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舒适的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230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鞋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振舒适的鞋底,利用行走时挤压缓冲气垫使得缓冲气垫膨胀变向提高了气垫的厚度,能够提高缓冲效果,且不会对穿着者的行动造成影响,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包括鞋底、缓冲气垫、前掌气垫、后跟气垫和连通管,缓冲气垫分别设置于鞋底底面前掌部位和后跟部位,前掌气垫和后跟气垫分别设置于鞋底前掌和后跟的缓冲气垫上,连通管两端分别与设置于鞋底前掌、后跟部位的缓冲气垫相连通。通。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振舒适的鞋底


[0001]本技术涉及鞋底
,具体为一种减振舒适的鞋底。

技术介绍

[0002]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由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起初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专利技术了毛皮鞋子,其结构和造型均非常简单,目前的鞋构造基本定型,由鞋底和鞋帮构成。
[0003]鞋子的减震性能主要依靠鞋底的材质和厚度,但若是为了提高鞋底的减震性能一味地增加鞋底厚度则会影响穿着者的正常行动。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脚掌与地面的接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后跟与地面单独接触阶段、全掌与地面接触阶段及前掌与地面单独接触阶段,在当后跟、前掌与地面单独接触时由于受力面积小导致足部受到的作用力较大,若能解决上述问题,对于提高鞋子的穿着舒适性将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舒适的鞋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鞋底、缓冲气垫、前掌气垫、后跟气垫和连通管,所述缓冲气垫分别设置于鞋底底面前掌部位和后跟部位,所述前掌气垫和后跟气垫分别设置于鞋底前掌和后跟的缓冲气垫上,所述连通管两端分别与设置于鞋底前掌、后跟部位的缓冲气垫相连通。
[0006]优选的,缓冲气垫的硬度均低于前掌气垫、后跟气垫的硬度。
[0007]优选的,所述连通管嵌入式地设置于鞋底内。
[0008]优选的,所述连通管两端均设置有一对弹性阻隔片,弹性阻隔片呈旋转对称设置且中心对称。
[0009]优选的,所述弹性阻隔片为连通管横截面面积的3/4。
[0010]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减振舒适的鞋底,在穿着者行走过程中前掌气垫、后跟气垫与鞋底配合能够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当后跟气垫与地面接触时,后跟设置的缓冲气垫的气体将会通过弹性阻隔片前往设于前掌的缓冲气垫使得该缓冲气垫膨胀,该膨胀的缓冲气垫变向增大了气垫的厚度,当前掌找地时能够提高减震效果;当前掌气垫着地时,膨胀的缓冲气垫被压缩,气体将会通过连通管前往后跟的缓冲气垫使得该缓冲气垫膨胀,当后跟着地时能够提高减震效果。
[0012]本技术利用行走时挤压缓冲气垫使得缓冲气垫膨胀变向提高了气垫的厚度,能够提高缓冲效果,且不会对穿着者的行动造成影响,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预期能够
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正面构造示意图;
[0015]图2为所述连通管立体构造示意图(局部);
[0016]图3为本技术截面构造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中A部位构造示意图;
[0018]图中:鞋底1、缓冲气垫2、前掌气垫3、后跟气垫4、连通管5、弹性阻隔片5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0]结合图1

4,一种减振舒适的鞋底1,包括鞋底1、缓冲气垫2、前掌气垫3、后跟气垫4和连通管5,所述缓冲气垫2分别设置于鞋底1底面前掌部位和后跟部位,所述前掌气垫3和后跟气垫4分别设置于鞋底1前掌和后跟的缓冲气垫2上且缓冲气垫2的硬度均低于前掌气垫3、后跟气垫4的硬度,所述连通管5嵌入式地设置于鞋底1内且连通管5两端分别与设置于鞋底1前掌、后跟部位的缓冲气垫2相连通,连通管5两端均设置有一对弹性阻隔片51,弹性阻隔片51为连通管5横截面面积的3/4,弹性阻隔片51呈旋转对称设置且中心对称。
[0021]弹性阻隔片指的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起到阻隔气体作用的片状部件,由于同一对的弹性阻隔片相互贴紧因此其能够起到一定阻隔气体的作用,但由于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容易发生形变使得气体通过,能够起到延缓气体移动的效果。
[0022]本技术工作原理:在穿着者行走过程中前掌气垫3、后跟气垫4与鞋底1配合能够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当后跟气垫4与地面接触时,后跟设置的缓冲气垫2的气体将会通过弹性阻隔片51前往设于前掌的缓冲气垫2使得该缓冲气垫2膨胀,该膨胀的缓冲气垫2变向增大了气垫的厚度,当前掌找地时能够提高减震效果;当前掌气垫3着地时,膨胀的缓冲气垫2被压缩,气体将会通过连通管5前往后跟的缓冲气垫2使得该缓冲气垫2膨胀,当后跟着地时能够提高减震效果。
[00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舒适的鞋底(1),包括鞋底(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气垫(2)、前掌气垫(3)、后跟气垫(4)和连通管(5);所述缓冲气垫(2)分别设置于鞋底(1)底面前掌部位和后跟部位;所述前掌气垫(3)和后跟气垫(4)分别设置于鞋底(1)前掌和后跟的缓冲气垫(2)上;所述连通管(5)两端分别与设置于鞋底(1)前掌、后跟部位的缓冲气垫(2)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舒适的鞋底(1),其特征在于:缓冲气垫(2)的硬度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庆加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嘉宏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