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尘治理用水雾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2258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扬尘治理用水雾降尘装置,包括支撑平台,移动轮,推动手柄,储水箱,储水腔,潜水泵,输送波纹管,注水管,保护支撑盒,减速器,第一电机,升降拆卸支撑架结构,盒腔,密封盖和操作手柄,所述的支撑平台在下端的四周均螺栓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的推动手柄螺栓安装在支撑平台上端的左侧,同时在支撑平台上端的右侧螺栓安装储水箱;所述的储水腔开设在储水箱的内部,进而在储水腔内部下侧置放有潜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升降拆卸支撑架结构的设置,配合平移的穿插头进行活动,进而实现喷洒处多角度的调节使用。洒处多角度的调节使用。洒处多角度的调节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扬尘治理用水雾降尘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扬尘治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扬尘治理用水雾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扬尘是由于地面上的尘土在风力、人为带动及其他带动飞扬而进入大气的开放性污染源,是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会配合降尘装置进行处理,从而更好的对环境进行保护。
[0003]但是,现有的水雾降尘装置还存在着不便于多角度的调节使用和不便于拆卸并调节安装使用的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扬尘治理用水雾降尘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扬尘治理用水雾降尘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水雾降尘装置不便于多角度的调节使用和不便于拆卸并调节安装使用的问题。一种扬尘治理用水雾降尘装置,包括支撑平台,移动轮,推动手柄,储水箱,储水腔,潜水泵,输送波纹管,注水管,保护支撑盒,减速器,第一电机,升降拆卸支撑架结构,盒腔,密封盖和操作手柄,所述的支撑平台在下端的四周均螺栓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的推动手柄螺栓安装在支撑平台上端的左侧,同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尘治理用水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扬尘治理用水雾降尘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移动轮(2),推动手柄(3),储水箱(4),储水腔(5),潜水泵(6),输送波纹管(7),注水管(8),保护支撑盒(9),减速器(10),第一电机(11),升降拆卸支撑架结构(12),盒腔(13),密封盖(14)和操作手柄(15),所述的支撑平台(1)在下端的四周均螺栓安装有移动轮(2);所述的推动手柄(3)螺栓安装在支撑平台(1)上端的左侧,同时在支撑平台(1)上端的右侧螺栓安装储水箱(4);所述的储水腔(5)开设在储水箱(4)的内部,进而在储水腔(5)内部下侧置放有潜水泵(6);所述的输送波纹管(7)一端穿过储水箱(4)的上方,并随之嵌入在潜水泵(6)的右端,另一端与升降拆卸支撑架结构(12)连接;所述的注水管(8)焊接在储水箱(4)内部的左上侧,同时在注水管(8)外壁的上方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4);所述的保护支撑盒(9)螺栓安装在储水箱(4)上端的右侧;所述的减速器(10)螺栓安装在盒腔(13)内壁的中间部位,同时在减速器(10)前端的左侧螺栓安装有第一电机(11);所述的升降拆卸支撑架结构(12)支撑在该保护支撑盒(9)的上端;所述的盒腔(13)开设在保护支撑盒(9)的内部中间部位;所述的密封盖(14)上端的右侧螺栓安装有操作手柄(15);所述的升降拆卸支撑架结构(12)包括带动板(121),转动管(122),喷洒头(123),组装头(124),带动环(125),操作带动架结构(126)和升降拆卸支架结构(127),所述的转动管(122)右端螺纹连接有喷洒头(123),并且在转动管(122)的左端焊接有组装头(124);所述的带动环(125)焊接在转动管(122)外壁的后部;所述的操作带动架结构(126)安装在带动板(121)的上方;所述的升降拆卸支架结构(127)安装在带动板(121)的后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尘治理用水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带动架结构(126)包括支撑块(1261),移动螺杆(1262),拧动手柄(1263),带动座(1264),穿插头(1265),带动框(1266)和穿插孔(126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玄管旭王占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