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造模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071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造模方式,第一步以体位倾斜为操作基础;第二步基于体视解剖显微镜下的髂动、静脉暴露;第三步基于体视解剖显微镜下的动静脉分离;第四步为髂动脉注射前准备;第五步为使用胰岛素针头注射肿瘤细胞;第六步为缝合伤口;第七步为术后温度管理。相比较JoVE公开的内髂动脉注射显微骨转移的效率和选择性建模,60%的即时成功率和20%的3天存活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造模方法单次给个体BALB/c

A new model of bone metastasis in breast can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造模方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骨肿瘤痛模型
,具体为一种新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造模方式。

技术介绍

[0002]乳腺癌转移是最终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几乎能转移到人体的任何部位,常见的几个转移位点是淋巴结、骨、肝、肺和脑。其中,骨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骨转移与预后不良有关,骨转移患者由于剧烈疼痛、行动不便、高钙血症、骨质溶解和骨折,以及脊髓压迫和骨髓发育不良而导致癌症晚期生活质量极差。
[0003]建立小鼠的乳腺癌模型是研究乳腺癌的常见方法,对于研究乳腺癌的病因、发生机制、寻找药物靶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深远意义。由于骨组织的特殊性,目前小鼠骨转移模型的建立主要有三种方式:尾静脉注射(肿瘤细胞)、左心房注射、髂动脉注射。但是尾静脉注射肿瘤细胞这种方法更易形成肺、肝转移灶,成功建立小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的几率不高;左心房注射对于小鼠造成的创伤太大,造模存活率较低,所以一般都采用髂动脉注射肿瘤细胞来建立小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对此,JoVE网站公开了内髂动脉注射显微骨转移的效率和选择性建模,揭示髂动脉作为被注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造模方式,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以体位倾斜为操作基础;第二步基于体视解剖显微镜下的髂动、静脉暴露;第三步基于体视解剖显微镜下的动静脉分离;第四步为髂动脉注射前准备;第五步为使用胰岛素针头注射肿瘤细胞;第六步为缝合伤口;第七步为术后温度管理;上述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造模的即时成功率达到100%,3天存活率达到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造模方式,其特征在于: 具体造模方法如下:S1、体位倾斜,将麻醉后的BALB/c

nu裸鼠四肢固定于调节装置面板上,对调节装置进行角度调节;S2、暴露髂动、静脉,位于BALB/c

nu裸鼠右下腹的第4和第5个乳头区域使用碘伏消毒,使用无菌剪刀在消毒区域的皮肤上剪开切口,切口长度处于1.0—1.2厘米,使用无菌手术布遮挡除切口以外BALB/c

nu裸鼠的部位;使用拉钩固定切口两侧,另取一把无菌剪刀剪切皮下筋膜;在体视解剖显微镜下使用竖直精密镊子突破血管和神经之间的结缔组织,髂动、静脉与结缔组织实现分离;S3、分离动静脉,使用弯曲精密镊子将4

0非吸收性外科缝线穿过髂动、静脉底部,在近心端处提起4

0非吸收性外科缝线,使得髂动、静脉间的空隙张力增大,使用竖直精密镊子平行于血管的方向轻柔地戳破空隙处的结缔组织,从而实现髂动、静脉的完全分离;髂动、静脉完全分离后,将4

0非吸收性外科缝线放下,非抽出操作,以便后续继续使用;S4、髂动脉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晓翔刘艺秋范凌玲徐锋徐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