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剥离食品级铝箔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272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装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铝箔与食物接触后,导致食物与铝箔不易分开,而且抗菌性不佳,不适用于与食品直接接触的问题,具体涉及一种易剥离食品级铝箔及其制备方法,该易剥离食品级铝箔的离型层的主要原料为改性硅油,该改性硅油具有有机硅的特性,通过引入大量C

A peelable food grade aluminum foi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剥离食品级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剥离食品级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铝箔是铝经压延加工而成的柔软金属薄膜,具有质轻、防潮、高阻隔性和卫生等优良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热传输、电子电力、包装、建筑等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众多领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需品,双零铝箔作为重要的包装材料,占到了铝箔消费量的30%左右,其中软包装是双零铝箔的一大消费领域,已经成为全球食品包装的主流。
[0003]铝箔,具有突出的阻隔性能,基本上可以完全阻隔气体和水分,不仅卫生、美观、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温,因而,适用于作为食品的包装。
[0004]但是,铝箔与食物接触后,有的食物易于粘黏在铝箔上,导致食物与铝箔不易分开,最终导致食物美观性降低甚至浪费食物,而且现有的铝箔抗菌性不佳,不适用于与食品直接接触。
[0005]因此,亟需一种易剥离食品级铝箔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剥离食品级铝箔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改性硅油、消泡剂和乳化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剪切分散,得到离型剂,将离型剂涂敷于铝箔表面,经过烘干固化,形成离型层,得到该易剥离食品级铝箔,解决了现有的铝箔与食物接触后,导致食物与铝箔不易分开,而且抗菌性不佳,不适用于与食品直接接触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易剥离食品级铝箔,包括铝箔以及位于铝箔表面的离型层;
[0009]该易剥离食品级铝箔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0010]步骤一:按照重量份称取改性硅油50

80份、消泡剂1

3份、乳化剂10

25份以及去离子水60

100份,备用;
[0011]步骤二:将改性硅油、消泡剂和乳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55

75℃,搅拌速率为500

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

50min,之后加入去离子水并在搅拌速率为5000

8000r/min的条件下剪切分散10

30min,得到离型剂;
[0012]步骤三:将离型剂涂敷于铝箔表面,经过烘干固化,形成离型层,得到该易剥离食品级铝箔。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铝箔的厚度为0.04

0.08mm,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0.002

0.003mm。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改性有机硅类消泡剂,所述乳化剂为司盘80。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改性硅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A1:将环己酮、二甲胺溶液以及5%钯碳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以及导气管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置换三口烧瓶中的空气10

15min,之后在搅拌速率为200

300r/min的条件下边搅拌边逐渐升温,控制升温速率为3

5℃/min,当温度为68

72℃时边搅拌边通入氢气进行反应,直至温度升至115

120℃时,停止通入氢气,继续搅拌10

20min,反应结束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之后将反应产物真空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中间体1;
[0017]反应原理如下:
[0018]以钯碳为催化剂,氢气为还原剂,环己酮在氢气的还原后与二甲胺发生脱水缩合反应,从而将碳环代替氢原子后连接至N原子上,得到中间体1;
[0019]A2:将中间体1、异丙醇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以及恒压滴液漏斗的三口烧瓶中,在搅拌速率为300

400r/min的条件下边搅拌边逐渐升温,控制升温速率为3

5℃/min,当温度为50

55℃时停止升温并边搅拌边逐滴加入环氧氯丙烷,控制滴加速率为1

2滴/s,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5

6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析出沉淀,真空抽滤,将滤饼放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温度为20

30℃的条件下烘干至无乙醚残留,得到中间体2;
[0020]反应原理如下:
[0021]利用中间体1与环氧氯丙烷反应,以环氧氯丙烷为季铵化试剂将中间体1进行季铵化反应,生成季铵基团,得到含有环氧基的中间体2;
[0022]A3:将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1,3

双(3

氨基丙基)

1,1,3,3

四甲基二硅氧烷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以及导气管的三口烧瓶中,在真空以及搅拌速率为300

400r/min的条件下边搅拌边逐渐升温至40

45℃,控制升温速率为3

5℃/min,加入四甲基氢氧化铵恒温搅拌10

20min,之后边搅拌边逐渐升温至60

65℃通入氮气并进行脱水30

50min,控制升温速率为3

5℃/min,之后边搅拌边逐渐升温至100

110℃的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6

8h,控制升温速率为8

12℃/min,之后边搅拌边逐渐升温至130

135℃的条件下继续搅拌反应20

30min,控制升温速率为5

8℃/min,反应结束将反应产物在160

170℃的条件下蒸馏2

3h,得到中间体3;
[0023]反应原理如下:
[0024]以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以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1,3

双(3

氨基丙基)

1,1,3,3

四甲基二硅氧烷为聚合单体进行聚合,形成含有大量C

F键的端基为氨基的硅油,即为中间体3;
[0025]A4:将中间体3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导气管以及恒压滴液漏斗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保护,在温度为20

25℃,搅拌速率为300

400r/min的条件下边搅拌边逐滴加入中间体2溶液,控制滴加速率为1

2滴/s,滴加完毕后边搅拌边逐渐升温至60

70℃的条件下继续搅拌反应6

8h,控制升温速率为3

5℃/min,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在真空度为0.01

0.011MPa的条件下蒸馏去除溶剂,得到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剥离食品级铝箔,其特征在于,包括铝箔以及位于铝箔表面的离型层;该易剥离食品级铝箔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步骤一:按照重量份称取改性硅油50

80份、消泡剂1

3份、乳化剂10

25份以及去离子水60

100份,备用;步骤二:将改性硅油、消泡剂和乳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55

75℃,搅拌速率为500

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

50min,之后加入去离子水并在搅拌速率为5000

8000r/min的条件下剪切分散10

30min,得到离型剂;步骤三:将离型剂涂敷于铝箔表面,经过烘干固化,形成离型层,得到该易剥离食品级铝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剥离食品级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的厚度为0.04

0.08mm,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0.002

0.00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剥离食品级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改性有机硅类消泡剂,所述乳化剂为司盘8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剥离食品级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硅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将环己酮、二甲胺溶液以及5%钯碳加入至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置换三口烧瓶中的空气,之后边搅拌边逐渐升温,之后边搅拌边通入氢气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之后真空抽滤,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中间体1;A2:将中间体1、异丙醇加入至三口烧瓶中,边搅拌边逐渐升温,之后边搅拌边逐滴加入环氧氯丙烷,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析出沉淀,真空抽滤,将滤饼烘干,得到中间体2;A3:将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1,3

双(3

氨基丙基)

1,1,3,3

四甲基二硅氧烷加入至三口烧瓶中,边搅拌边逐渐升温,加入四甲基氢氧化铵恒温搅拌,之后进行脱水,之后恒温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将反应产物蒸馏,得到中间体3;A4:将中间体3加入至三口烧瓶中,边搅拌边逐滴加入中间体2溶液,滴加完毕后升温搅拌反应,反应结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多复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