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用型移动式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290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用型移动式接线端子,包括螺钉、夹线框及接线铜片,接线铜片包括压板,压板置于夹线框内,夹线框包括螺接板、侧板及夹板,两块侧板的右端分别对应与螺接板的前后两端连接,两块夹板的右端分别对应与两块侧板的左端连接,两块夹板的左端连接在一起形成尖端,压板与两块侧板及两块夹板围成用于容纳电线端部的腔体,螺接板与螺钉螺接,压板包括背面及用于与电线端部接触的正面,正面形成有向腔体内凸起的凸台部,背面形成有圆凹盆部,螺钉的左端部形成有球面端部,球面端部陷入于圆凹盆部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线端子使电线连接牢固,有利于用电安全,而且易于制作,稳定性和耐用性较高。定性和耐用性较高。定性和耐用性较高。

A durable mobile terminal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用型移动式接线端子


[0001]本技术涉及移动式接线端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用型移动式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0002]现时的墙壁开关或插座内部都安装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一般是通过螺钉将电线的端部夹紧在接线铜片上,一些接线端子的螺钉头部转动连接在墙壁开关或插座的壳体内,即螺钉只能转动而不能沿轴向移位,通过螺丝刀旋动螺钉,与螺钉螺接的夹线框就能够沿螺钉的轴线方向移动,而接线铜片固定在壳体内,且接线铜片的一端置于夹线框内,于是插入到夹线框内的电线端部就能被夹线框压紧在接线铜片上,由于此类接线端子的夹线框是可移动的,故此类接线端子称作移动式接线端子。如附图9所示,现有技术的夹线框形成有用于与电线端部接触的弧底板95,当需要同时将粗细不同的电线插入夹线框内时,或者是其中一条电线为单股电线而另外一条电线为多股电线时,由于单股电线撑起了接线铜片,导致多股电线无法被牢固夹紧,影响到接线效果及用电安全;螺钉与夹线框的顶部板94螺接,如图9所示,现有技术的夹线框采用卷叠式结构以形成顶部板94,换句话说,现有技术的接线框实际上是断开式结构,所以两片组合式顶部板94之间因为存在一定的间隙而导致强度不足,而且该结构制作比较困难,所以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用型移动式接线端子,它有利于电线连接牢固,有利于用电安全。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公开的耐用型移动式接线端子,包括螺钉、夹线框及接线铜片,所述接线铜片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置于所述夹线框内,其中,所述夹线框包括螺接板、侧板及夹板,所述侧板的数量设为两块,两块侧板的右端分别对应与所述螺接板的前后两端连接,所述夹板的数量设为两块,两块夹板的右端分别对应与两块侧板的左端连接,两块夹板的左端连接在一起形成尖端,所述压板与两块侧板及两块夹板围成用于容纳电线端部的腔体,所述螺接板与所述螺钉螺接,所述压板包括背面及用于与电线端部接触的正面,所述正面形成有向所述腔体内凸起的凸台部,所述背面形成有圆凹盆部,所述螺钉的左端部形成有球面端部,所述球面端部陷入于所述圆凹盆部设置。
[0006]优选地,所述圆凹盆部与所述凸台部同轴线设置。
[0007]优选地,所述正面上形成有横向延伸设置的防滑纹。
[0008]优选地,所述接线铜片的前后两端分别形成有导向板,所述侧板的下端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板贴靠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夹线框设为一体式框状结构,所述螺接板的厚度大于所述侧板的厚度。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两块夹板的左端连接在
一起形成尖端,避免因粗电线偏置在一边而撑起接线铜片导致细电线没有得到足够的夹紧力的情况发生,有利于使电线连接牢固,有利于用电安全;通过设置正面形成有向腔体内凸起的凸台部,背面形成有圆凹盆部,螺钉的左端部形成有球面端部,球面端部陷入于圆凹盆部设置,由于圆凹盆部与球面端部起到相互定位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接线端子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接线端子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接线端子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接线端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接线端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的夹线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的接线铜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技术的螺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8为本技术的接线端子夹持电线端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9]图9为现有技术的夹线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0]标号说明:1

螺钉;101

螺纹部;1011

球面端部;102

凸缘;2

夹线框;201

螺接板;2011

螺孔;202

侧板;203

夹板;3

接线铜片;301

压板;3011

正面;3012

背面;3013

防滑纹;302

导向板;303

凸台部;304

触点板;305

圆凹盆部;4

腔体;97

壳体;98

细电线;99

粗电线;95

弧底板;94

顶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2]需要注意的是,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及“后”等与方位有关的词语都仅是为了便于理解而依据附图1中所示的坐标系而言的。
[0023]本技术的耐用型移动式接线端子,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螺钉1、夹线框2及接线铜片3,螺钉1包括螺纹部101及凸缘102,凸缘102形成在螺钉1的头部,螺纹部101的右端与凸缘102连接,接线铜片3包括触点板304,触点板304上设有触点,接线铜片3包括压板301,触点板304与压板301为一体化设置,触点板304垂直于压板301,压板301置于夹线框2内。如图5所示,夹线框2包括螺接板201、侧板202及夹板203,侧板202的数量设为两块,两块侧板202的右端分别对应与螺接板201的前后两端连接,夹板203的数量设为两块,两块夹板203的右端分别对应与两块侧板202的左端连接,两块夹板203的左端连接在一起形成尖端,于是使夹线框2的左部形成V型槽结构;如图1所示,压板301与两块侧板202及两块夹板203围成用于容纳电线端部的腔体4,螺接板201与螺钉1螺接,具体是螺接板201的中部形成有螺孔2011,螺纹部101与螺孔2011螺接。如图4所示,压板301包括背面3012及用于与电线端部接触的正面3011,正面3011形成有向腔体4内凸起的凸台部303,背面3012形成有圆凹盆部305,如图7所示,螺钉1的左端部形成有球面端部1011,球面端部1011具体是形成在螺纹部101的左端, 如图4所示,球面端部1011陷入于圆凹盆部305设置,于是圆凹盆部305与球面端部1011起到相互定位的作用。
[0024]如图8所示,本技术的接线端子安装在墙壁开关内时,螺钉1的凸缘102卡在墙
壁开关的壳体97内,所以螺钉1能转动,但是螺钉1受到壳体97的轴向定位作用,接线铜片3固定于壳体97,夹线框2滑动设置在壳体97内,所以用螺丝刀旋动螺钉1的时候,螺钉1能够通过螺纹部101带动夹线框2左右移动。需要接线的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用型移动式接线端子,包括螺钉(1)、夹线框(2)及接线铜片(3),所述接线铜片(3)包括压板(301),所述压板(301)置于所述夹线框(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框(2)包括螺接板(201)、侧板(202)及夹板(203),所述侧板(202)的数量设为两块,两块侧板(202)的右端分别对应与所述螺接板(201)的前后两端连接,所述夹板(203)的数量设为两块,两块夹板(203)的右端分别对应与两块侧板(202)的左端连接,两块夹板(203)的左端连接在一起形成尖端,所述压板(301)与两块侧板(202)及两块夹板(203)围成用于容纳电线端部的腔体(4),所述螺接板(201)与所述螺钉(1)螺接,所述压板(301)包括背面(3012)及用于与电线端部接触的正面(3011),所述正面(3011)形成有向所述腔体(4)内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俊朗松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