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路载体、显示面板及平板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299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载体、显示面板及平板显示器,通过驱动电路载体的第一引脚的设计,最大的贴合所述驱动电路载体的基材的性质,极大的补偿了所述基材发生的拉伸形变。通过所述显示面板中的第二引脚和所述驱动电路载体中的第一引脚对应,能够极大的提高显示面板或者驱动电路载体发生膨胀后的邦定质量。板或者驱动电路载体发生膨胀后的邦定质量。板或者驱动电路载体发生膨胀后的邦定质量。

Driving circuit carrier, display panel and flat panel disp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电路载体、显示面板及平板显示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器
,特别涉及一种驱动电路载体、显示面板及平板显示器。

技术介绍

[0002]平板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FPD)本身就是一块平板,没有CRT(Cathode Ray Tube)显示器中的电子束管,从而能够做得非常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显示器。平板显示器包括等离子体显示器(PDP)、液晶显示器(LCD)、有机电致显示器(OLED)等。
[0003]平板显示器通常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驱动电路需要与显示面板电连接以控制显示面板的显示。现有技术中,实现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的电连接的方式包括COF(Chip On Flex,or,Chip On Film)、COG(Chip On Glass)等技术。其中,COG技术通常将驱动电路制作在驱动芯片上,驱动芯片直接与显示面板连接实现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的电连接;COF技术通常将驱动电路制作在覆晶薄膜上,覆晶薄膜直接与显示面板连接实现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的电连接。
[0004]在COG技术中,驱动芯片作为承载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连接的载体,通过驱动芯片上的引脚(或称为引线、输出垫)和显示面板上的引脚(或称为引线、输出垫)的邦定,实现了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的电连接;在COF技术中,覆晶薄膜作为承载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电连接的载体,通过覆晶薄膜上的引脚和显示面板上的引脚的邦定,实现了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的电连接。因此,上述驱动电路载体上的引脚和显示面板上的引脚之间的邦定的质量将至关重要。<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载体、显示面板及平板显示器,以提高驱动电路载体上的引脚和显示面板上的引脚之间的邦定的质量。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动电路载体,所述驱动电路载体包括:基材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材至少一表面的多个第一引脚,所有所述第一引脚沿着第一基准线排列;在所有所述第一引脚中,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一引脚的延长线与第二基准线相交,所述第二基准线与所述第一基准线垂直;每个第一引脚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端的截面宽度。
[0007]可选的,在所述的驱动电路载体中,所述第一引脚的截面宽度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减小。
[0008]可选的,在所述的驱动电路载体中,所述第一引脚包括多段,各段之间的形状和/或截面宽度不同。
[0009]可选的,在所述的驱动电路载体中,所述第一引脚包括两段,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第一段及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段,其中,在所述第一段中,所述第一引脚的截面宽度保持不变,均与所述第一端的截面宽度相同;在所述第二段中,所述第一引脚的截面宽度自靠近所
述第一端的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减小。
[0010]可选的,在所述的驱动电路载体中,所述第一引脚包括两段,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第一段及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段,其中,在所述第一段中,所述第一引脚的截面宽度自所述第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端逐渐减小;在所述第二段中,所述第一引脚的截面宽度保持不变,均与所述第二端的截面宽度相同。
[0011]可选的,在所述的驱动电路载体中,所述第一引脚包括三段,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第一段、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第三段及位于所述第一段和第三段之间的第二段,其中,在所述第一段中,所述第一引脚的截面宽度自所述第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端逐渐减小;在所述第二段中,所述第一引脚的截面宽度保持不变;在所述第三段中,所述第一引脚的截面宽度自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减小。
[0012]可选的,在所述的驱动电路载体中,所有所述第一引脚形成多个第一引脚组,每个第一引脚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脚;每个第一引脚组与所述第二基准线相交或者平行;当一个第一引脚组与所述第二基准线相交时,同一第一引脚组的所有第一引脚的延长线均与所述第二基准线相交且交于同一点;当一个第一引脚组与所述第二基准线平行时,同一第一引脚组的所有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基准线平行或重合。
[0013]可选的,在所述的驱动电路载体中,所述驱动电路载体为覆晶薄膜或者驱动芯片。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引脚,所有所述第二引脚沿着第三基准线排列;在所有所述第二引脚中,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二引脚的延长线与第四基准线相交并且交点各不相同,所述第四基准线与所述第三基准线垂直;每个第二引脚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端的截面宽度。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平板显示器,所述平板显示器包括:
[0016]如上所述的驱动电路载体;及
[0017]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0018]所述驱动电路载体中的第一引脚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第二引脚完全贴合或者部分贴合,所述第二基准线和所述第四基准线重合。
[0019]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驱动电路载体、显示面板及平板显示器中,通过驱动电路载体的第一引脚的设计,最大的贴合所述驱动电路载体的基材的性质,极大的补偿了所述基材发生的拉伸形变。通过所述显示面板中的第二引脚和所述驱动电路载体中的第一引脚对应,能够极大的提高显示面板或者驱动电路载体发生膨胀后的邦定质量。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驱动电路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驱动电路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驱动电路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驱动电路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驱动电路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驱动电路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的驱动电路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八的驱动电路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八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九的驱动电路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九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的驱动电路载体的一结构示意图;
[0039]图2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的驱动电路载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40]图2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的显示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路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以及多个第一引脚组,设置于所述基材至少一表面且沿着第一基准线排列,每个所述第一引脚组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基准线排列的至少两个第一引脚,且每个所述第一引脚组中的所述第一引脚彼此相邻;其中,存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引脚组,其位于与所述第一基准线垂直的第二基准线的两侧,且其中的所述第一引脚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基准线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载体,其特征在于,存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引脚组,其中的所述第一引脚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基准线平行,以及包括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基准线相交的所述第一引脚的所述第一引脚组,位于包括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基准线平行的所述第一引脚的所述第一引脚组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二基准线穿过一个包括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基准线平行的所述第一引脚的所述第一引脚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载体,其特征在于,对于所有所述第一引脚,距离所述第二基准线越大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引脚之间的沿所述第一基准线的间距越小;或者对于所有具有与所述第二基准线相交的延长线的所述第一引脚,距离所述第二基准线越大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引脚之间的沿所述第一基准线的间距越小,并且在包括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基准线平行的所述第一引脚的所述第一引脚组中,任意相邻所述第一引脚之间的沿所述第一基准线的间距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载体,其特征在于,距离所述第二基准线越大的所述第一引脚沿所述第一基准线的截面宽度越小。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载体,其特征在于,对于包括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基准线相交的所述第一引脚的所述第一引脚组,同一所述第一引脚组中的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基准线的交点相同,且位于不同的所述第一引脚组中的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基准线的交点不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电路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涛张秀玉顾宇高美玲赵静赵永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