外线探头10检测到窦道的内部情况时,可通过数据传输线9将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5中,并通过控制模块5将数据传输给PC端,以便给医生提供窦道的实际情况,具体治疗,加快患者的恢复。
[0028]需要说明的是,该智能伤口窦道探测仪,使用时,首先将套管3 消毒后套入至内套管4上,之后将其插入窦道处,开启控制开关7,启用红外线探头10,当红外线探头10检测到窦道的内部情况时,可通过数据传输线9将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5中,并通过控制模块5将数据传输给PC端,以便给医生提供窦道的实际情况,具体治疗,加快患者的恢复,而通过内套管4的设置,可实时观察窦道的深度,检查结束时,可将外套管3取下,作为医疗垃圾处理,之后将内套管4 消毒清理以便下次使用,有效的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保证了患者的健康。
[0029]本技术的1

装置主体、2

连接头、3

套管、4

内套管、401
‑ꢀ
刻度尺、5

控制模块、6

顶盖、7

控制开关、8

探测杆、9

数据传输线、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伤口窦道探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连接头(2)、套管(3)、内套管(4)、控制模块(5)、控制开关(7)以及红外线探头(10),所述连接头(2)的内部通过嵌入的方式连接有控制模块(5),且所述控制模块(5)的一侧突出于所述连接头(2)的表面,所述连接头(2)的底部固定连接探测杆(8)的端部一侧,所述探测杆(8)的端部另一侧通过螺纹连接红外线探头(10)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伤口窦道探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探头(10)的一侧通过锡焊的方式连接数据传输线(9)的一侧,所述数据传输线(9)的另一侧插入至连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倩李川张彬禄建蓉蒋立丽陈欢孙艳郭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绵阳四零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