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体能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304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体能训练装置,包括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两端均穿设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外端安装有支撑垫,所述内杆的内端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固定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安装有齿条,所述中空管内设有齿轮和棘轮机构,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棘轮机构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安装在中空管上,所述外圈与齿轮固定连接。其目的是:解决现有训练装置结构缺陷导致的操作过程过于繁琐,使用不便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体能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训练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体能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体能水平的高低与人体的形态学特征以及人体的机能特征有着密切的相关。
[0003]在体能训练中,引体向上是一种耐力项目,是衡量个体力量素质的重要标准,引体向上的动作过程十分简单,双手宽握横杆,两脚离地,两臂身体自然下垂伸直,两小腿伸直或交叉,然后在吸气同时,用背阔肌的收缩力屈臂引体向上,至下颚超过横杆或颈后贴近横杠止,稍停后,边吸气边用背阔肌的力量控制慢慢下降,直到复原就可以实现一个。
[0004]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款便携式引体向上训练设备,其整体呈杆状,包括外管和螺接于外管内的两根内管,内管外端设支撑垫,使用时,通过对外管的旋转,延长设备的整体长度,并以两端的支撑垫顶靠在两面相互对立的墙上,完成训练设备的固定。
[0005]为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外管反向旋转而造成的训练设备整体长度降低,从而使得训练设备下滑、掉落,在内管上于外管的两端设置锁紧机构,以锁紧机构对内管、外管进行锁定,以保障使用时的安全性。
[0006]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先根据两面墙体的距离,对训练设备的长度进行预设调节,使得其两端的支撑垫均能顶靠在墙体上,再对外管进行旋转,而在对外管旋转的过程中,需借助墙体对支撑垫的摩擦力,对内管进行固定,此种方式,使得对训练设备的整体程度的预设调节至关重要,过长则无法卡入两面墙体之间,过短则无法在对外管旋转过程中,对内管提供足够的摩擦力;而在调节完成后,还需对锁紧机构进行安装,整体操作过程过于繁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便携式体能训练装置,用来解决现有训练装置结构缺陷导致的操作过程过于繁琐,使用不便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便携式体能训练装置,包括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两端均穿设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外端安装有支撑垫,所述内杆的内端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固定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安装有齿条,所述中空管内设有齿轮和棘轮机构,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棘轮机构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安装在中空管上,所述外圈与齿轮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中空管上安装有活动卡设机构,所述活动卡设机构与内圈活动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活动卡设机构对内圈进行固定,完成内圈与中空管之间的安装,使得在对训练装置进行安装和使用时,限制内圈的转动;而在训练装置使用完成后,可松开对内圈的固定,此时,若把内杆向内推动,使得内圈可在外圈的带动下发生旋转,以此
完成对内杆的回缩,使用更加方便。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活动卡设机构包括中心杆和连接套,所述中心杆安装在中空管上,所述中心杆上轴向开设有若干第一导向槽,所述连接套套设在中心杆上,所述连接套内壁轴向开设有若干第一导向条,所述第一导向条位于第一导向槽内,所述连接套外壁的下部设有外花键,所述内圈的内壁开设有内花键,所述连接套外壁的上部开设有避让环槽。这样的结构设计,在需要活动卡设机构对内圈进行固定时,使外花键与内花键联结,第一导向条位于第一导向槽内即可;而在需要松开对内圈的固定时,只需把连接套向下进行按压,使得外花键脱离内花键,内花键对准避让环槽即可,操作方便。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中心杆下端一体成型有挡环,所述中心杆于挡环和连接套之间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中空管上还安装有限位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压缩弹簧对连接套的顶升,在对连接套进行按压,使得外花键脱离内花键,完成对内杆的回缩后,松开对连接套的按压,连接套即可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使得连接套与内圈重新处于花键联结的状态,使用更加方便。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挡环下端一体成型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壁轴向开设有若干第二导向槽,所述中空管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杆穿设在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孔内壁轴向设有第二导向条,所述第二导向条位于第二导向槽内。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安装杆上的第二导向槽与安装孔内的第二导向条的相互匹配,配合压缩弹簧对挡环的按压,实现中心杆与中空管之间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0014]进一步限定,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安装座、挡环和按压头,所述中空管的侧壁开设有阶梯孔,所述安装座安装在阶梯孔内,所述按压头固定安装于连接套上端,所述按压头穿设在安装座内,所述挡环螺接在安装座内、且位于按压头的上端。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安装座、挡环和按压头共同组成限位机构,完成对连接套的限位,避免连接套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脱落,实用性较强。
[0015]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垫包括滑块、支撑座和橡胶垫,所述滑块固定安装在内杆上,所述滑块的外端面从上到下向内倾斜,所述支撑座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从上到下向滑块方向倾斜,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内,所述橡胶垫固定安装在支撑座远离滑块一端的端面。这样的结构设计,利用外端面从上到下向内倾斜的滑块与开设有滑槽的支撑座的相互配合,使得中空管在承受向下的力时,推动支撑座施加更大的力于墙面上,进而使得训练装置能更加稳固地被固定于两个墙面之间,实用性较强。
[0016]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座于滑槽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槽孔,所述滑块的两侧于槽孔内固定设有凸块。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凸块与槽孔的相互配合,使得滑块在相对于支撑座具备一定自由度,保证滑块能在滑槽内滑动的基础上,完成滑块与支撑座之间的连接,避免支撑座从滑块上掉落,实用性较强。
[0017]进一步限定,所述滑块靠近中空管一端镶嵌有磁铁。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对训练装置进行携带时,通过磁铁对中空管的吸附,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内杆向外滑出,实用性较强。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9]1、通过齿轮、齿条和棘轮机构的相互配合,在对训练装置进行安装时,只需把内杆相对于中空管向外拉动,使得两个支撑垫顶靠分别顶靠在两面墙体上即可,利用棘轮机构
的单向传动特性,可直接避免内杆相对于中空管收缩,无需进行训练设备长度的预设调节和对锁紧机构的安装,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0020]2、通过齿轮与两个齿条的相互啮合,完成两根内杆的同步调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21]3、通过活动卡设机构对内圈进行固定,完成内圈与中空管之间的安装,使得在对训练装置进行安装和使用时,限制内圈的转动;而在训练装置使用完成后,可松开对内圈的固定,此时,若把内杆向内推动,使得内圈可在外圈的带动下发生旋转,以此完成对内杆的回缩,使用更加方便;
[0022]4、通过压缩弹簧对连接套的顶升,在对连接套进行按压,使得外花键脱离内花键,完成对内杆的回缩后,松开对连接套的按压,连接套即可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使得连接套与内圈重新处于花键联结的状态,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体能训练装置,包括中空管(1),所述中空管(1)的两端均穿设有内杆(2),所述内杆(2)的外端安装有支撑垫(3),所述内杆(2)的内端固定设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的自由端固定设有安装杆(2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22)上安装有齿条(220),所述中空管(1)内设有齿轮(4)和棘轮机构,所述齿轮(4)与齿条(220)啮合,所述棘轮机构包括内圈(41)和外圈(42),所述内圈(41)安装在中空管(1)上,所述外圈(42)与齿轮(4)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1)上安装有活动卡设机构,所述活动卡设机构与内圈(41)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卡设机构包括中心杆(51)和连接套(52),所述中心杆(51)安装在中空管(1)上,所述中心杆(51)上轴向开设有若干第一导向槽(510),所述连接套(52)套设在中心杆(51)上,所述连接套(52)内壁轴向开设有若干第一导向条(520),所述第一导向条(520)位于第一导向槽(510)内,所述连接套(52)外壁的下部设有外花键(521),所述内圈(41)的内壁开设有内花键(5210),所述连接套(52)外壁的上部开设有避让环槽(5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51)下端一体成型有挡环(511),所述中心杆(51)于挡环(511)和连接套(52)之间套设有压缩弹簧(53),所述中空管(1)上还安装有限位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