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孝云专利>正文

一种弹性透气性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298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性透气性床垫,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覆盖层、第一泡沫层、银纳米层、第二泡沫层、活性炭层以及第三泡沫层;本申请中的弹性透气性床垫通过采用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覆盖层、第一泡沫层、银纳米层、第二泡沫层、活性炭层以及第三泡沫层构成,可以保证整个床垫具备较好的舒适性,同时通过在第二泡沫层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中间通道,使得床垫内部的空气通过银纳米层流入到第二泡沫层上的中间通道内,流入到第二泡沫层上中间通道内的空气再流入到活性炭层中进行杀菌处理,床垫内部的空气流通可以有效改善床垫内的空气效果,避免因空气不流通而导致细菌滋生的问题。避免因空气不流通而导致细菌滋生的问题。避免因空气不流通而导致细菌滋生的问题。

An elastic breathable matt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透气性床垫


[0001]本技术涉及床垫
,具体涉及一种弹性透气性床垫。

技术介绍

[0002]床垫为了保证消费者获得健康和舒适睡眠而使用的一种介于人体和床板之间的物品。床垫材质繁多,不同材料制作的床垫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睡眠效果。
[0003]一般床垫通过在床垫内部安装有海绵,以提高床垫的柔软性,而海绵的柔然性取决于单片海绵的密度。由于床垫内的海绵为一体成型的,床垫内的海绵缓冲件内部空气流通不畅,人体休息时产生的汗水容易堆积在床垫内部,容易滋生细菌,危害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透气性床垫,旨在解决现有的床垫内的海绵缓冲件内部空间流通不畅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弹性透气性床垫,所述床垫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覆盖层、第一泡沫层、银纳米层、第二泡沫层、活性炭层以及第三泡沫层,所述第二泡沫层包括多个呈间隔均匀布置的空气通道组件,每一所述空气通道组件包括呈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泡沫层顶端面和底端面处的上开口和下开口以及连通于所述上开口和下开口的中间通道。
[0007]进一步的,所述空气通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通道两侧的一对对称布置的缓冲腔,一对所述缓冲腔分别通过设置有的水平通道与所述中间通道相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开口和下开口的外形为喇叭形的开口结构,其中所述上开口和下开口其开口尺寸较窄的一端与所述中间通道相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泡沫层采用乳胶或聚氨酯制作而成,所述第一泡沫层和第二泡沫层采用海绵制作而成。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泡沫层的顶端面设置有多个连续向上延伸的凸起。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中的弹性透气性床垫通过采用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覆盖层、第一泡沫层、银纳米层、第二泡沫层、活性炭层以及第三泡沫层构成,可以保证整个床垫具备较好的舒适性,同时通过在第二泡沫层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中间通道,使得床垫内部的空气通过银纳米层流入到第二泡沫层上的中间通道内,流入到第二泡沫层上中间通道内的空气再流入到活性炭层中进行杀菌处理,床垫内部的空气流通可以有效改善床垫内的空气效果,避免因空气不流通而导致细菌滋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弹性透气型床垫的安装装配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弹性透气型床垫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使用者躺卧在床垫时床垫的变形结构状态示意图。
[0015]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泡沫层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6]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泡沫层侧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泡沫层受压时的内部结构状态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00

床垫,101

覆盖层,102

第一泡沫层,103

银纳米层,104

第二发泡层,1041

空气通道组件,10411

上开口,10412

中间通道,10413

下开口,10414

缓冲腔,10415

水平通道,105

活性炭层,106

第三发泡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参见附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透气性床垫100,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覆盖层101、第一泡沫层102、银纳米层103、第二泡沫层、活性炭层105以及第三泡沫层。
[0022]在本实施例中,覆盖层101可以由编织物(例如棉质织物)编制而成或者采用较薄的海绵体发泡成型而成。第一发泡层设置在覆盖层101的底端,由于第一发泡层不直接接触人体,其主要起到弹性缓冲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泡层采用海绵材质制作而成,并且第一发泡层的顶端面设置有多个连续向上延伸的呈山峰状的凸起。
[0023]在本实施例中,银纳米层103设置在第一发泡层的底端,银纳米层103其用于对流通其内部的空气进行杀菌,净化空气的功能。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银纳米层103其功能近在于利用银纳米层103的自身所具备的杀菌净化特性,因此可以直接采用市场上的银纳米层103进行选用。
[0024]结合参照附图4至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发泡层104包括多个呈间隔均匀布置的空气通道组件1041,每一空气通道组件1041包括呈上下对称设置在第二泡沫层顶端面和底端面处的上开口10411和下开口10413以及连通在上开口10411和下开口10413的中间通道10412。
[0025]空气通道组件1041的设置使得空气可以在第二发泡层104上下端面之间进行流通。即床垫内上方的空气在进入到银纳米层103中进行杀菌净化后,可以通过第二发泡层104中的空气通道组件1041再进入到下方的活性炭层105中,利用活性炭层105中的活性炭颗粒对空气进一步的净化杀菌处理。第二发泡层104中的空气通道组件1041的设置加大了床垫内部的空气流动范围,有益于改善床垫内部的空气质量。
[0026]请再结合参照附图4至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通道组件1041中的上开口10411和下开口10413的外形为喇叭形的开口结构,上开口10411和下开口10413其开口尺寸较窄的一端与中间通道10412相连通。通过采用喇叭口形的开口结构,使得第二发泡层104在受压时,上开口10411和下开口10413不会因受压而完全闭合,即仍能够保证空气的正常流通。
[0027]为了进一步提高缓冲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通道组件1041还包括设置在中间通道10412两侧的一对对称布置的缓冲腔10414,一对缓冲腔10414分别通过设置有的水平通道10415与中间通道10412相连通。缓冲腔10414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二发泡层104在受压后,水平通道10415由于其通道尺寸较小,因此在受压后,水平通道10415会闭合;同时缓
冲腔10414在受压状态下,其内部空间受到挤压也会缩小,但此时由于水平通道10415的闭合,使得缓冲腔10414成为一个闭合的腔体结构,在受压体积缩小的状态下,缓冲腔10414内部的空气会对缓冲腔10414内壁形成反作用力,起到一个缓冲的效果,提高了第二发泡层104的缓冲性能。
[0028]在本实施例中,活性炭层105布置在第二发泡层104的底端,用于对由第二发泡层104流入其内的空气进行净化杀菌,第三发泡层106设置在活性炭层105的底端。第三发泡层106采用较硬的材质构成,例如第三泡沫层采用乳胶或聚氨酯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透气性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覆盖层、第一泡沫层、银纳米层、第二泡沫层、活性炭层以及第三泡沫层,所述第二泡沫层包括多个呈间隔均匀布置的空气通道组件,每一所述空气通道组件包括呈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泡沫层顶端面和底端面处的上开口和下开口以及连通于所述上开口和下开口的中间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通道两侧的一对对称布置的缓冲腔,一对所述缓冲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孝云
申请(专利权)人:杨孝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