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柱碰的车身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225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升柱碰的车身以及车辆,所述提升柱碰的车身包括车身组件和加强组件,所述车身组件包括地板、立柱、门槛以及安装于所述地板一侧面的纵梁和横梁,所述立柱从上向下延伸至与所述门槛连接,所述门槛连接于所述地板的侧边,所述纵梁与所述门槛间隔设置,且所述纵梁背对所述门槛的一侧连接有所述横梁;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加强支架和连接支架,所述加强支架分别连接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所述连接支架分别连接所述门槛和所述纵梁,以将所述立柱处受到的应力经所述门槛传递至纵梁再传递至所述横梁。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车身具备不足的吸能作用,保护成员免于受伤的作用较低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升柱碰的车身以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技术车身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提升柱碰的车身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试验项目中,侧面柱碰试验是碰撞的必须测试项。试验按C

NCAP(China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的试验程序进行,滑动或驱动车辆横向至刚性柱,使车辆驾驶员侧与刚性柱发生碰撞。通过碰撞后测量假人受伤害情况并进行碰撞的评分,作为星级评定的指标。常规的新能源车型为应对柱碰试验,下车体及侧围形成的车体骨架需具备足够吸能作用,保护成员免于受伤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提升柱碰的车身以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车身应该具备不足吸能作用,保护成员免于受伤的作用低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提升柱碰的车身,包括:
[0005]车身组件,所述车身组件包括地板、立柱、门槛以及安装于所述地板一侧面的纵梁和横梁,所述立柱从上向下延伸至与所述门槛连接,所述门槛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柱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组件,所述车身组件包括地板、立柱、门槛以及安装于所述地板一侧面的纵梁和横梁,所述立柱从上向下延伸至与所述门槛连接,所述门槛连接于所述地板的侧边,所述纵梁与所述门槛间隔设置,且所述纵梁背对所述门槛的一侧连接有所述横梁;以及,加强组件,包括加强支架和连接支架,所述加强支架分别连接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所述连接支架分别连接所述门槛和所述纵梁,以将所述立柱处受到的应力经所述门槛传递至纵梁再传递至所述横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柱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板、两个侧板和隔板,两个所述侧板沿上下向延伸,所述隔板和所述连接板均沿横向延伸,两个所述侧板呈相对间隔设置,所述隔板设于间隔处且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中部,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间隔处且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上端,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形成连接翻边,两个所述连接翻边分别与所述纵梁的上端和所述门槛的上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柱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组件还包括座椅横梁,所述座椅横梁连接于所述地板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地板之间形成有第一加强腔,所述座椅横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下端;所述横梁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梁分为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对应所述座椅横梁与所述地板形成有第二加强腔,以使得所述第二加强腔与所述第一加强腔呈上下向间隔分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柱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设置成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支架分为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纵梁,所述第二连接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纵梁;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纵梁的端部设有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用以连接所述纵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柱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连接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子允黄金荣陆海婷欧世声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