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通信网络系统和电网通信网络的通信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310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05
一种电网通信网络系统和电网通信网络的通信方法,其中,电网通信网络系统包括:电网沿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电网沿线网络设置在无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输电网沿线区域,电网沿线网络基于输电网沿线区域中的输电线进行数据传输,移动通信网络设置在有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区域,电网沿线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连接,可实现电网沿线通信的有移动通信网络的区域和无移动通信网络的输电网沿线区域的通信全覆盖。盖。盖。

Power g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power g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网通信网络系统和电网通信网络的通信方法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电网通信网络系统和电网通信网络的通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有些输电网大部分位于高山深谷,部分老旧变电站仍无公用网络覆盖,环境恶劣,通信网络建设成本高,难度大,网络覆盖盲点多,功能完善的电网智慧化管理平台存在较多盲区,目前只能依靠人工开展巡检工作。故障定位慢,巡检人员安全风险高,巡检工作效率低下,整个巡检过程存在较多问题。实现输电网全线智慧管理是这种类型电网的迫切需求,而如何实现输电网通信网络全覆盖成为实现输电网全线智慧管理一直亟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网通信网络系统和电网通信网络的通信方法,可实现在输电网沿线区域的通信网络全覆盖。
[0004]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网通信网络系统,包括:
[0005]电网沿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
[0006]所述电网沿线网络设置在无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输电网沿线区域,所述电网沿线网络基于所述输电网沿线区域中的输电线进行数据传输;
[0007]所述移动通信网络设置在有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区域;
[0008]所述电网沿线网络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连接。
[0009]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网通信网络的通信方法,包括:通过如上所述的电网通信网络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0010]从上述本申请各实施例可知,电网通信网络系统包括电网沿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其中,移动通信网络设置在有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区域,电网沿线网络设置在无移动通信网络的输电网沿线区域,电网沿线网络基于输电网沿线区域中的输电线进行数据传输,电网沿线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连接,全方面覆盖了有移动通信网络的区域和无移动通信网络的输电网沿线区域,提高了通信的通畅性,可实现输电网全线智慧管理,达到了输电网通信网络的全覆盖。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网通信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网通信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网通信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电网通信网络系统用于解决无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输电网沿线地区的网络通信,电网通信网络系统包括:
[0016]电网沿线网络10和移动通信网络20;
[0017]电网沿线网络10设置在无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输电网沿线区域,电网沿线网络10基于输电网沿线区域中的输电线进行数据传输,电网沿线网络10具体可以是能够通过输电线进行数据通信的网络,例如电力线通信(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网络/电力线载波通信(PLCC,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网络;
[0018]电网沿线网络10与移动通信网络20连接,可实现与移动通信网络20之间的数据传输。移动通信网络20设置在有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区域,基于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s)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移动通信网络20具体可以是5G网络。
[0019]进一步地,电网沿线网络10包括PLCC网络时,PLCC网络设置在无移动通信网络且输电网沿线无变电站的区域,PLCC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20连接。
[0020]电力线载波通信可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只要有电线就能进行数据传递。但是配电网变压器对电力线载波信号有阻隔作用,所以电力载波信号只能在一个配电变压器区域范围内传送,即电力线载波网络在没有变电站时可以持续建设。
[0021]待传输的数据的发射端若是在无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输电网沿线区域,则由设置在该区域的电网沿线网络10将数据传输给有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区域设置的移动通信网络20;
[0022]待传输的数据的发射端若是在有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第一区域,则由设置在该第一区域的移动通信网络20将数据传输给设置在无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输电网沿线区域的电网沿线网络10,再由电网沿线网络10将数据传输给有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第二区域设置的移动通信网络20,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间间隔有该无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输电网沿线区域,电网沿线网络10作为分别设置在该第一区域和该第二区域的移动通信网络20的中继网络,可实现数据传输的中转。
[0023]本实施例中,电网通信网络系统包括电网沿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其中,移动通信网络设置在有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区域,电网沿线网络设置在无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输电网沿线区域,电网沿线网络基于输电网沿线区域中的输电线进行数据传输,电网沿线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连接,全方面覆盖了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区域和无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输电网沿线区域,提高了通信的通畅性,可实现输电网全线智慧管理,达到了输电网通信网络的全覆盖。
[0024]进一步地,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网通信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电网通信网络系统中的电网沿线网络10包括:电力线通信网络11和智能超表面网
络12;
[0025]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11设置在无移动通信网络且输电网沿线有变电站的区域,智能超表面网络12设置在变电站内部,由该变电站的电源经调压模块调压后供电,该调压模块为具有调压功能的电路或元件构成,电路的具体结构和元件的具体型号不作限定,能够实现将该变电站的电源输出的供电电压调节为适用智能超表面网络12的供电范围即可,该调压模块的一端连接该变电站的电源,另一端连接智能超表面网络12的供电端。
[0026]智能超表面网络12连接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11,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11与移动通信网络20连接。
[0027]进一步地,该变电站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11,智能超表面网络12用于中继连接设置在该变电站的两侧的两个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11,智能超表面网络12用于接收设置在该变电站一侧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11传输的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给设置在该变电站另一侧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解决了变电站对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11传输数据的阻隔。
[0028]具体地,智能超表面网络12的亚表面是由大量元素或所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网通信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网沿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所述电网沿线网络设置在无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输电网沿线区域,所述电网沿线网络基于所述输电网沿线区域中的输电线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移动通信网络设置在有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区域;所述电网沿线网络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沿线网络包括: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所述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设置在无移动通信网络且输电网沿线无变电站的区域,所述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沿线网络包括: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和智能超表面网络;所述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设置在无移动通信网络且输电网沿线有变电站的区域,所述智能超表面网络设置在所述变电站内部,所述智能超表面网络连接所述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虹陈龙谭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