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271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机箱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座,转动座上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上端穿出机箱并连接有转动盘,机箱上沿转动盘的转动方向设置有上料机构、清洁机构、抛光机构、清洁机构和下料机构,机箱上位于转动盘后侧的位置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上设置有若干隔板,上料机构位于输送带和转动盘之间,上料机构包括机械臂,机械臂上设置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下端设置有吸盘。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化完成对工件的上料、打磨前清洁、打磨、打磨后清洁、下料处理。处理。处理。

A process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加工平台。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对于各类加工件的精细程度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对于金属工件的加工生产而言,金属工件在进行切割之后会在切割面产生大量的毛刺,毛刺不仅影响金属工件的质量,还会对拿取工件的人员造成伤害。通常打磨人员需要将工件逐一从筐里拿至打磨平台上打磨,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平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加工平台,包括机箱,机箱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座,转动座上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上端穿出机箱并连接有转动盘,机箱上沿转动盘的转动方向设置有上料机构、清洁机构、抛光机构、清洁机构和下料机构,机箱上位于转动盘后侧的位置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上设置有若干隔板,上料机构位于输送带和转动盘之间,上料机构包括机械臂,机械臂上设置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下端设置有吸盘,转动盘上转动设置有若干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上端设置有固定夹具,转动座上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导向槽,转动座上位于两个导向槽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拨动槽,机箱内部设置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上转动设置有第四转动轴,第四转动轴前端连接有转动轮,转动轮前侧设置有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环,转动轮侧面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与拨动槽相配合的拨动轮,机箱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第四转动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抛光机构包括导向块,导向块上部设置有导轨,导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后侧设置有抛光电机,抛光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抛光轮,滑动块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齿条,导向块左右两侧均转动设置有驱动轮,驱动轮外周设置有半齿圈,驱动轮同轴设置有从动链轮,导向块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主动链轮,导向块右侧设置有调节座,调节座上设置有张紧链轮,主动链轮、张紧链轮和两个从动链轮之间连接有链带,其中一侧的驱动轮上的半齿圈与对应侧的齿条相啮合时,另一侧的驱动轮上的半齿圈不与对应侧的齿条啮合。
[0006]作为优选,第二旋转轴下端连接有啮合齿轮,机箱上部设置有齿环,齿环外圈与啮合齿轮相啮合,机箱内部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内转动设置有第三旋转轴,第三旋转轴上端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齿环内圈与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第三旋转轴下端连接有第一传动锥齿轮,转动轮前端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前侧连接有第二传动锥齿轮,第二传动锥齿轮和第一传动锥齿轮相啮合,机箱上部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上部设置有竖向滚轮,齿环下部开设有环槽,竖向滚轮位于环槽内。
[0007]作为优选,机箱上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上部设置有横向滚轮,横向滚轮位于环槽内。
[0008]作为优选,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机箱内的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机箱内部设置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后端连接有第六传动齿轮,第六传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相啮合,第五转动轴上转动设置有第四传动齿轮和第五传动齿轮,第四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五传动齿轮相啮合,第三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相啮合,第五转动轴上位于第五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导向齿轮,导向齿轮上套设有滑动环,滑动环前后侧均设置有限位环,第四传动齿轮和第五传动齿轮靠近滑动环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滑动环相配合的楔块,机箱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拨杆,拨杆左侧设置有拨块,拨块位于两个限位环之间。
[0009]作为优选,固定夹具包括设置于第二旋转轴上端的支撑块,支撑块内转动设置有收卷轴,收卷轴上设置有第一收卷轮和第二收卷轮,收卷轴一端穿出支撑块并与收卷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支撑块上部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外周开设有若干凹槽,凹槽内部设置有第一抵紧块,第一抵紧块内侧和凹槽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安装块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导向轮,第一抵紧块内侧连接有第一收卷绳,第一收卷绳绕过导向轮与第一收卷轮相连接,安装块上部设置有若干第一铰接块,第一铰接块上铰接有第一铰接杆,第一铰接杆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抵紧块,安装块上方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下部设置有第二铰接块,第二铰接块上铰接有第二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另一端与第二抵紧块相铰接,连接板和安装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连接板下部连接有第二收卷绳,第二收卷绳另一端与第二收卷轮相连接,第一收卷绳与第二收卷绳在第一收卷轮和第二收卷轮上的绕向相反。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转动盘间歇式转动,使得工件能够在各工位进行一段时间的停留,有效地对工件进行上料、打磨前清洁、打磨抛光、打磨后清洁、下料一系列处理,从而完成工件的自动化加工。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机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转动座和转动轮的安装示意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转动盘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8为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9为图5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10为图5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抛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棘轮限位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棘轮限位机构的侧视图。
[0024]附图标记:1、机箱;2、转动盘;3、固定夹具;4、抛光机构;5、清洁机构;6、下料机构;7、第一旋转轴;8、支撑环;9、啮合齿轮;10、第三旋转轴;11、第一传动齿轮;12、第一传动锥
齿轮;13、齿环;14、传动轴;15、第二传动锥齿轮;16、支撑座;17、环槽;18、第一安装座;19、横向滚轮;20、第二安装座;21、竖向滚轮;22、导向块;23、滑动块;24、导轨;25、抛光电机;26、抛光轮;27、齿条;28、第一驱动电机;29、主动链轮;30、驱动轮;31、从动链轮;32、半齿圈;33、链带;34、固定板;35、支撑套;36、第一滚珠;37、限位环;38、第二滚珠;39、限位槽;40、边板;41、支撑块;42、推力球轴承;43、第二旋转轴;44、旋转轴承;45、卡簧;46、收卷电机;47、收卷轴;48、安装块;49、凹槽;50、第一抵紧块;51、第一弹簧;52、第一收卷绳;53、导向轮;54、第一收卷轮;55、第二收卷轮;56、第二收卷绳;57、第一铰接块;58、第一铰接杆;59、第二抵紧块;60、连接板;61、第二铰接块;62、第二铰接杆;63、第二弹簧;64、转动座;65、拨动槽;66、第一轴承座;67、第四转动轴;68、转动轮;69、导向环;70、第二传动齿轮;71、第三传动齿轮;72、第二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机箱(1)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座(64),转动座(64)上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7),第一旋转轴(7)上端穿出机箱(1)并连接有转动盘(2),机箱(1)上沿转动盘(2)的转动方向设置有上料机构、清洁机构(5)、抛光机构(4)、清洁机构(5),机箱(1)上位于转动盘(2)后侧的位置设置有输送带(91),输送带(91)上设置有若干隔板(92),上料机构位于输送带(91)和转动盘(2)之间,上料机构包括机械臂(93),机械臂(93)上设置有第一液压缸(94),第一液压缸(94)的活塞杆下端设置有吸盘(95),转动盘(2)上转动设置有若干第二旋转轴(43),第二旋转轴(43)上端设置有固定夹具(3),转动座(64)上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导向槽(81),转动座(64)上位于两个导向槽(81)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拨动槽(65),机箱(1)内部设置有第一轴承座(66),第一轴承座(66)上转动设置有第四转动轴(67),第四转动轴(67)前端连接有转动轮(68),转动轮(68)前侧设置有与导向槽(81)相配合的导向环(69),转动轮(68)侧面设置有安装架(82),安装架(82)上设置有与拨动槽(65)相配合的拨动轮(83),机箱(1)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第四转动轴(67)转动的驱动机构,抛光机构(4)包括导向块(22),导向块(22)上部设置有导轨(24),导轨(24)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块(23),滑动块(23)后侧设置有抛光电机(25),抛光电机(25)的电机轴上连接有抛光轮(26),滑动块(23)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齿条(27),导向块(22)左右两侧均转动设置有驱动轮(30),驱动轮(30)外周设置有半齿圈(32),驱动轮(30)同轴设置有从动链轮(31),导向块(22)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28),第一驱动电机(28)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主动链轮(29),导向块(22)右侧设置有调节座(89),调节座(89)上设置有张紧链轮(90),主动链轮(29)、张紧链轮(90)和两个从动链轮(31)之间连接有链带(33),其中一侧的驱动轮(30)上的半齿圈(32)与对应侧的齿条(27)相啮合时,另一侧的驱动轮(30)上的半齿圈(32)不与对应侧的齿条(27)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第二旋转轴(43)下端连接有啮合齿轮(9),机箱(1)上部设置有齿环(13),齿环(13)外圈与啮合齿轮(9)相啮合,机箱(1)内部设置有支撑座(16),支撑座(16)内转动设置有第三旋转轴(10),第三旋转轴(10)上端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11),齿环(13)内圈与第一传动齿轮(11)相啮合,第三旋转轴(10)下端连接有第一传动锥齿轮(12),转动轮(68)前端连接有传动轴(14),传动轴(14)前侧连接有第二传动锥齿轮(15),第二传动锥齿轮(15)和第一传动锥齿轮(12)相啮合,机箱(1)上部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座(20),第二安装座(20)上部设置有竖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美徐君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